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種論調,說遠征軍被遺忘了,要拷問社會良心,矛盾指向新中國社會和新中國政權,問何以抗日老兵得不到英雄待遇。當年遠征軍是蔣介石的隊伍,去英國殖民地緬甸抗日。蔣介石31年不抗日,因為日本占領東北三省以後和英美利益均分;37年日本全麵侵華,不與英美利益均沾但也井水不犯河水,相安無事,蔣介石就片麵抗日,退守重慶;到了珍珠港事件以後,日本進攻英國殖民地香港和緬甸和美國殖民地菲律賓以後,蔣介石才有遠征軍去保衛英國殖民地,這支抗日隊伍即是為中國抗日,但更多的是為英美抗日,而且,太平洋戰爭成分多於中國反侵略抗日成分,因為是受英美調遣的部隊。解放戰爭時期這支遠征軍當然還是蔣介石領導。蔣介石到台灣後,這些人還在金三角待命反攻大陸,故而大陸無法接納他們,而蔣介石又沒有能力接他們到台灣,台灣外省人已經是很頭痛的事情了,再接納一批外省人是不可能了。所以,這支武裝就得自籌軍餉:販毒。後來達賴叛逃他們起什麽作用不清楚,但他們是中情局外圍組織的可能性很高。實際上,遠征軍一直沒有被遺忘,一直是美蔣反攻大陸勢力,隻是要台獨了,這些不是台灣本土的外省人必然要被台灣政府遺忘。於是就冒出了拷問中國良心的遠征軍被遺忘的煽情帖了。蔣介石卷走大陸那麽多金銀財寶,他的反攻大陸軍隊還賴中國大陸不給予照顧。好像抗日老兵無人照顧是中國政府之過,當年遠征軍抗日是在保衛英國殖民地緬甸,理應由英國照顧。
遠征軍隻是海外華人的一個特例。還要許多類似的例子,把責任推給新中國政權都是說不通的。說中國不管海外華人很多是有曆史原因的。現在中國政府,就是緬甸國民黨武裝待命反攻大陸反對的政府,如今說中國政府不管這些海外華人,實在是令人無語。曆史上,海外華人大部分是反對大陸中央政權的。第一批是反清複明,反對滿清政權,是孫中山依靠的辛亥革命力量。如今有民運、輪功、等,也是自我流放出來的。反清複明辛亥革命到民國,使得海外團體在一個曆史時期承認台灣政權而不是大陸政權,把曆史上南洋排華事件說大陸無能無力是誤導民眾,應該是台灣無能無力。如印尼排華,是60年代的事情,那時候台灣占據聯合國席位,是各國公認的中國合法政權,大陸政權是非法政權,各國不與建交不與承認,即便如此,大陸依然安置了大量印尼華僑難民。看近的。釣魚島本來就是台灣漁民在那裏打漁,被日本巡邏機驅趕,台灣還在鬧台獨,那時候大陸怎麽管?保釣運動以來,終於把大陸政權推到釣魚島前台了,現在又轉移目標到緬甸。
現在一種論調,把所有華人災難都推到共產黨頭上,而對迫害華人的首犯不譴責甚至讚揚。如對待釣魚島事件,一邊指責大陸政府無能,一邊卻拿日本做民主愛民榜樣來讚揚。日本驅逐中國漁民的行為就避而不談,這就是西方話語權。
越南難民,越南反華就更複雜了。西貢越南華人富裕,本來就站在美國一邊反對越共的。越南戰場本來就是代理戰場,越共和南越打,是中美代理戰爭,後來中越衝突,是實為中蘇地緣政治衝突。結果,越南難民飄到香港,後來被美國接納安置。他們實際上是華人,但是,如今他們不認了,認為自己是越南人而不是中國人。這裏邊,也有英法爭奪東南亞殖民地的曆史味道。法國殖民東南亞,美國殖民菲律賓,英國殖民緬甸,就是一個列強勢力範圍劃分。法國撤出東南亞,美國進入越南,西貢華人當然是美國代理。越南要吞並柬埔寨和老窩繼承法國殖民地版圖,中越自衛反擊戰打的就是這個地方霸權,其後的排華明顯是是法國殖民文化驅逐美國殖民文化。所以,中美都接納安置了這批難民各自認同的那部分。認同美國的到美國,認同中國的到中國。
參考:
緬甸遠征軍 李彌1950年退到金三角,後來率大部到台灣,留下小部在緬甸。
國民黨將官南京中山陵“哭陵”事件始末
看到這句話,覺得有些情緒化了,適用於此評論:矯枉過正。
不妨百度一下:中山陵哭陵事件
你說遠征軍和緬甸國民黨部隊不是一支軍隊,我接受。但是,你依然不能解釋是誰遺忘了遠征軍。
你說沒有美國參戰中國現在就講日本語了。這完全是無法證實的荒唐話。有如說張飛和關羽誰厲害一樣,這才是七扯八拉避開主題。遠征軍老兵是不是應該國民黨台灣政權來撫養?是不是被國民黨台灣政權遺忘了?
1。沒有太平洋戰爭,中國現在的國語恐怕是日語。
2。區區幾十萬美軍在短短幾年內消滅的日軍數量(日軍裏的精銳!)是幾億中國人抗日十幾年的許多倍。
3。“解放”戰爭中敗退到緬甸的國民黨軍隊,和抗日戰爭中的遠征軍沒有任何關係。
4。國民黨仍然在台灣執政。
5。海外華人受到的迫害,主要是越南和印尼,都和Gong黨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樓主好好學學曆史,整理一下邏輯,OK?
遠征軍抗日功不可沒,這沒有問題。但遠征軍主要是是太平洋戰爭一部分,其次才是中國反侵略一部分。中國反侵略從日本31年占領東北三省就開始了。說到最危急的時刻,沒有比南京大屠殺更危急的時刻了,遠征軍在中國反侵略戰爭中的地位,遠沒有如台兒莊戰役之類重要。這些都可以討論。
但無可否認的是,遠征軍是蔣介石的隊伍,如果被遺忘,台灣鬧台獨是主要原因。如果國民黨一直在台灣當政,遠征軍絕對不會被遺忘。
而實際上,今天中國史學界已經給予遠征軍應用的地位,倒是這些叫嚷遠征軍被遺忘的人極力詆毀反侵略的敵後抗日武裝。這裏邊國共意識形態之爭很明顯。現在台灣國民黨對台獨態度不明朗,才有了把遠東軍被遺忘推給新中國的謬論。
對於反侵略戰爭來說,敵後武裝絕對比遠征軍更重艱險更重要。遠征軍保障的物質運輸是給國統區的,敵後武裝的物質需求是從淪陷區日本統治手中拿下來的。
這裏大概誰也不是曆史學家,但既然是討論曆史問題,總該有點起碼的常識吧。
你不但沒有對為國家而戰的先輩表現出應有的尊重,還汙蔑他們販毒,台獨,實在可惡。
什麽英國利益,美國利益,二戰時的共同利益就是打敗小日本。你這小算盤也打得太精了吧?
遠征軍與李彌的部隊完全是兩碼事。拜托先把曆史複習一下再發表宏論,好嗎?
謝謝,很長時間沒有看見城裏認真討論問題的人了。我本來就不住曆史專家,網上看的東西有時候會出錯,以前都可以通過討論澄清事實,現在很難。難道如你一樣願意澄清事實的討論。
不是非得完全精確在才允許發言吧。你提出事實我改過不可以嗎?就算遠征軍和緬甸國民黨武裝不是一支軍隊,那都是國民黨武裝把?把事實擺出來。那些遠征軍是怎麽留著大陸的?還是兩岸通商回大陸的?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新中國吧?就算是遠征軍沒有去緬甸也來不及撤退到台灣,以當年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和反攻大陸叫囂和台灣政權為各國承認的中國合法政權占據聯合國席位,新中國能給這些參加過遠征軍的國民黨部隊老兵做為榮軍嗎?現在和平了,中國也給他們榮譽了,但這應該拷問的是新中國的良心還是台灣的良心?
史實是:
第一次入緬作戰是為了協助英美保衛緬甸,保護國際交通。這裏是主要為英國,次要為自己。抗戰最困難時(大約是39到40年),英國就封閉過國際交通,中國也撐了下來。入緬以後,犧牲了大量戰士,掩護了英國撤退,就敗退到印度和中國。
第二次入緬作戰則是打通交通線和戰略反攻。
至於“蘇聯指示中共和日本瓜分中國”,拜托,討論問題,不要扯淡好嗎?
遠征軍是為了打通滇緬交通,獲得國際援助物資。英國當初根本不想讓中國軍隊進入英國殖民地,是美國說服英國的。到你這裏成了為英美而戰了。沒有美國的援助,國民黨政府恐怕未必能夠撐到45年,而蘇聯就可以指示中共和日本瓜分中國了。
二戰結束後,這些部隊都被陸續送往內戰前線東北戰場。後來在滇緬邊境的國民黨部隊和遠征軍沒有直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