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東山島上有一個銅缽村,看起來跟島上其他的幾個村子一樣就是個普通的漁村,不過這樣一個如今看起來安靜祥和的銅缽村卻有一個別稱叫做“寡婦村”。
銅缽村被稱為寡婦村名副其實,曾經這裏一百來戶人家裏有91名寡婦,而如今這裏甚至建起了一座“寡婦村展覽館”,向人們介紹這裏之所以成為寡婦村的來龍去脈。
能讓一個村整個變成寡婦村的,當然不是天災就是戰亂。事情要追溯到1950年。
1950年5月10日深夜,這時的銅缽村還不是寡婦村,時年34歲的村民黃亞嵩正跟老婆孩子在炕上睡覺。
突然砰砰砰的砸門聲把一家人驚醒,來人似乎很急,一邊拍門一邊嚷著讓人快出來。
黃亞嵩帶著三分氣惱把門打開,可一見來的人他的火氣一下就涼了。門外竟然是三個荷槍實彈的國民黨士兵。
“上頭要查戶口,你家的男丁都出來跟我們走一趟!”士兵喝令道。黃亞嵩望向外麵,隻見村裏各家的遭遇都一樣,一幫國民黨兵挨家砸門,折騰得雞飛狗跳。
就這樣,包括黃亞嵩在內的全村所有17--55歲的男子都被帶到了村外黃氏宗祠集合,總共147人。
直到這時這幫男人們還沒完全意識到發生了什麽事,還以為真的是查戶口,查完就可以回家。
但實際上他們的命運已經在這一刻發生了轉折,因為他們遭遇的正是舊社會的一項可怕的人禍——抓壯丁。
1950年5月時雖然新中國已經成立,甚至連海南島都已經解放,但福建沿海仍有一些地帶有國民黨軍隊在負隅頑抗。東山島當時就仍處在國民黨控製下。
但秋後的螞蚱終究蹦躂不了幾天了,國民黨軍隊自己也明白這一點,在三野的攻勢下這些國民黨軍且戰且退,準備退到金門、馬祖島上去。
當然他們不會空著手走,每離開一地之前,國民黨都要搜刮一番,而在東南沿海地區,他們撤走前不但要搜刮走物資,經常還要整村整村的抓壯丁。
銅缽村被抓的這147名壯丁中,有91人是已經結婚的,因此他們被抓就意味著村裏91個女人同時變成了寡婦。
第二天一早,銅缽村的147個男人就被國民黨士兵押著走向碼頭,那裏一艘軍艦正等著他們。
此時村裏的老弱婦孺也都意識到了不對勁,紛紛趕到碼頭,但麵對荷槍實彈的士兵,她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家裏的男人被帶上了軍艦。
黃亞嵩的妻子陳巧雲也在碼頭的人群中。陳巧雲當時26歲,她21歲嫁給黃亞嵩,已經生育了一兒一女。如今黃亞嵩一走,意味著她成了家裏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
盡管如此,陳巧雲奔向碼頭的路上還是用身上僅有的一點兒碎銀買了一截甘蔗準備讓丈夫帶上,黃亞嵩特別喜歡吃甘蔗。
陳巧雲在即將被押上軍艦的男人中找到自己的丈夫,從趕來送別的人群中拚命擠過去,把這截甘蔗遞給了黃亞嵩。
黃亞嵩還親自安慰妻子,說自己很快就能回來了,你自己在家保重。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次分別會持續多久。
國民黨軍艦就這麽拉走了銅缽村全村的壯丁,銅缽村家家戶戶的生活重擔都落在了女人們的身上。
黃亞嵩家原本是靠打漁為生的,可如今黃亞嵩一走,陳巧雲一個女人根本無法繼續打漁。為了生計,陳巧雲每天天蒙蒙亮就起來做豆腐,做好的豆腐由家裏的老人白天推車出去賣,而陳巧雲則還要下地幹農活。
饒是如此家裏依然入不敷出,陳巧雲經常自己少吃隻為讓兩個孩子吃飽。
另一邊,國民黨的軍艦把黃亞嵩拉到了金門。當時他們那一批壯丁被混編在金門、馬祖兩地的守軍之中。
說是壯丁,其實這些被強行抓來的貧民體質良莠不齊,很多都羸弱不堪甚至骨瘦如柴。但國民黨對他們仍然進行堪稱嚴酷的訓練,同時給予的待遇又極差。
國民黨也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得人心,為了控製軍隊,國民黨對底層士兵進行白色恐怖的嚴格管製,不許士兵跟老家進行任何聯絡,嚴禁討論關於“想家”的話題,觸犯者全都從嚴處置——而所謂的從嚴,基本就是槍斃。
麵對這種殘酷的壓迫,金門島上的守軍士兵常有逃跑的時候。由於金門島距離大陸非常近(最近處相距隻有兩公裏),因此這些國民黨逃兵一般是趁夜色,抱著一個輪胎或者籃球跳入海中,就這麽泅渡到大陸這邊。
有不少成功逃脫的,但也有失敗的,要麽是葬身大海,要麽是被國民黨捉回去槍斃。
眾所周知國民黨反動派一開始確實想盡快反攻大陸,曾在五十年代多次嚐試過對東南沿海進行襲擾,但每次都被解放軍強勢挫敗。
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就放棄了,國民黨高層在台灣繼續養尊處優享受起來。至於當年抓來的壯丁,早被他們拋在了腦後。
轉眼十多年過去,當年被強征入伍的銅缽村147名村民已經在台灣退役了。
這些退役的底層士兵在台灣無依無靠,既沒有技能也沒有文化,大部分都隻好從事拉車搬磚之類的工作。
六十年代,台灣正處在“戒嚴時代”,民間跟大陸沒有任何聯絡的可能。
對當年被迫妻離子散的91名銅缽村村民來說,自己的妻兒已經十多年杳無音信了。他們不知道老家銅缽村已經變成寡婦村的事情。
要說當年遭遇國民黨抓壯丁的東南沿海村落不止一個,為啥隻有銅缽村被稱為寡婦村呢?因為銅缽村這91個被奪走了丈夫的女人,自始至終沒有一個改嫁的。
銅缽村有一個媒婆,看這91個寡婦已經守了十幾年的寡婦,而她們的丈夫連個影都沒有,於是就張羅給她們說媒。
可這些女人都表示不願再嫁,想要等自己的丈夫回來。媒婆覺得她們這樣等下去沒個頭兒,因此委婉地表達了她們的丈夫如今生死難料的意思。
結果很多女人被這話激怒,直接把媒婆趕出了家門。
為何她們都堅信自己的丈夫應該還沒死呢?原來就在六十年代的某一天,村裏一位名叫錦菊的寡婦收到了一封來自新加坡的信件。
這封信件正是她的丈夫黃阿慶寄來的。當年國民黨當局不許民間跟大陸通信,但現在有對策,很多台灣老兵先把信寄給海外第三地的中間人,在當地更換信封後再寄到大陸。
這位黃阿慶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錦菊,你現在好嗎?我離家已經好多年了,不知道你在家裏麵的情況怎麽樣。我作為人夫,不能盡其人夫之責任,有愧,望你保重。”
信中流露出對妻子的思念,同時也流露出對重新踏上故土的無望。
但對銅缽村的女人們來說這封來信卻燃起了希望,因為這意味著被抓走的男人們至少還活著。果然,黃阿慶的來信隻是開始,此後銅缽村陸陸續續收到了很多來自台灣的信。
可一年下來,收到來信的終究隻是一部分,不少人始終沒有收到,陳巧雲就是其中之一。
沒收到信不代表杳無音訊,一位名叫林秀真的村民就從別人丈夫的來信中得知,自己的丈夫謝錦文已經不在人世了。
陳巧雲看在眼裏心中忐忑起來,她不知道為什麽黃亞嵩不給她來信。終於他決定不再傻等,她要給黃亞嵩寫信。
當時村裏所有寫信讀信的工作全由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負責,孩子名叫黃鎮國。寫完的信,按照來信的路徑,輾轉寄到台灣。
陳巧雲來到黃鎮國家,起初說不出話來,隻是哭,後來才口述了信件內容:“阿嵩,一直沒有你的消息,我很擔心你,你在台灣還好嗎?如果你現在已經成家,你要告訴我,讓我高興。因為你老了,在外麵需要有人照顧,我希望有機會你能帶著她回家看看。”
十幾年來所受的辛苦陳巧雲一句也沒在信中說,簡短的信件隻表達了對丈夫的無盡關心。那麽陳巧雲為何要問丈夫是否已在台灣成家這樣的話呢?
其實收到台灣來信的女人中不少人都從信中得知,她們的丈夫已經在台灣重新成家了。
例如林招玉的丈夫黃韻奇,就於1969年,在台灣高雄跟當地女子結婚,後來還在台灣有了三個孩子,但他被抓走前和林招玉已有了一個男孩。
陳巧雲的信輾轉寄到台灣,幸運的是,這封信最終被送到了黃亞嵩手中。原來黃亞嵩雖然曆經了很多磨難,但他活了下來。
在陳巧雲的信寄出半年後,她終於等到了丈夫寄來的回信。這封信陳巧雲隔三差五就請黃鎮國念一遍,念了一次又一次,以至於最後陳巧雲都背下來了。
黃亞嵩在信中告訴陳巧雲,自從別後,他在台灣當了十幾年的兵,如今已經退役,但由於台灣戒嚴,他目前無法回來。
而之所以他這麽多年來沒有給陳巧雲寄信,是因為他怕陳巧雲已經改嫁了,他擔心自己貿然寄信給陳巧雲會打擾她的生活。
這封信裏黃亞嵩雖然解釋了之前一直沒有來信的原因,但並沒有回答陳巧雲的信中最核心的問題:你在台灣又成家了沒有?
兩人後來又通了幾封信,但黃亞嵩一直沒有提及這個問題。直到1987年,陳巧雲才知道了答案。
蔣經國執政後期,台灣省內“解除戒嚴”的呼聲越來越高,無論是台灣當地人還是當年被國民黨裹挾來的大陸籍老兵,都強烈要求台灣當局結束長達四十年的戒嚴狀態。
於是在1987年7月,蔣經國終於下令,解除戒嚴,並且在幾個月後發布了“赴大陸探親辦法”,有意者經過一係列審批手續後可以赴大陸探親。
黃亞嵩第一時間提出了申請。1987年年底,黃亞嵩終於踏上了闊別37年的故土,這一年黃亞嵩已經71歲。
而終於得知丈夫歸期的陳巧雲也已經63歲了。這一天中午,在家等待的陳巧雲終於等來了丈夫的敲門聲,走向門口的過程中,陳巧雲還在想,丈夫是一個人回來,還是跟一個台灣太太一起回來呢?
拉開門,陳巧雲看到了一個已經變老的黃亞嵩,但她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是自己的丈夫,而還沒等她開口,黃亞嵩就一把將她抱入懷中,含著淚說道:“孩子他娘,你怎麽一下子就變老了。”
黃亞嵩沒有在台灣娶妻。37年間黃亞嵩始終認為自己是有家室的男人,一直在等待回家。而之所以之前在信中沒有說明這點,是因為怕陳巧雲會擔心他無人照顧。
1991年,黃亞嵩正式辦理了定居大陸的手續,從此和陳巧雲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直到9年後病逝。
黃亞嵩和陳巧雲是幸運的,他們在曆經了這樣的人倫慘劇後最終迎來的是大團圓的結局。但銅缽村像他們這樣幸運的隻是極少數,很多人或是一直杳無音信,或是已經另外成家,或是有一方沒能等到可以團圓的這一天。
1996年,原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郝建秀探訪銅缽村,在聽了銅缽村的不幸故事後,她建議把這些資料整理起來,要想辦法讓人們銘記這段曆史。
於是1999年8月,占地1.2萬平方米、建築麵積2200平方米的“寡婦村”展覽館開館了。原中宣部副部長賀敬之為展覽館題寫了館名。
館藏的大量珍貴曆史資料和實物,展示了七十多年前發生在這個小小漁村的人倫浩劫,一樓正廳黑色花崗岩雕刻的“這場悲劇還在延續”則提醒我們這場不幸仍然沒有真正結束。
《鄉愁》
詞:餘光中
曲:趙照
原唱:趙照
翻唱:唵啊吽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父親在裏頭
我在外頭
父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