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上圖是十七世紀意大利畫家喬瓦尼·弗朗西斯科·巴比裏的作品《阿卡迪亞的牧人》(Et in Arcadia Ego)。該作品現藏於意大利羅馬國家藝術館(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裏。畫中兩個牧童看著森林裏一個界碑上的骷顱骨,界碑側麵銘刻著Et in Arcadia Ego。Et in Arcadia Ego是拉丁文,意為“我在世外桃源”。牧童神情無奈,畫麵色調陰暗。表現的是一種悲觀的宿命論,意為即使在世外桃源裏,人也躲不過死亡。
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大師尼古拉斯·普桑以同樣的名稱作了兩幅畫,這是其中一幅。畫中牧人們表現的淳樸好奇的神情,畫麵色調溫和柔美,表現出對死亡完全不同的態度,一種死得其所的平常心。普桑的畫展現了世外桃源的精神境界。筆者曾撰文討論過這幅畫,這幅畫的背景是真有實地,就在法國西南山區,就是奧西坦尼亞地區(Occitania)。奧西坦尼亞有自己的語言,與法語不盡相同。這一帶曾經是純潔教派(Cathars)流行的地區,純潔教派崇尚恬淡虛無的樸素生活,很符合普桑畫表達的意境。13世紀初教會種族屠殺了純潔教派,普桑這幅畫表現的也是純潔教徒們視死如歸的坦然心態。
阿卡迪亞(Acardia)一詞源於希臘神話。話說希臘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和她那一群獵女們決定不嫁不婚,但這群獵女中有一位太漂亮了,名字叫卡利斯托,太陽神朱庇特看中了她,就化身成阿爾忒彌斯的樣子去誘惑她。
十八世紀法國畫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作品《朱庇特與卡利斯托》。現存於美國密蘇裏州堪薩斯市的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結果,卡利斯托上當為朱庇特生下一個兒子,名字叫阿卡斯(Arcas)。朱庇特把阿卡斯藏到了邊遠的山區裏,阿卡斯在那個山區做了國王,那個國家因此叫阿卡迪亞。阿卡迪亞位處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中部山區。
阿爾忒彌斯發現卡利斯托懷孕了,醋意大發,把卡利斯托變成一隻熊。一天,阿卡斯在山中打獵,看到了他母親,但他不知道這隻熊就是他母親,正張弓搭箭要射殺這是熊的時候,朱庇特立刻把阿卡斯也變成一隻熊。然後把卡利斯托和阿卡斯都送到了天上。
大熊星座就是仙女卡利斯托的化身,她的尾巴就是北勺星的勺柄,她的臀部就是北勺星的勺鬥。小熊星就是阿卡斯,他的尾巴尖就是北極星。
古希臘沿海城邦過著富庶的生活,而伯羅奔尼撒半島山上的阿卡迪亞人卻過著清貧的牧羊生活。他們與世無爭,山高皇帝遠。因此,阿卡迪亞就成為西方文化中的一種理念,一種世外桃源,恬淡無爭的生活態度。
這是著名俄羅斯畫家康斯坦丁·馬可夫斯基的作品《幸福的阿卡迪亞》,藝術家筆下的阿卡迪亞簡直就是天堂。西方最接近實踐這種清貧守道生活的,大概就屬曾經在法國南部奧西坦尼亞山區上生活的純潔教派的教徒了。
十六世紀初,意大利佛羅倫薩探險家喬瓦尼·達·韋拉紮諾為法國國王探險,來的北美東海岸。那時候,北美北美原住民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的部落生活,就是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阿卡迪亞式的生活呀。西方文明終於在北美找到了阿卡迪亞的理想社會。於是,喬瓦尼·達·韋拉紮諾就把北美這片土地稱之為Arcadia。十七世紀,法國殖民者薩繆爾·德·尚普蘭把原來稱之為Arcadia的地方稱之為Acadia,中間的r字母不見了。可能就是漏寫了,以後將錯就錯。
加拿大的阿卡迪亞包括現在的新斯科舍、新不倫瑞克和愛德華王子島。1605年尚普蘭在新斯科舍芬迪灣的皇家港建立了法國殖民者第一個居住點。魁北克是法屬殖民地,南邊十三州的英屬殖民地。阿卡迪亞在英法兩殖民地之間,在英法間幾經易手。與魁北克不同,來到阿卡迪亞的法國殖民者大部分來自於奧西坦尼亞地區。所以,阿卡迪亞用的是奧西坦尼亞語,與魁北克的法語不一樣。
2016年筆者在新不倫瑞克省的一個小鎮裏看到的“阿卡迪亞萬歲”的標語
1754年到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的同時,在北美英屬殖民地和法屬殖民地也發生戰爭,史稱法國人和印第安人戰爭(French and Indian War)。英法雙方都有不同的原住民部落聯盟。阿卡迪亞人原本就與世無爭,本來是打醬油的,保持中立,但英國不放心,在戰爭中驅逐了阿卡迪亞人。這是加拿大曆史上最著名的種族大清洗。從1755到1764年英國驅逐了新斯科舍省裏的12000阿卡迪亞人,相當於新斯科舍省人口的75%。 英國的驅逐行動遭到了阿卡迪亞人聯合原住民奇科麥克(Ki’kmaq)部落的反抗。
被驅逐的阿卡迪亞人有一部分到了美國路易斯安納州的南部。阿卡迪亞人(Acadian)到了路易斯安納後,久而久之,被簡稱為卡迪人(Cadians),最後演變為卡郡人(Cajuns)。新奧爾良每年的狂歡節(Mardi Gras)就是卡郡人帶去的習俗演變而來。阿卡迪亞人初到路易斯安納時,每年開春就化妝沿街敲門乞討,有點像萬聖節小孩化妝沿街敲門要糖一樣。化妝敲門的在人家門前舞蹈表演一番,那家人就那些食品出來大家分享。這有點像中國南方春節是時候舞獅隊到店鋪門口舞一通,店鋪老板就出來派利是。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化妝聚集派對。歐洲很早就有化妝派對的習俗。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之前,歐洲就有這種習俗,類似中國的春節。
這些習俗後來就宗教化了,成為天主教的一個宗教節慶。聖經中說耶穌在沙漠絕食40天抵禦魔鬼的誘惑。每年複活節前的40天,不包括周日,也就是46天,是天主教的大齋節,以紀念耶穌絕食40天。這個節日叫做Lent,就是春節的意思。如劍橋大學春季學期叫做Lent term。 在準備大齋期之前,大家盡情的大吃大喝一頓,這就是狂歡節。新奧爾良的狂歡節每年就在中國春節後那段時間。
多倫多加勒比狂歡節
拉美的狂歡節和新奧爾良的狂歡節其實都差不多,都是天主教文化,就是大齋期之前,抵禦魔鬼誘惑之前,放縱一番。拉美狂歡節是西班牙裔傳播到美洲的歐洲天主教文化,新奧爾良狂歡節是法裔傳播到美洲的歐洲天主教文化。兩種狂歡節大同小異,都是渾身的裝飾。但這和阿卡迪亞的恬淡理念簡直是天差地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