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閩台緣

(2023-05-20 17:48:33) 下一個

-----------百度百科----------

 
刺桐花是曆史名城--福建省泉州市的市花。早在中世紀,泉州就以刺桐城而馳名歐洲、非洲和中東諸國。因為古時泉州市內生長著許多刺桐花,故有“刺桐城”或“桐城”之稱。泉州市依山麵海,風光如畫,被古人盛讚為“山川之美為東南之最。”早在6世紀的南朝,泉州就已經是中國與海外貿易的得要港口。
       唐代以來,更加發達,與揚州、明州(今山群島等地)、廣州並稱為中國四大商港。至元代時,馬可·波羅在他的中以他親眼見到的情況,認為當時的泉州港比埃及的亞曆山大港更為繁榮,泉州港也稱為”刺桐港”。泉州市把刺桐作為它的市花,是有典故的。
      相傳五代十國時期的清源軍節度使、晉江王留從效為了擴建泉州的城廓,曾經環城遍植刺桐。 [1] 後來,刺桐生長得花繁葉茂、花紅似火,成為泉州一大特征,泉州也因此而名聞海內外。因此,刺桐花成為了泉州的一種標誌,被定為泉州市花。它的寓意是:紅紅火火,吉祥富貴,充滿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希望。泉州人愛刺桐花,把它作為“瑞木”,曆代文人騷客也留下了不少吟誦刺桐花的佳句,有詩雲:“初見枝頭萬綠濃,忽驚火軍欲燒空。”可見刺桐開花時的壯麗景象。在泉州城的開元寺和華僑大廈等處,栽有不少刺桐花,美麗的泉州城掩映在刺桐的綠葉紅花之中。
沙漏時鍾記載著光陰的流逝,但是你聽過用刺桐來計時嗎?刺桐曾被一些地方的人們看作時間的標誌。比如有史料記載在300多年前,台灣的平埔族山裏的同胞們沒有日曆,甚至沒有年歲,不能分辨四時,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開為一年,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日出日落,花開花謝又一年。這樣自然美麗的時鍾帶著淳樸的鄉趣,也是人們心中的圖騰所向。
----------------百度百科引用完-----------
閩台緣
(毛 翰詞,章紹同曲)
我在海之內,君在海之外,
同望一彎月,同夢一片海。
海天生寶島,君從故鄉來,
滄桑多少年,兩岸親情在。
我在海之內,君在海之外,
年年刺桐花,花兒為誰開。
海峽秋波起,船兒踏歌來,
故國鄉音裏,今宵情滿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