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2年11月2日,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勒令中國三家公司剝離對加拿大鋰礦的投資。加拿大要求中礦資源(香港)從加拿大動力金屬公司撤資,藏格礦業從加拿大動力金屬公司撤資,盛新鋰能從智利鋰業公司撤資。由於加拿大政府要求中國公司撤資的申明,中礦(香港)股價巨幅下跌7.8%,而聲明對另外兩家公司股價除了當日動蕩外基本沒有影響。
早前2022年1月,中國紫金礦業全資收購了加拿大新鋰公司,成交額49億元。加拿大政府對此項收購進行了國家安全審查,確定沒有傷害國家安全。而保守黨議員則反對,認為傷害了加拿大國家安全。自由黨議員辯護說,新鋰公司的鋰礦是碳酸鋰,並非用於鋰電池製造原料的氫氧化鋰,而且,新鋰公司也不是加拿大公司,而是阿根廷公司, 隻是在多倫多上市而已。此收購通過國家安全審核,因為這個礦不是用於電動車鋰電池的原料。美國國會三個議員指責加拿大允許中國公司收購新鋰公司,說加拿大低估了中國威脅。
全球鋰生產排名為:第一澳大利亞,年產5萬5千噸;第二智利,年產2萬6千噸;第三中國,年產1萬4千噸;第四阿根廷,年產6千2百噸;第五巴西,年產1千5百噸;第六津巴布韋,年產1千2百噸;第七葡萄牙,年產900噸;第8美國,美國不公布數據,說是保護公司隱私。
加拿大是汽車製造大國之一,但加拿大的汽車製造業不是加拿大公司,而是外國公司。主要是美國意大利合資的斯特蘭蒂斯公司,美國福特公司,美國通用公司,日本本田公司,和日本豐田公司。這些外國公司主導了加拿大汽車製造業,也主導了加拿大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研發製造。所以,要加拿大生產的鋰來保障加拿大汽車製造業,保障的也不是加拿大本國資本,而是外國資本。加拿大鋰生產不入世界前8名,加拿大想用鋰去卡中國電動車製造業顯然是不自量力。澳大利亞是加拿大盟國,是最大鋰生產國,中國也不可能用鋰來卡加拿大電動車製造業。中國投資不投資加拿大鋰礦,都沒有可能構成中國威脅加拿大或者加拿大威脅中國。加拿大勒令中國三公司剝離加拿大鋰礦投資完全是破壞市場自由。
全球電池電動車2018至2023的產量排名:中國1千3百萬輛居首,德國4百4十萬輛其次,美國4百1十萬輛第三,日本1百5十萬輛第四,法國1百3十萬輛第五,韓國1百2十萬輛第六。中國產量占全球產量一半。
中國鋰電池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9%,產量第二大的美國隻占全球產量的6.2%。
如果真的是為了加拿大國家安全,就應該保障加拿大鋰業的市場,而中國是鋰的最大市場,就應該歡迎中國投資以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市場過不去鬧別扭,是縮小了加拿大鋰業的國際市場,損害了加拿大國家利益。比如加拿大石油,由於穿山油管建設的扯皮,加拿大石油無以進入國際市場,加拿大石油其實就隻有一個買家,就是美國。所以,加拿大石油出口是買家市場,美國定價,加拿大出口石油遠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這和歐洲製裁俄羅斯天然氣轉而高價購買美國天然氣一樣,完全是損害加拿大國家利益為美國霸權輸血。
雖然鋰電池如今是電動車使用的電池,但鋰電池在電動車業的地位並不能持久。電動車本來就是為了解決環境問題,而鋰電池的生產對環境破壞很大。而且鋰電池成本太高,嚴重阻礙了電動車擴展市場。所以,業界正努力開發其它蓄能裝置以取代鋰電池。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就傾向於用氫燃料電池,而不是鋰電池。把鋰礦作為國家安全,無論怎麽看都沒有根據。
自蘇聯解體以來,西方一直鼓吹華盛頓共識。華盛頓共識重點之一就是市場自由競爭。2018年孟晚舟案開始,西方就在破壞華盛頓共識,美國政府把國內法淩駕於國際市場規則之上。美國規定全球誰能賣什麽給誰,誰能投資到那些領域,無視全球市場規則,無視他國主權。華盛頓共識的自由主義的民主製度本來就是為了保障自由市場經濟、保障市場開放。而美國現在搞的是封閉的孤立主義,就是破壞市場機製。
加拿大屈服於美國霸權淫威,不尊重市場規則,不按照經濟規律製定政策,最終會給加拿大經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加拿大英文媒體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