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自尊、理性與國家利益:卑鄙有損國格且不能維護正義

(2025-05-23 14:17:03) 下一個

在一個多元而法治的國家,自尊不僅是個人立身之本,更是國家立國之基。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尊嚴則體現為政策的獨立、公正與理性。即使在複雜多變的國際格局中,加拿大也不應通過羞辱他國、煽動恐懼、貶低不同聲音的方式,來製造“團結”的幻象——麵對中國這一全球性大國,加拿大若以謠言為依據、以偏見為前提製定外交政策,不僅有損國家的戰略格局與國際形象,更將腐蝕國內社會的法治根基。一個不能維護法治的國家,也無法保障人權;一個失去外交理性與自尊的國家,也難以在世界立足。

事實上,加拿大與中國之間擁有55年的正式的外交關係,兩國同為聯合國成員國,並在多個國際機製中展開合作。加拿大政府長期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這是國家對國際社會的承諾。然而,近期國會辯論和政治表態中出現了違背這一立場的言論,例如以“台灣是一個國家”為前提展開政策討論,這不僅削弱了加拿大外交政策的一致性和公信力,也使國家在國際事務中顯得搖擺不定、缺乏戰略定力。

與此同時,加拿大政壇內部分重要人物,如總理卡尼,試圖依托歐洲力量,對抗來自美方的壓力。此戰略雖然滿足加拿大和歐洲雙方意願,但沒有基礎設施支撐,難以見效。烏克蘭衝突以來,歐洲就有意願進口加拿大液化天然氣,而加拿大也有意願出口液化天然氣給歐洲,但終究不成氣候。從現實情況看,歐洲國家在麵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硬對抗時,也顯得難以形成有效製衡。卡尼更是在近期宣布放棄對美國的關稅製裁,並拒絕公布今年的財政預算,引發市場和輿論對加拿大經濟前景的擔憂。這一係列舉動不禁令人質疑:加拿大經濟是否已經不堪一擊?在此背景下,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加拿大是否應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以中國這樣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作為戰略夥伴,或許能為加拿大注入新的活力,彌補在對美和依賴歐洲兩難局麵下的政策空缺。卡尼戰略是建設加拿大基礎設施,自強加拿大。但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資金,政府已經債台高築,縱觀全球,要建設基礎設施,就加入一帶一路,這是各國有案例可循的途徑。以為能夠對抗中國而建設加拿大,是一種傲慢的幻覺,很可能就和加拿大的電動車戰略一樣,讓加拿大陷入更大的困境。

在這類爭議中,加拿大華裔群體常常成為“替罪羊”。許多華人不僅熟練使用中英文媒體,還與祖籍國保持聯係,往返於中加之間,具備獨到的跨文化視角。毫無疑問,他們是加拿大社會中最了解中國國情、最具有國際視野的人群之一。然而,每當華人提出理性看待中國的觀點時,便容易被汙名化為“外國代理人”。這種輕率的標簽化,不僅加劇了對華人的結構性歧視,也削弱了國家決策中應有的多元聲音和深度思考。

加拿大曆史上對華人的歧視並非偶然。從建設太平洋鐵路時依賴華工,到曆史上的排華法案,加拿大至今沒有從殖民主義思維中解脫出來。今天,這種對華人的忽視仍在影響國家戰略。忽略華人群體豐富的國際經驗和對中國現實的深刻理解,不僅讓加拿大在全球博弈中失去了一個重要智庫,也使得國家在製定對外政策時少了一份務實和全麵的考慮。

必須正視一個現實:全球格局正在重塑,中國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全球性力量。試圖通過否認、貶低甚至敵視中國來製定對外政策,已顯得既不切實際也有損國家長遠利益。當前,加拿大麵臨著歐美之間的兩難局麵和美國內部政策的強硬,而放棄對美國關稅製裁、延遲公布財政預算的舉措,更是暴露出加拿大經濟的脆弱之處。在這種情形下,加拿大若能重新評估與中國的關係,以理性和務實的態度構建雙邊合作,或許能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和國際空間。一個拒絕了解現實、固守冷戰思維的國家,很難在未來國際競爭中立足。

更令人為之憂慮的是,無論執政黨還是反對黨,麵對特朗普對加拿大的歧視性關稅,加拿大有影響力的政客都一致堅持聯美製中的地緣政治策略,潛意識中將加中關係簡單定義為“敵我矛盾”。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不僅危險,也極不負責任。它將國家拖入一種情緒化對抗中,破壞了政策製定所需的冷靜和理性。加拿大在這個快速變局的世界裏,更需要的是包容多元、兼聽則明的戰略眼光,而不是簡單的敵我劃分。

華裔群體絕非“外國代理人”,而是構成加拿大社會多元體的重要部分。他們的理性聲音和深刻見解,不應被忽視,而應成為國家戰略思考的不可或缺的一環。尊重法治、堅守外交承諾、傾聽多元聲音,這些不僅是維護國家自尊的體現,更是提升國際地位、保障國家利益的根本所在。隻有在理性與公正的基礎上構建對外政策,加拿大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尊嚴、有遠見,並在新時代國際舞台上穩固立足的國家。

加拿大經濟是移民經濟。加拿大經濟需要移民。由於移民,加拿大族裔多元化已經是既成事實。對華的帝國主義政策是白人至上政策。以此政策無以統一加拿大國家認同。種族主義在國際政治中的表現就是帝國主義,對華帝國主義政策導致社會歧視華裔是必然的現象,是種族主義一個硬幣的兩麵。對華不講道理,不講事實,無視法製,就變成社會對華裔不講道理,不講事實,無視法製的種族歧視。這在新冠疫情期間是大家經曆過的現象。對華帝國主義政策隻能是強化加拿大種族歧視思潮,導致社會分裂,削弱了加拿大人的國家認同。阿省獨立浪潮就是加拿大國家認同削弱的體現。加拿大國家認同正發生危機。阿省,薩省和魁省獨立思潮泛濫,嚴重削弱國家凝聚力,加上經濟下滑,導致社會動蕩。如此發展下去,內戰風險也難以排除。加拿大必須擺脫殖民主義思想的曆史束縛,建立鐵路華工紀念日,尊重少數族裔對加拿大做出的貢獻,以此凝聚國家共識。卡尼強國戰略需要全加拿大人同心合力,需要社會消除種族歧視,需要鼓勵個族裔對加拿大建設貢獻力量。對華帝國主義政策是行不通的,隻能導致加拿大社會和經濟雙螺旋下滑:經濟不好生活水平下降,導致罷工,罷工使得經濟更加下滑。為什麽不設立鐵路華工紀念日鼓勵加拿大人為國艱苦奮鬥呢,為什麽堅持殖民主義心態分裂社會呢?

加拿大要走出困境,必須擺脫殖民主義心態的束縛,必須拋棄對華帝國主義政策。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