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亞洲再平衡的地緣政治分析

(2014-04-23 18:01:14) 下一個

美國再平衡亞洲,究竟是為了什麽?如何預料國際政治走勢?這是研究地緣政治的人不可不問的問題。

大家知道,今天的國際政治是國家利益原則和強權政治規則。而強權如何保護和奪取國家利益就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國際政治,實際上是奪取國際經濟秩序的主導權。主導國際經濟秩序,在於左右全球財富的流向,使得財富流向本國,是謂國家利益。因此,判斷國際政治走勢,不可不看清全球財富產生的要素和財富遷移的途徑。

 

財富產生的要素歸類為三個:資本、資源和勞動力。

 

資本是什麽?有錢不是資本,有錢用於投資而沒有回報也不是資本,把錢用於投資產生財富和利潤才是資本。什麽是錢,錢就是一種社會信用,它是支配社會資源和財富的憑證。你把你可以支配的社會財富用於自己消費享樂,你不是資本家;你把你支配的社會資源用於產生財富和利潤,你才是資本家。同樣有錢,不是每個想成為資本家的有錢人都能成為資本家,有錢人要掌控技術,懂管理,了解市場,並且國家經濟基礎設施包括運輸通訊稅法會計法等都達到相當水平才能成為資本家。所以,資本積累包括許多無形資產的積累,如投資環境和企業文化等。同樣的廠房和工人組合的工廠不是資本,要配合相應的管理文化和管理團隊才能成為資產。一個營運完好有利可圖的企業換到一個不懂管理和市場的人手裏可能一年就破產。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就是一個資本積累過程,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教育水平為經濟體注入高質量勞動力,提高科技水平等,這些都是為有錢人成為資本家創造條件,是提高了錢變為資本的能力。

 

中國近三十年的地緣政治勝利,主要是生產力的提高,成為世界財富的主要來源,代價是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破壞以及兩級分化和腐敗對社會的破壞。大致來說,今天全球經濟中,生產在發展中國家,消費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是財富產地,發達國家是財富消費地。歐洲7億人口土地比中國大,美國三億人口土地和中國相當,發達國家全部人口總和不及中國人口。發達國家占有全球大部分資源,控製了全球幾乎所有資源。如美國有稀土資源而不開發,卻用世貿裁決要求中國生產和出口廉價稀土。發達國家掌握了三百年來人類文明積累的大部分資本,控製全球大部分資源,有人類最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卻寅吃卯糧,從政府到民間都借債度日,這是亞非拉國家創造財富而歐美日國家消費財富的症狀。他們的產業主要是消費財富的產業,如沃爾瑪零售業是把中國財富搬運到美國分配給消費者的渠道,他們的設計就是他們要求中國生產他們需要的商品,卻收取專利費或知識產權費,他們要中國生產他們想消費的商品,要收取市場谘詢費。他們為中國製造提高設備生產他們需要的商品,當然是要收取設備購買費。即他們把設備和管理技術拿到中國用中國的勞動力和資源生產按照他們設計的符合他們市場的商品,並把商品都拿回美國,而隻留下農民工維持生計的低工資、留下汙染、留下兩極分化的社會定時炸彈。中國在這種財富生產和輸送過程中積累了自己的資本。相對1840年至1949年這一曆史時期而言,西方得到了更多的財富,中國積累了更多的資本,中國人民的苦難相對百年屈辱期間程度要低得多。新中國之所以能以更低程度的苦難進行更高速度的資本積累,在於把外國軍隊趕出了中國領土,這就是地緣政治對經濟的影響。而隨著中國資本積累的增加,中國是否能夠持續地為西方輸送財富就成為了問題,為了保持中國持續地為西方輸出財富,美國再平衡戰略不為克裏米亞易手所動,因為眼下烏克蘭是財富淨消耗國而非財富淨產出國,而美國有2008年以來金融海嘯的燃眉之急。

 

財富產出地和財富輸送要道是地緣政治兵家必爭之地。財富輸送要道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曆史上的案例有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荷蘭、西班牙和大英帝國爭奪海上霸權也是奪取貿易口岸。土匪占山為王也是為了過往商人留下買路錢。美洲的礦山和非洲的奴隸都是財富生產要素,都是曆史上海水霸權的爭奪要點。

 

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不同,大陸文明著眼於財富產生,而海洋文明著眼於財富的流動。海洋文明的海權,主要是貿易壟斷權。古雅典城邦是海洋文明,壟斷愛琴海貿易和金融。古羅馬是地中海文明,壟斷地中海財富輸送渠道。大英帝國和美國是海洋文明,壟斷全球貿易規則製訂權和強製權力。海權是海洋文明的重要要素。中國隻著眼財富的產生,在農業社會,財富產生的地方就是土地,華夏文明曆史上注重土地占有而沒有海權概念,認為貿易隻是財富的移動而非財富的產生,不視海權為戰略要素。

 

鴉片戰爭,是典型的海權主導財富輸送的案例。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巨大的人口構成全球巨大的財富產地和輸出國。中國的茶葉、陶瓷和絲綢幾百年不斷以貿易形式輸往歐洲,美洲白銀的開采加速了中國財富的輸出,同時也使得全球白銀流入中國。但是,有限的白銀無以維持持續的中國財富的輸出,因此有了鴉片戰爭,有了對華鴉片貿易,以鴉片代替白銀,維持中國財富的輸出。

 

2008年金融海嘯,預示了以中國製造和美國消費為主軸的全球經濟結構難以為繼,這和鴉片戰爭之際白銀流入中國難以持續的現象非常相似。對華鴉片貿易之前是大英帝國對華貿易持續逆差以至白銀無繼,2008年之前是美國對華貿易持續逆差以至美國債務不斷攀升。當年英國以對華鴉片貿易以鴉片取代白銀使得中國財富得以持續輸出歐美,自然是以起炮艦占領中國口岸為前提,那麽,美國要解決債務危機並維持中國財富的持續輸出,就不能不大軍壓境以圖不軌。

 

中國經濟的崛起,是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最重要的因素。美國得益於此以至經年雙赤字而無通漲之憂,中國得益於此而積累了資本。中國並不急於打破這個全球經濟結構,因為中國是全球經濟的得益者之一。而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卻需要剪中國的羊毛以補2008金融海嘯這塊資金鏈的短缺。那麽,直接賴掉中國的債務是否有可能?完全有可能。因為美國可以製裁伊朗、製裁朝鮮、製裁俄國,美國單獨賴掉中國債務而保持西方債券市場照常運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此沒收中國海外資產就是戰爭狀態,而造成戰爭狀態的一個可能借口就是日本挑起釣魚島戰爭,而美國以盟友身份對華宣戰。但是,如果沒有對華軍事控製,沒收中國海外資產會導致報複,導致中國沒收美國在華投資。如果美國可以以凍結俄國領導人海外資產為要挾左右俄國決策,那麽美國也可以以同樣的手段左右中國領導人的決策。如果美國可以自己的稀土資源不開發而通過世貿裁決壓中國不顧環境汙染出口廉價稀土,那麽,美國沒收中國海外資產而保證美國在華利益不受損也不是沒有可能。就是這些可能性的存在構成了美國再平衡亞洲的對華軍事壓力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國際政治在於全球財富的產生和分配。中國外交戰略是增加全球的財富,美國的外交戰略是多分全球的財富。地緣政治走勢,和全球財富走勢息息相關。中國是全球經濟體中最大的財富產生地,美國因此用其大部分軍力圍住這個財富來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鄉村婦女 回複 悄悄話 看英文版的世界曆史,對於“平衡”這詞不陌生。這是歐洲國家的共識,區域內勢力平衡才能避免戰爭。
西方人的世界觀與我們不一樣。他們認為人本性是貪婪的,關鍵是製度製約。美國建國者誰都不信任,弄了個三權分製,製度製約。國家也是本質貪婪,用平衡勢力來製約。這些政治手法是對事不對人的。勢力太不平衡,就是要出事。冷戰後也需要力量,與美國平衡。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