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17年3月1日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該民法總則將於10月1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23條規定知識產權的民事權利。知識產權製度的建設是中國製造2025的及時雨,是開啟智能時代的必需的法律基礎設施。
體力勞動創造有形資產,腦力勞動創造無形資產。物權法保護固化的體力勞動,知識產權法保護沉澱的腦力勞動。沒有知識產權保護,就難以開啟萬眾創新的局麵。自從網絡經濟和信息產業的崛起以來,全球無形資產占公司資產的比例越來越高。越是強大的跨國公司,無形資產比例越高。標準普爾500指數的500強公司的無形資產,早在1985年占總資產的三分之一,到了2015年則上升到三分之二。這些公司的營業收入,大部分是專利和品牌等無形資產創造的收入,而非有形資產產生的現金流。中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建設要有利於中國經濟體利用全球智力資源,有利於發揮中國自身腦力勞動創造財富的潛力。
在全球經濟憧憬工業革命4.0的關鍵時刻,改革和完善知識產權製度尤為重要。知識產權製度最萌芽於公元前400年地處意大利南部的一個古希臘的殖民地。當時這個殖民地保護美食發明,美食發明者可以享受為期一年的壟斷權。十五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就有了比較成熟的壟斷專利法,主要保護了吹玻璃技術的發明,對專利發明給予十年保護期。但是,當時的法律製度並不完善,在其它行業中,師徒傳授秘訣依然是技術傳承的主要途徑,優秀技術難以擴散,技術知識難以傳播,容易造成技術的失傳。威尼斯共和國的專利壟斷法保護專利發明和貿易壟斷。英國和法國的貴族濫用這些法律,給予王室50多個貿易壟斷專利。女皇伊麗莎白一世壟斷了鹽、肥皂、澱粉、鋼鐵和紙張等貿易。這完全是以壟斷貿易侵害公眾利益,無助於刺激發明創新。
1624年英國國會通過了《壟斷法》,取消了這些王室貴族的貿易壟斷特權,《壟斷法》隻保護新發明的專利,賦予新發明14年專利保護。1710英國國會又通過了《安娜法令》,給予著作版權14年保護,並增加了專利申請的書麵說明程序,完善了專利法的可操作性。然而,英國這一係列的專利法,都是貴族特權法律,由王室特許專利,專利申請費用是英國人平均年收入的11倍。這是隻有富豪和貴族可以享有專利保護的壟斷權利,平民的發明創造並不能得到保護,普通老百姓的創新發明智慧並 沒有激發出來。這些專利法更多的是用來強化貴族的特權,而不是用來發掘全社會的創新發明潛力。
美國獨立以後與英國處於敵對狀態,人口僅為英國的三分之一,眾多商品依賴歐洲進口。美國建國麵臨著如何擺脫對歐洲的依賴,自力更生的問題。美國建國初期,就於1790年4月10日通過了專利法,專利申請費僅為3元7角,簡化了申請手續,是一個平民專利法。為了方便鄉村專利申請,專利申請書可以免費郵寄。美國的專利法激發了美國的創新,專利發明遍布城鄉各地,與英國專利發明集中在倫敦市形成鮮明對照。美國專利法還公開專利,不像英國那樣要繳納費用才能查看專利說明。美國專利係統因此起到了技術擴散和知識傳播的作用,讓技術發明創意進入相互激發靈感的滾雪球效應。美國專利體係還引入了專家鑒別的機製,保證申請的專利有實用性和創新新,比歐洲專利更具商業可行性。到1865年,美國人均擁有的專利是英國的三倍多。到1885年,美國人均擁有專利是英國的四倍多。美國專利係統另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促進科技市場,專利局撮合專利的轉讓與買賣,讓沒有資金實現技術的發明家得以獲取專利收入,造就力一批以創新為職業的發明家。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中國和平崛起,必要闖過西方技術壁壘這一關,必須有不受美國霸權話語束縛的新的專利保護法。
英國是最先科技領先的國家,是科學文明的發源地。但是,現代技術卻更多源於美國,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建立的現代專利製度,美國的專利製度成為美國經濟趕超英國的重要推手。 中國製造2025呼喚技術創新。要開創一個技術創新百花齊放的局麵,必須有切實可行的有效的知識產權製度,營造一個健康的知識產權文化。知識產權的曆史演變從一開始就帶有壟斷性質。如何激勵創新發明,獎勵發明家對社會的貢獻,同時防止濫用專利製造市場壁壘謀求超額利潤,是完善知識產權製度的重要任務。
知識產權製度主要是為了激勵發明,擴散技術,傳播知識。但是,在現實運用中,往往成為發達國家攫取超額利潤的工具,往往阻礙了技術擴散甚至壓製了技術發明。新技術專利往往不是為了技術的應用,而是人為製造市場的技術壁壘,推遲了優秀技術造福社會的功能。一些公司可能更專注利用知識產權法律坐享暴利,而不思進一步的創新。
今天中國麵對美國,就和兩百年前美國麵對英國一樣,是一個科技弱國麵臨一個帶有戒心的科技強國。自主創新是唯一的選擇。必須有新時代的知識產權製度以激發自主創新的能力,充分發揮社會智能潛力。改革初期中國引入市場競爭機製,招商引資,利用鯽魚效益活躍市場。今天中國需要健全知識產權製度,既要打擊阻礙技術擴散的不合理的技術壟斷行為,又要有利於全球先進技術流入中國市場。同時要立足於自力更生,立足於自主創新,激發中國人自身的聰明才智,盤活全球天量的專利文獻資源。
如今美國新冷戰氣氛甚囂塵上,美國長臂管轄肆意妄為,國際法難以得到尊重,國際知識產權博弈日趨複雜。西方媒體強調知識產權的強製,散布發達國家知識產權被侵權的悲情,旨在保護發達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獲取壟斷利潤的地位。發達國家把越來越多的東西包括到知識產權範圍,專注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經濟體的“知識產權”收費,阻礙技術從發達國家擴散到發展中國家,阻礙人類進步最新成果在發展中國家的應用,帶有濃鬱的強化發達國家的技術和文化的壟斷地位的色彩,完全違背了知識產權激勵發明、擴散技術,傳播知識的原則,對此中國法律界要有清醒認識,防止被西方話語帶到溝裏。中國需要審時度勢, 完善和創新一個在世界變局複雜環境下切實可行的知識產權製度,是新時代賦予中國的特殊使命。中國在知識產權製度上要走出一條自己的新路,要有利於創新發明,有利於吸引國際風險投資,有利於吸引高級人才,有利於打破西方利用專利法維護壟斷地位、阻礙自由創新的壁壘。這是中國參與國際政治的重要領域。建設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製度,是中國在智能時代走向世界前沿的重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