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需求是無限的,這是人類麵臨的最大矛盾。這個矛盾的解決,在於人類戰勝自身的貪婪與虛榮,以避免無限需求的黑洞。如果主導人類文明的主流意識還寵慣虛榮與貪婪,人類就會重蹈古樓蘭國滅絕的命運,重蹈複活節島文明滅絕的命運。要避免人類文明滅絕的命運,還得從糾正經濟學的謬誤開始。
我們先講講需求拉動經濟發展。
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一邊是牛奶倒到海裏,因為沒有人買牛奶,沒有人有錢買牛奶,賣牛奶不賺錢,另一邊是失業工人排隊領救濟粥維持生命。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產能過剩危機,社會有生產能力,但是,商品生產出來沒有市場需求。所以,拉動經濟複蘇就需要市場需求。於是有了凱恩斯需求不足理論。大蕭條是最不經濟的經濟。經濟學是有效配置資源的學問。牛奶倒到海裏,這不是有效配置資源。工人失業,人力資源閑置,這不是有效配置資源。工廠停工,資產閑置,這不是有效配置資源。以市場經濟讓看不見的手來配置資源,就有了資源浪費和資源閑置的大蕭條。這個大蕭條是什麽問題呢?不是資源貧乏,不是生產力不足,而是生產出來的財富的分配機製不對。讓市場分配財富,導致兩極分化,窮人沒有購買力,導致需求不足。所以,解決大蕭條就需要改革分配製度,市場分配機製失效,就由政府稅收二次再分配。於是有了羅斯福新政,羅斯福引進了醫療保險,引進了社會保險,讓政府稅收保障窮人基本生存需求。這是共產主義的政策。失業救濟,就是按需分配。共產主義原則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能就業才能各盡所能,失業就無以各盡所能。社會福利製度是按照需求分配,你太窮了,窮得無法維持生計了,政府就給你食品券,給你社會保障支票。政府發錢了,市場需求增加了,就業就增加了,閑置的資產就盤活了,政府稅收又增加了。美國如此走出了大蕭條。按照凱恩斯理論,政府財政政策是反周期的。大蕭條的時候政府借債發錢,以需求拉動經濟。市場需求上來了,過剩的產能就重新啟動了。
凱恩斯理論那麽有效呀,經濟學家就高興了,就有了需求拉動經濟的理論。即使沒有產能過剩,隻有需求增加了,產能就會擴張,供給就會上來。這樣,西方的經濟發展理論,就成了消費拉動經濟發展。隻有你消費得多,經濟就上來了。社會福利發的食品券,是生活必要需求。而市場經濟創造的消費,創造的需求,就未必是生活必需,甚至有害生活。
比如說,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鴉片市場。這個鴉片需求和鴉片消費,救了大英帝國的貿易赤字,讓中國的白銀滾滾外流。這種鴉片需求就是有害需求。這樣的需求雖然拉動經濟了,但對人類對社會都有害。這種壞需求的經濟今天依然存在。其一的戰爭導致對軍火的需求。這是美國軍工集團主導美國對外政策鬧得全球不安寧的需求拉動經濟。軍工經濟不僅不生產生活效用,而且還耗費資源,毀滅財產。戰爭導致軍火需求拉動的經濟是不道德的經濟。再如美國的保險業,病人看病是需求,但看病的成本,一半是支付醫藥醫生和醫院的,另一邊是支付保險業人員就業的。這何苦呢?保險業金融服務業增加了社會總體病成本負擔的一倍。這個分配製度的成本太高了。我賣過保險。我的保險單上寫得明明白白:保險金的40%以上用於支付投保人的賠付,也就是說顧客投保的錢有超過一半用於保險公司利潤和成本。當然了,我賣保險也很累的,我也要生存,我需要收入,我的賣保險收入當然源於投保人交的保險金。但顯然,這種經濟製度安排是非常不經濟的。為了醫療保健,還得增加一倍的成本給金融服務業。還有就是現在醫生看病,基本就是看檢驗結果,檢驗結果雖然看到趨勢了,但還勉強可以劃分為正常,就基本沒有醫療保健措施,就得等惡化了才有醫療手段。這就是醫藥產業需要的市場需求,病不嚴重,就不會消費貴重藥品。醫生還會對小病痛開止痛藥。初到北美,看電視看到止痛藥廣告,也是一種文化衝擊。超市藥店的止痛藥櫃台琳琅滿目。止痛藥是不治病的,是讓你有病沒感覺,把病養大了,醫生和藥廠才又市場需求。最多的止痛藥是膝關節止痛藥,膝關節磨損了就疼,疼了就少走路多休息讓關節恢複,這是人體自身的自保護機製。但醫生開止痛藥,讓你繼續磨損關節而不知不覺,待磨無可磨以後做置換關節手術。所以,雖然北美醫療設備和醫療技術非常發達,但對看病的需求從來隻有增加沒有減少。在加拿大預約一個檢查可以預約到一年以後,很多病等到預約時間到了,病不是自愈了,就是惡化了。所以,我更習慣到唐人街中藥店拿點藥,治病應該在萌芽狀態消除最好,但那是對病人好,不是對醫藥行業好。如果醫療保健係統是好的話,人的整體健康水平應該越來越高,看病的越來越少,對醫藥的需求越來越小。評價醫療條件好壞,很多智庫用的一個指標是每千人有多少病床,難道人人躺著病床上是醫療條件好嗎?能不能沒有對病床的需求呀?需求拉動經濟是一個很可疑的理論。對,經濟是拉上去了,但為了什麽?這是有效配置資源?還是浪費資源?治未病是最好的醫療體係,但卻是減少看病需求的體係,這算經濟還是不經濟?奧巴馬競選承諾醫改,說醫保成本是美國經濟嚴重負擔。然而,如果你炒股,你知道醫藥股通常是藍籌股,經濟增長強勁的熱點之一就是醫藥業。尤其是老人,往往藥物依賴。資本主義社會,有效配置資源中講的“有效”是相對於資本盈利能力的有效,是利潤高低的有效,是投資回報的有效。這種有效,把人也視為資源,視為服務業資本盈利的資源,因此有人力資源一說。在資本主義社會,病人就是醫藥業的資源。你病得越重,市場需求就越大,需求剛性就越大,醫藥業利潤就越豐厚。病人越多病得越嚴重,醫藥業就越興旺發達。不僅醫藥業發達,醫療保險業也發達。不僅醫療保險業發達,服務於醫療保險的信息技術產業也蒸蒸日上。可見人的健康程度降低導致的對醫藥的需求拉動了多少經濟增長。保持全社會亞健康竟然是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
當然,增加需求來拉動經濟不都是壞事,很多需求的創造是人類的進步。比如乾隆皇帝就沒有手機,就沒有看過電視。電視是無線電行業創造的需求,手機是通訊業創造的需求。能豐富健康生活,改善生活的需求是好需求。有一點肯定的,消費需求是經濟學的重要內容,生活是經濟學的重要內容。經濟學必須包括生產和生活。從這一點來說,需求拉動經濟發展,就是以提高生活水平來拉動生產水平,這合乎邏輯。美國人生活成本高,但生活水平並不相應成比例地提高,因為有金融服務業的剛性生活成本,如車險醫險房險乃至按揭,都是必要支出。一旦需求成為剛性,金融業就利潤高。美國是金融資本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進入了金融壟斷階段的社會,金融業主導經濟,金融業的營銷額和利潤都來自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但是,生產和生活就成為了金融業盈利的資源,成為金融業盈利的市場。金融業所有利潤都源於生產和生活,也就是說金融業的利潤的增加就是生活成本的增加。現在錢來到最快的是金融創新,推出各種理財產品,各種保險產品,各種信用產品,各種交易手段等等。金融業、軍火業,和以降低全民整體健康水平來擴大市場需求的醫藥業是全球經濟體中的毒瘤,是資本盈利利好的行業但對人的生活效用的提高沒有貢獻的行業。
過度消費,必然是過度開發資源,過度使用資源,過度耗費資源,導致生態破壞,環境汙染,氣候變化。為了拉動經濟,為了資本盈利,食品添加劑也是為了市場營銷。出國前在中國生活的時候,吃多了就會拉肚子嘔吐,拉肚子和嘔吐是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保證人體健康不會肥胖症。但是,西方快餐連鎖店,還有自助餐等,無論你吃得多撐,鮮有嘔吐拉肚子的現象。因為嘔吐和拉肚子會造成顧客對那種食品的反感,影響市場營銷。快餐是方便滿足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但是,那一定是添加了什麽東西讓你不趕時間的時候也去吃一頓解饞,而且吃撐了也不會嘔吐拉肚子。此外,還有廣告和媒體創造的時尚,不吃好像對不起自己,結果,中等收入以上的國家都有肥胖症的社會問題。於是拉動了減肥產業,拉動了醫療三高症的產業,拉動了健身房產業等等。這整套消費拉動經濟與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到達人的自我實現等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沒有關係,相反讓人沉溺於物質消費,購物成為一種生活情趣,無論有沒有消費需求,去大商場購物消費。人生羈絆在為了消費而消費的怪圈裏。耐用已經不是產品質量的指標了,不耐用才是商品質量的指標,因為產品用一段就得換,保持消費旺盛,保持市場繁榮。微軟視窗升級,就不支持老牌打印機了,讓你非得買新的打印機。每月交電話費,完全不是自己要用電話,而是為電話營銷保持渠道。
好了,回到經濟學根本原則:有效配置資源。經濟活動包括生產和生活,包括生產和消費。公司管理非常節約,盡量減少資源的浪費,利用資源的所有可能的應用。這符合有效配置資源。但是,是生活和消費領域,我們卻看到大量的浪費和閑置,或者消費阻礙了人從馬斯洛金字塔的低端升華到人的自我實現,而是把人困在馬斯洛金字塔的底部無休止的增加消費。不是要有效配置資源嗎?為什麽隻在公司內部斤斤計較把所有資源都物盡其用,但在消費領域卻不計較資源有效性了呢?市場營銷創造市場需求,鼓動顧客買不是需要的,而是想要的。怎麽讓顧客想要這有想要那呢,就是時髦,就是創造時髦潮流,潮流都是短暫的,每年都有新的時髦,衣服還沒穿舊呢,就過時了,就不時髦了,就要扔到垃圾裏去買新的時髦衣服了,不然穿出去丟臉,都沒有人穿的老古董還穿在身上見不得人。買個車就是保養交保險,真正用的時間並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閑置資產,都是公司管理不能容忍的資產閑置。但對大多數車主而言,這就是常態。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為什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學,生產和生活都是經濟活動的經濟學,為什麽就隻在生產領域講物盡其用,而在消費領域就變成了肆意糟蹋和揮霍呢?這個經濟學一定是出了問題了,一定是經濟學走火入魔了才有這種奇怪的經濟現象。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審查一下什麽是資源配置有效性,就會發現,生產領域的摳門的管理和生活領域的過度消費都源於一個驅動力:資本盈利。以較少的資源生產出較多的產品,是有效配置資源,增加利潤。然而,利潤的來源,畢竟是源於加工資源的生產活動,利潤不源於消費,不源於生活。幾百年積累的資本都要盈利,因此就要耗費更多的資源來生產商品,生產有用的、無用的、乃至破壞性的商品,才有利潤產出。消費領域的揮霍,這利潤驅動。整個西方文化,就是一個消費文化,聖誕節變成購物節,社會製造一種壓力,聖誕節不買禮物就不合乎社會道德,情人節不買鮮花就不合乎社會道德,即便是虛情假意也得消費,也得買禮物和鮮花,也得約異性大吃一頓。資本盈利是資本主義社會內在規律。資本盈利把人困在馬斯洛金字塔的低端,物欲難平,總有消費需求,永遠滿足不了的消費需求。資本主義在毀壞地球,毀壞社會,毀壞人類。
真正合理的經濟學,一門真正有效配置資源的學問,必須是在生產領域和生活領域,在生產領域和消費領域,都充分利用資源的學問。在生產領域講資源的充分利用,在生活領域也要講資源的充分利用,這才是人類需要的經濟學。這個經濟學必須以人的充分發展為有效性的判據,而非資本盈利為有效性的判據。這種有效配置資源,必須是以人為本的有效性,而不是利潤最大化的有效性。這就必須批判消費經濟學,批判無休止的增加消費的經濟學。把人從物欲的泥潭中拔出來,攀登上馬斯洛金字塔的頂端,讓社會更加健康,讓人生更有意義,達到人盡其才,資源在生活領域才為積極向上的社會和人生所用,如此才能在生態環境中止損,終止對生態的破壞。這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以人生健康向上為判據的資源有效配置,是社會主義的經濟,不是資本主義的經濟。
經濟學走火入魔了。經濟學使得資源的有效利用隻發生在生產領域卻不發生在生活領域。生產的節約和生活的浪費,使得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沒有止境,破壞了環境,惡化了氣候。為了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為了保護生態的平衡,必須提高全球人民的社會主義覺悟,利潤最大化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正在毀滅地球毀滅人類,脫離物欲泛濫的社會才是健康社會,脫離物欲泛濫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要經濟學不走火入魔,要經濟學變成可持續發展,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地球,才能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