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2025 (8)
山高溪遠存天地正氣
河派三合聚民族精神
圖:“仙道皈宗”是長林寺開山僧道宗禪師所書
洪門有五宗:文宗史可法、武宗鄭成功、宣宗陳近南、威宗天佑洪、達宗萬雲龍。誰是萬雲龍,史學家們分為兩派,一派認為萬雲龍是康熙年間的張木,一派認為萬雲龍是乾隆年間的鄭開。無論是張木還是鄭開,他們都是天地會的領袖。赫治清在他的著作《天地會起源研究》一書中,考證了《西魯故事》形成的時間,認為洪門傳說的《西魯故事》寫於康熙後期,既然達宗萬雲龍出現在《西魯故事》中,則不可能是指乾隆年間的鄭開。赫先生的研究可以說是一錘定音,解決了天地會起源的疑案。
洪門是由前明遺臣矢誌抗清回天無力散入海湖而成。然而,晚明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朝廷官員與底層民眾可以說是格格不入,前明遺臣漢留要散入海湖談何容易。而達宗萬雲龍對洪門這一形成過程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達宗的作用在於他經營的萬姓同盟成為了天地會的前身。
萬雲龍俗名張木,1613年生於漳州府平和縣小溪後巷。幼年被送到詔安縣另一張姓家做義子,在詔安縣報國寺裏做雜役,成為了報國寺主持時空和尚的徒弟。時空和尚給張木起了個法名叫道宗。1633年時空和尚派道宗到雲霄東廈鎮的龍湫岩做主持,從此道宗走上了一條興佛的路,他是詔安長林寺、平和紫竹寺、雲霄小隱寺和平和高隱寺等寺廟的開山僧,高隱寺今天還遺留有碑刻記載天地會事跡。除了是幾個寺廟的開山僧以外,道宗還在其它一些寺廟做過主持。去新寺廟做主持,不宜把舊法號帶去,因此道宗有許多不同法號,他法名道宗,亦號雲龍,亦號達宗。
圖:順治乙未年(1665年)紫竹寺開山僧道宗勒石
崇禎末年,階級矛盾激烈,道宗與蔡祿、郭義等18人結為異姓兄弟,建立農民起義組織,推舉他的哥哥張要為首領。異姓結拜亦稱結萬,納萬家姓,所以萬字為姓、萬人合心,結盟者改姓萬。張要改名為萬禮,按照排行,萬二是郭義,萬五是張木,萬七是蔡碌。因此道宗也叫做萬五和尚。到順治年間,萬姓同盟已經是一支3千人的農民起義軍,萬五和尚是萬姓同盟的實際軍師。《西魯故事》中所述五祖投萬雲龍聚集千人與陳近南紅花亭聚義,應該就是這支農民軍。
萬姓同盟本來就是明末的農民武裝,是李自成張獻忠的漳州版。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後,民族矛盾上升為主義矛盾。1648年萬禮率領萬姓同盟投靠了南明延平王鄭成功,鄭成功讓這支隊伍駐紮在東山島。萬姓義軍選擇在康美村建屯軍城堡。康美村內有林楊兩大姓,都爭取城堡建在自己的地界內,道宗為了公平起見,要兩姓各在自己地界內取一鬥土,結果稱出來林家那鬥土重一些,就把城堡建在了林家地界內,為了照顧楊姓,城堡名稱取林姓的一半為“木”,加上楊姓,把康美城堡命名為木楊城。“木楊城”和木鬥是洪門文化中最重要的符號之一。洪門儀式有木楊城設置,使用木鬥,上書“木立鬥世”。木楊城和木鬥,是萬姓同盟講究公平顧全各方的體現,至今是洪門處事的特征之一,當年顧全民族大義彌合了底層萬姓同盟與上層明朝遺臣的隔閡。
圖:福建東山康美城堡(木楊城)北門“北勒石碣”為道宗禪師所書。
1659年,萬禮在鄭成功攻打南京的戰鬥中身亡。鄭成功回到廈門後建忠臣廟祭祀攻打南京犧牲的將士。後來清廷離間聽說萬禮不是進攻南京城犧牲的,而是撤退時溺水而亡,鄭成功因此把萬禮除名忠臣廟。蔡祿和郭義因此叛鄭投清,清廷任命蔡祿為河南河北總兵、任命郭義為廣西南寧總兵。此事凸顯顯然底層農民義軍與明朝遺臣的隔閡。1672年,吳三桂反叛清廷,1674年吳三桂攻入湖南,鄭經出台灣登廈門與吳三桂遙相呼應。蔡祿亦響應鄭經和吳三桂反叛清廷,不幸慘遭清廷鎮壓身亡。鄭經也在潮州被清兵擊敗。萬義從廣西回來再次與鄭家聯合。明朝遺臣上層精英終於與底層農民義軍聯合,開啟了漢留散入海湖的過程,建立了洪門。1674年陳永華隨鄭軍過海峽返大陸,與道宗一起建立洪門天地會,上層與下層聯手抗清。所以,洪門的建立,就是民族大義的結果,是擱置階級矛盾共同拯救民族存亡的反清民族統一戰線。萬姓同盟當然本來就沒有複明的目標,本來就是明末反朝廷的綠林好漢,“複明”應該是恢複漢族統治的代名詞,以致孫中山以驅逐韃虜為口號舉義辛亥革命,深得洪門鼎力支持。正是:國亡方知人神濺,義高不礙客清貧。
福建高溪村(今雲霄縣東廈鎮溪塘村)有高溪廟(靈王廟)。靈王廟是陳元光的祀廟,是祭祀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廟。唐朝派陳元光為刺史,開設漳州郡,因此陳元光死後被諡為開漳聖王。宋朝褒封他為靈王,因此高溪廟亦稱靈王廟。
圖:福建雲霄高溪廟。由於大量天地會文物的發現和天地會曆史研究的成果,高溪廟於1991年列為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康熙甲寅年,道宗到潮州戰場,收拾了鄭經義軍三千屍骨,七月十五日佛教盂蘭節,道宗為陣亡的蔡祿和鄭經等抗清義軍做水陸法事,因此有了七月廿五日的再次結盟舉義。這次結盟,不僅僅是底層萬姓同盟,還有明朝舊臣陳永華。《西魯故事》中陳近南和萬雲龍一起舉義,應該是確有其事。然而,《西魯故事》中高溪村靈王廟歃血盟誓和紅花亭起義兩件事,可能就是一個地點,就是高溪廟。高溪廟別院有觀音亭,靈王廟布觀音亭局有點像《西魯故事》描述的白鶴洞與紅花亭。
福建省雲霄縣東廈鎮溪塘村的高溪廟,背靠大梁山,南麵章江入海口,是南江、北江和柘港三河會合之處。其地理位置完全符合洪門常用的對聯:地振高崗,一派溪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三合會的“三合”很可能就是這處漳江。三合會名稱也與此地不無關聯。
然而,康熙盛世乃清朝上升時期,明朝已經無可挽回。漢留散入海湖,就得拋棄明朝舊臣那套官製國體,而采用萬姓同盟那套結萬的江湖規矩。要完成這個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為了洪門散入海湖,道宗還創辦了佛教香花宗。
道宗師承禪宗,禪宗始於“拈花微笑”典故。這可能是香花宗名稱來由。香花僧平時與在家俗人無異,既不剃發,也不持戒,娶妻生子,吃葷飲酒,隻是紅白喜事的時候穿上袈裟做法事超度魂靈。洪門五祖本來就隱藏在南少林寺,後來與陳近南和萬雲龍聚義建立洪門,萬雲龍又在多個寺廟做過主持,洪門義士多藏在寺廟內。然而,洪門人多了,寺廟供養顯然不足,而且,要所有入洪門的兄弟都出家也很為難。香花僧是一個很好的隱秘身份,而組織亦不渙散。香花宗是釋道儒三教合一的教派,“三點共一”,即是一個“洪”字,也是三教合一,也是漳江入海三河合流,也是鄭氏、吳三桂、和萬姓同盟三派聚義。香花宗創造了形式多樣的法事儀式,音樂有南韻36種,北讚72種,可謂豐富多彩,加上武術套路、舞鈸、打花碗和打火棍等,還會加入角色和故事情節,就和演一場戲一樣,可以說是很好的市場營銷,在閩南話、客家話和潮汕話地區頗為盛行。香花宗給文人落入三教九流以用武之地,香花僧儼然成為一個文化產業,香花宗掩護下的天地會也不失勞動人民自食其力的本分。香花僧法事是洪門天地會重要經濟收入來源,而閩南,潮汕和客家地區也是天地會起義風起雲湧的地區。有關洪門儀式組織的書稱為《海底》,其記載的儀式繁多,洪門香令是足足的一本江湖文學集,唱的是釋道儒的處事哲學和洪門民族大義宗旨,其下裏巴人的通俗文字顯露出香花宗的傳統。前朝遺臣接地氣散入海湖,香花僧顯然是最方便的法門。
圖:洪門香堂設置供奉木楊城的木鬥,鬥內盛米,鬥中央插“三軍司令”牌,插五祖的五房五色旗, 鬥上寫“木楊城”和“木立鬥世”字樣,周圍還有剪刀、鏡、枰、尺、筆、墨、算盤、劍印等器物,很有一點香花宗做法事的傳統。
康熙甲寅年洪門天地會建立,是一個為民族大義而階級和解的聚義。大順,吳三桂,鄭氏三股勢力都被清廷鎮壓下去了,其散兵遊勇聚集在洪門內散入海湖。《西魯故事》中南少林僧人為清廷出征滅西魯,是一個非常矛盾的故事。以明朝遺臣舊誌,就不會去為清廷效力的。然而,吳三桂為清廷消滅了南明和大順,萬姓同盟也一度被清廷招安,西魯出征體現的就是洪門創立聚集了舊日冤家對頭的複雜心理。
從漢留到洪門,是一個君臣舊製到江湖規矩的漫長轉變過程,這一過程,包括《西魯故事》的寫作把“反清複明”的宗旨變為組織的精神,以及從香花僧形式掩護的地下組織發展的一套組織形式和禮儀。這個過程起於陳永華和道宗禪師會師,即《西魯故事》中陳近南和萬雲龍紅花亭聚義。
萬提喜洪二和尚是史學界乾隆派認為的達宗萬雲龍。萬提喜俗名鄭開,據說是鄭成功後裔。他是雲霄觀音亭僧人,法號提喜,入萬姓同盟,故稱萬提喜。乳名洪,行第二,亦稱洪二和尚。乾隆二十六年(1761)在廣東客家地區惠州傳會,1767年聚義三百餘人攻打漳浦縣城,起義失敗。1769年再次起義,再次失敗。但是,所有被逮捕的起義軍,都沒有透露天地會身份,都在嚴刑拷問下守口如瓶。提喜天地會嫡傳弟子陳彪於1782年吸收嚴煙入會,嚴煙到台灣彰化傳會,1784年吸收了林文爽入會。林文爽是和平縣貧困農民出身,1773年舉家遷至台灣。1786年林文爽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天地會起義,曆時一年有餘,全盛時期幾乎占領了台灣全部平原。林文爽起義失敗以後,清廷才從俘虜的義軍將士口供中知道天地會的存在,才知道20年前洪二和尚攻打漳浦原來是天地會所為。
史可法和鄭成功抗清,是南明朝廷軍抗清。陳近南和萬雲龍康熙甲寅聚義,是南明舊臣與萬姓同盟農民軍會師,以民族大義共同抗擊外族統治。萬提喜和林文爽起義,是農民軍起義。從1674年到1761年,洪門天地會經曆了漫長的蟄伏期,也是君臣官製國體到江湖規矩的轉型期,也是洪門江湖規矩的孕育期。洪門江湖規矩的成熟,才有了洪門的組織力量,才有了林文爽這麽聲勢浩大的天地會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