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鄭和艦隊加東支隊在北美開鑿的首條運河

(2025-01-07 14:01:30) 下一個
 
博士龍
01-04
閱讀 8310
 
 
 
 

‌很多人都知道,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有一條古老的運河。

 

這就是被加拿大稱為北美最古老的運河是裏多運河(Rideau Canal)‌。

 

裏多運河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東南部,北起渥太華,南至金士頓,全長202公裏,建成於1832年‌。

 

裏多運河不僅是北美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運河之一,還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它的建設初衷是為加拿大北部英屬殖民地提供一條安全的物資運輸線路,作為商業及戰略的重要通道‌。裏多運河的設計者約翰·比少校采用了先進的雍水係統,通過建造高壩來提高水位,從而漫過自然河中的急流和淺灘,適用於船隻航行‌。

 

裏多運河至今仍在使用,大部分設施保持了170多年前的風貌。沿途的47道高大厚重的木閘門仍然由人工手搖絞盤操控。從1870年起,裏多運河的功能逐漸從物資運輸轉變為水上休閑,通航季節隻供旅遊船隻使用‌4。

 

為了保護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裏多運河由加拿大聯邦公園管理局全權管理,每年維護費用達1900萬加元(約合1768萬美元)‌。此外,2007年裏多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地”,進一步強調了其在全球文化遺產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這條運河並非最古老。

 

 
 

St. Peter's Cana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位於聖彼得小鎮上的聖彼得運河,才是加拿大最古老的運河。

 

St. Peters Cana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This traditional Mi'kmaq portage route between the Atlantic Ocean and Bras d'Or Lakes saw the rise and fall of a French trading post, settlement, and British hill-top fort. Today you can visit the canal and locks, which permanently linked the two waterways in a feat of 19th-century engineering.

 
 

Culture and history

 

St. Peters Cana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St. Peters National Historic Site is an extensive site containing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of 17th- and 18th- century Mi’kmaq and Acadian communities. It is situated on the southeastern shore of Cape Breton, Nova Scotia, on the isthmus located between the shores of St. Peters Bay on the Atlantic coastline, and Bras d’Or Lake. The designated place extends along what was the Atlantic coastline in the 17th century, and crosses the isthmus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St. Peters Canal National Historic Site.

 

加拿大官方介紹,根本不提鄭和艦隊

 

文化與曆史

 

聖彼得運河國家曆史遺址

 

聖彼得國家曆史遺址是一個廣泛的遺址,包含17世紀和18世紀米克馬克和阿卡迪亞社區的考古證據。它位於新斯科舍省布雷頓角的東南海岸,位於大西洋海岸線上的聖彼得斯灣海岸和布拉奧爾湖之間的地峽上。指定地點沿著17世紀的大西洋海岸線延伸,穿過聖彼得運河國家曆史遺址範圍內的地峽。

 

曆史真相

 

600年前,中國人在北美開鑿的首條運河最新力作

 

600年前中國人在美洲開鑿的首條運河,位於加東緊鄰北美大陸的海島CAPE BRETON。 該島麵積約為台灣的三分之一,地貌非常特殊,風景如畫。全島陸地基本連成“U”型,東西所有山澗河流匯入中部大湖,北部自然開口與北大西洋相連。

 

按照當地出生的法裔加拿大人Paul Chiasson多年的精心研究,英法原始記錄和資料顯示:首批到達該島的英法船隻可以貫穿中心大湖航行,從南北兩個方向進出大西洋。原來在歐洲人16世紀到達以前,這個“U”型島的南部湖海交接的最窄處,早已出現一條人工切開的運河,將整個大島徹底一分為二,同時從中部打通南北水運交通。這條運河從1854年大規模修繕擴建前後到現在,一直在發揮作用。

 

剛開始,耶魯大學建築博士畢業,並在美加兩國從教多年的Paul Chiasson試圖證明:運河是他的法國祖先開鑿的。經過多年考究,他依次排除了原住民,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人。最後,他也很遺憾地排除了法國人,因為所有證據全部指向曾在這裏長期(至少幾十年)定居生活,並與當地原住民和平共處多年的鄭和艦隊加東支隊。

 

運河並沒有選在最短距離處,而是考慮總工程量,讓它穿過附近的馬鞍形山凹處。照片清楚顯示:運河中部山凹被炸藥炸開後,600年前明代人工鑿平後的兩側山岩 (是否采用都江堰寶瓶口冰火夾攻劈山岩的方法,尚不可知) 。

 

明代鄭和艦隊測繪全球以前,中國大地上已經遍布都江堰,京杭大運河等無數大大小小的運河或水利工程。因此,開鑿一條800米長的運河對於明代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但是遠渡重洋到了萬裏之外,還能留下這樣的傑作,實在是令人驚歎!

 

曆史證據

 

1.明朱棣永樂年間(15世紀初)開始,鄭和艦隊首先完成對東南亞,印度半島和非洲大陸沿岸測繪。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主力艦隊奉命繞過非洲南端好望角,順洋流向西跨大西洋(注意:大西洋由中國人首先命名),首先到達中南美諸島。其中有人在波多黎各島長期駐留。Paul Chiasson在所著《七城之島----最早發現北美洲的中國移民》書中,認為哥倫布出發前手持的“七城之島地圖”,就是Cape Breton。而英國退役海軍軍官孟席斯,在早先的論著中,認為哥倫布按圖索驥的“七城之島”,是鄭和艦隊另一處在中美洲長期定居繪製的波多黎各島。不管怎樣,鄭和艦隊確實在加東Cape Breton島上留下了至少五六處長期定居活動的港口或遺址。

 

2.艦隊兵分兩路,一路南下測繪南美洲東岸和整個美洲西岸,在墨西哥,哥倫比亞和秘魯留下無數中國血脈和遺址,加州沿海和內河也有不少證據。另一路艦隊沿熱帶洋流北上,測繪北美東海岸,在北卡,波斯頓等地留下重要證據,繼續北上到達加拿大勞倫斯河入海口,並在此長期定居休整,擇機在北半球夏季測繪加拿大北冰洋(當時命名“北海”)海岸線。其中Cape Breton島是北上北冰洋的關鍵基地。除了準備繼續北上北冰洋,在島上山頂建城至少還有以下原因:1)該島當時有露天煤礦(現已開采殆盡,可能還有金礦),可提供充足能源供應;2)豐富的淡水和漁業資源;3)易於天文觀測,進一步完善測繪和地圖資料;4)易守難攻;5)可遙望各個方向往來航行的艦船。

 

3.600年前,中國人在島上建設的山巔之城中最大的建築石基遺址。在與當地原住民和平相處幾十年間,這裏是原住民向歐洲人描述的,經常上山向導師(艦長和其他艦隊精英)求教的場所。該城沿西北走向的一條河流而建,城牆遺址顯示南北約1.5公裏,東西不到一公裏。城外有明代墳墓,暫未發掘中文石刻或文物。所有地表木製建築早已蕩然無存,僅剩大量石基。

 

4.根據16世紀歐洲人到達Cape Breton時的記錄,當地原住民告訴他們,之前已有“白人”乘“巨船”來過,“巨船”如島,船中有“大樹”(巨型桅杆)。他們幫當地原住民造字,教他們基本天文知識, 遠航幾百公裏捕魚,男耕女織,人工池塘養魚,尊老愛幼,婚俗葬禮,甚至采集中草藥等等。當地的Mi‘kmaq 在600年前成為整個美洲唯一有文字的原住民部落。以下是整個美洲獨一無二的原住民服飾和當地草藤籃筐。

 

5.中國人離開時,告訴原住民他們要乘船回到北極的另一邊。而且驚人地預言,美洲土地將不再屬於原住民,因為歐洲人很快就會到達(看來明代測繪美洲的精英深知歐洲人早晚會趁地利之便,橫渡大西洋,占領整個美洲,也深知他們不會像中國人一樣,善待原住民。隻不過他們萬萬想不到:歐洲人還要編造偽史,試圖欺師滅祖)。

 

作者保羅恰森揭示了在歐洲人之前,登陸布雷頓角的早期中國移民的可能性。從最初開始的歐洲時代發現的,布雷頓角被認為是不尋常的。本地曆史(相當於地方誌)甚至包括早期的文獻(記載)這個島曾經是中國人的土地。1497年,至少一個世紀之前嚐試在該地區的歐洲殖民,探險家約翰·卡伯特將布雷頓角稱為“七個城市。”當歐洲人第一次到達時,該地區的原住民,Mi 'kmaq,是北美唯一的原住民,他已經有一個書麵語(書)。撰寫的本文,衣服,和風俗都暗示(指向)早期中國人的存在。在遺跡寫書時,恰森調查在聖彼得斯在島南部的這個遺跡,證據支持了一個理論,可以回答(因)這個島古怪和未解決的曆史(問題),而提出的所有的問題。

 

具有雲南特色的北美土著服飾

 

土著服飾

 
 

所有證據指向:明朝第一張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是根據鄭和艦隊母圖所繪,是中國發現了整個世界(包括所謂哥白尼發現的新大陸)。

 

保羅恰森新書

 

 

作者保羅恰森

 

《新知18:最早發現北美洲的中國移民》是2018年10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加拿大]保羅·夏亞鬆(Paul Chiasson)。

 

中文名

新知18:最早發現北美洲的中國移民

作者

[加拿大]保羅·夏亞鬆(Paul Chiasson)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18年10月

頁數

335 頁

定價

48 元

開本

16 開

裝幀

精裝

ISBN

9787108063922

 

內容簡介

 

在這部別開生麵的書中,解釋了此移民區湮沒無聞的原因,並以令人信服的考證,指出了北美原住民米克茂人的文化與中國文化的淵源。2002年盛夏,保羅·夏亞鬆在加拿大的布雷頓角島發現了一條既寬闊又平整的古道。於是,他花費了整整兩年時光,遍查曆史檔案和典籍,力圖找到有關這條古道的記載。他以田野調查與文獻資料考證相結合,推理出驚人的結論,即遠在歐洲探險家卡伯特到達該島之前,中國人已在那裏建立了頗具規模的移民區。

 

作者簡介

 

保羅·夏亞鬆(Paul Chiasson)是耶魯大學建築學家,對宗教建築理論與曆史研究有相當的造詣。他出生於加拿大的布雷頓角島,是從歐洲前來北美之較早移民的直係後裔。他曾在美國的耶魯大學、美國天主教大學和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執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