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香港 2046》

(2019-08-16 04:28:38) 下一個

最近老會憶起香港名導王家衛的電影《2046》中的鏡頭,攝於2004年的該片,演員陣容超豪華,一網打盡中港冠級明星。這個核當量級的演技庫一旦爆發,香港的彈丸之地勢將夷為平地, 但大手筆的王家衛,將舞台的時間向度向前一下推至2046,還嫌不夠,再一下向後拉至1966,舞台雖逼仄,有了八十年的縱深,也夠一生走一遭了。

然而在這根時光之管裏,時間卻仿佛是凝固了,末世,末世,還是末世,核當量的演技並沒有裂變,而是破碎成了災後的切爾諾貝利。整片情節拖遝紛亂,情調頹廢陰鬱,就像某座破庫房裏吊著的一根老舊日光燈管,熒光粉已發綠,閃閃爍爍,行將滅去。影片裏,2046是個酒店的房間號,裏麵住著一個昔日交際女與她的男友,隔壁2047住進一個曾與她有一腿的色情作家。2046又是一個時間陷阱,誰要搭上去2046的列車,就能在那裏找回失去的記憶,但到了2046,任誰也無法再離開,除了一個永遠陷在返回列車裏的日本人。

然而最近忽然意識到,這幾乎不是一根隨意截取的時光之管,它的開端1966,正是給中國帶來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元年,而它的尾端2046,則正好是中共許諾給香港正經體製不變五十年的末年。就當巧合好了,但1958年生人從大陸移民到香港的王家衛導演,把自己封在這樣一根時光之管裏,還能做如何感受呢?或許這正是大部分港人的感受,文革讓他們恐懼也讓他們慶幸,因而回歸中共統治讓他們懷疑,不安,也無可奈何。

香港曾是中國的風水寶地,也是方舟,1949年以來,她收留拯救了多少從苦難和迫害中出逃生天的大陸人士?有平民也有精英。她也收留了大批越共和柬共鐵蹄踐踏下投奔怒海的海外華裔。當年在毛的暴政和閉關鎖國下,中國氣息奄奄,惟有香港這根維係外界的臍帶,還在向這個巨人送一口救命奶。終於到了改革開放,香港成了開放早期世界通向中國的最重要口岸,巨量的資本,先進知識,技術和人文思想從香港,更從香港背後的西方世界輸入中國,一個巨人得以起死回生。

在世界最老牌的民主政體和最老到的資本操作者的經營之下,香港從一個中國人都不要的小漁村和封建小商埠脫胎換骨成了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貿易運輸中心和人文薈萃之地。97回歸,這副被洗到極致令所有強國垂延欲滴的好牌,輕輕鬆鬆到了中國手裏。不得不說,中國號稱神州,神對她還是有所眷顧的,浩劫浩劫......浩劫之後,方舟終於駛到了門口,風水好到炫目。

香港對中國的價值,遠不是這塊狹小地界上的高樓和高樓裏的資本可以衡量一二的,其真真的價值,在於她的先進運作和管理體製,她的社會經濟政治動力學,包括自由民主公正基礎上的市場資本主義。香港的自由民主與西方國家比遠遠不是完善的,但卻是中國登上民主之船最最適合的台階。決不要把中共對香港五十年不變的許諾,看成是對香港的恩賜,也許正好相反,那是擦幹手上六四血跡後的鄧小平和當時相對開明的中共領導人對香港的暗自感謝,也或許是他們暗自決心的表現 - 用這個量身定做打了雙保險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實驗室,好好學習和演練對自由民主的運作,打造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如果戲照這麽演下去,2046 將是多麽明媚……

電視新聞裏是香港催淚煙霧彌漫的街頭,是抗議民眾巨大井然的人流,是警察凶猛的驅趕和追逐,是白衣黑幫的施暴,是一張張布滿失落和憤慨的年輕臉龐,他們遠超巨嬰的成熟和自治,也夾雜些許青春特有的衝動和失控......。港灣那邊,數百輛裝甲車正在聚集,而輿論機器早已經開足馬力......

香港,多麽好的一手牌啊,怎麽被打成了這樣。

從來不喜專製政權,但對中共這十周來的相對克製,還是要稍加肯定的,畢竟是一個集中了中國大部分精英的組織,這點集體智慧想來還是有的。對於強權語言是無力的,我們隻能說:對於學生和孩子,嚇唬嚇唬他們就行了,手中的大棒千萬不要真砸下來,更不能往死裏砸。30年前長安街的悲劇如果重演,那中國真是萬劫不複了。

對於抗議的組織者們,佩服你們的精神和勇氣,但你們既然選擇與強權對抗,想來也有犧牲的準備,如果鋼鐵真的滾上香港街頭,你們千萬不應讓學生擋在前頭;還有家長們,也到了勸一下孩子的時候了,來日方長,但生命無法失而複得。最後學生們,懂得妥協,是最重要的成人禮。

但願,各方都珍惜香港這份神的賜福,把已危在旦夕的運程挽回。但願香港今夜平安,周末平安,新的一周轉機將會來臨。但願以後的曆史證明,王家衛的《2046》是最荒誕的爛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