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快到中午的時候、一個學妹給校友群發來一個消息,
閱讀這個消息給出的一篇博文,
看到這點,無人不感到震撼與動情!筆者與學妹聯係,
吃完晚飯,就收到一位學弟、海外校友總會候任主席的幾次來電,
當晚快要入睡的時候,另一學弟在一個校友群擺出一條龍,
第二天,擺龍的學弟看到沒人接龍,有點等不急了,還點筆者的名“激將”
但一條新龍該怎麽擺?
當然,筆者心裏明白為什麽在此緊急時刻不同方麵的校友不約而同地期望筆者出來擺龍,因為不久前筆者有過兩次成功擺龍的先例,
筆者把這個想法首先想家裏的LD匯報,“大家希望我再擺條龍出來,募集一些捐款,我們出400 如何?意思是希望校友去天堂的路走得四平八穩。”
但是LD工作太忙,因此沒看手機微信而一直沒回答。但前夜LD也對該校友去世前還為葬禮犯愁的事表示難過,說應當給予幫助,所以,筆者等不及LD批複就直接把龍擺出去了。
“人間路已過多波折、天堂路應四平八穩,省下XXX校友的擔憂,
正人先正己,要別人做的事,自己得先做!
所以,身先士卒的龍頭是:
“1. XX-LD(78衛-78E1,美國XX,$400);”
這裏的XX- LD 表明筆者和LD一起行動,但實際情況是筆者“獨斷專行”的冒然行動。
不過,筆者的這個冒然行動還是對的。因為LD回來一看,批評筆者說為啥不放五百?筆者說“四”有 “四平八穩”之意。那500 就不合適了。因為知道筆者家底細的人以為是群眾100,
這條龍一擺出,立馬就有人接了。而且長勢凶猛,
有校友感歎,這可是同濟校友圈裏成長最快也最大的一條龍了。這個評論還真的不假,而且由於各群的該龍飛舞得越來越“狂”,整合工作還成了一個“大數據”
除了在龍上公開表示捐款的外,還有校友直接與筆者聯係,表示要不露名地捐款。更有一位即將回國的校友說,怕擔心在美的銀行賬戶關閉而無法寄出有效的支票,要求筆者能否接受他的人民幣、然後筆者寫美金支票。筆者當然是一口答應。因為上次國內一位校友要為海外校友會捐款,筆者對他說,心意領了,但還是筆者以其名義代捐為好,因為從國內匯款過來還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而這次國內有眾多校友認捐,如何有效收集這些捐款還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這條號召捐款的同濟之龍飛舞的同時,
出於對該去世校友的尊重,筆者在本文不表露其任何個人隱私,但是,下麵這張由追思會現場拍來的照片剪輯出的一個局部還是應當公示於眾的,因為它代表了同濟人的一種大愛。
而說起同濟人的大愛,筆者還不能不說去年底發生的另一件事。
去年聖誕節前不幾天,筆者LD的大學同學在美國加州因病去世了。該同學也是當年母校文工團的一個芳華美女。
為了在該校友的告別儀式上呈現一份大學同學的懷念之情,LD百忙之中上網選購花圈,筆者建議還是選下麵一個心意十足的為好。
就這樣,LD與她在美國的幾位同學一起訂購了這個校友之心並以大班的名義送到過世校友的告別現場。並由在加州的一位同學代表發言追思。
其實,這樣的事或許還有很多。筆者在國內工作的一位大學同學去年初突發腦溢血,他的兒子就用他的手機給他的同學群發了一條短信。立即就有同學趕到他家,把那位同學送到同濟醫院救治。在該同學住院期間,校友們紛紛探望和捐款,海外校友也把支票寄給一位即將回國的校友,由他回國時轉交給該校友。
可惜,這位校友的生命最後還是沒有被挽救回來。
但該校友的兒子用他爸爸的手機發來的感謝微信筆者至今記憶猶新:“謝謝叔叔阿姨們,我為爸爸有你們這樣好的同學感到自豪!”。
是啊,什麽是校友?校友又該有什麽樣的情懷?
筆者經曆的這幾次為不幸英年早逝校友送行的經曆,不正是體現了同濟校友所表現出的一個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