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2025 (6)
11月14日是聯合國國際糖尿病日,11月是聯合國國際預治糖尿病宣傳月。糖尿病已經成為人類十大殺手之一,而且高血糖導致許多並發症,導致眼盲和下肢截斷手術等毀滅生活的悲劇。
本人不學醫,沒有糖尿病知識。以下純屬猜想,作為拋磚引玉,引出專家解答,配合聯合國防治糖尿病宣傳月。
我以為,糖尿病就是營養過多中毒症。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發病率也急遽升高,這是富貴病,營養過剩。我們的機體麵對過剩的營養怎麽辦?不要它。血液把能量的營養--糖--送給我們身體各個器官,但是,我們身體各個器官已經有足夠的營養了,不需要這些碳水化合物能量了,所以拒絕接收這些養料,導致血糖增高,這些多餘的糖從汗液和尿中排出來。這是我們身體對過剩的能量攝入的反應方式之一。這是我門外漢對2型糖尿病的解讀。
身體處理營養過剩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把過剩的糖變為脂肪儲藏起了,變成肥胖症。所以,糖尿病人具備天生的肥胖症免疫力。當然,當肥胖症病人脂肪積累多了,糖轉為脂肪的代謝功能也開始被抵抗了,那麽有要回到糖尿病處理方式。
如果我的猜想成立,那麽糖尿病預防很簡單,就是減少飯量至每天飯前一小時左右的饑餓感覺,饑餓感覺以內分泌的信息傳遞方式告訴我們的機體:不要拒絕我們血液送來的糖!
現在西方采用計數方法,計算每天消耗多少卡路裏的熱量,每頓飯計數攝入的卡路裏。這種方法成本很高,如今美國各種食品都按照法律要求標明卡路裏,還耗費大量宣戰資料教你如何計算日常消耗的能量。但是,每個人體重不同,行走姿勢不同,代謝水平不同,計算日常能耗是不準確的。所以,盡管美國人均醫療費用比中國人均GDP還高,美國還是世界上糖尿病人最多的國家。恐怖的是中國可能在GDP還沒趕上美國之前糖尿病人口就要趕超美國了。
我以為至少是不餓不食,說飯前要有一小時感覺餓可能不科學,或許飯前半小時或10分鍾就足夠了呢?總之,糖尿病是代謝功能紊亂病,不餓就吃飯顯然幹擾了身體內部的代謝信號。饑餓感覺是身體給大腦的一個信號:要吃飯了!我以為饑餓這個信號不單止告訴大腦要攝食,也告訴身體其它器官要補充能量。這個新陳代謝的信號功能長期不用,導致新陳代謝功能紊亂是必然的。
聲明:攝入量減小到飯前有一小時左右的饑餓感覺,此為唵啊吽療法。此療法隻是我的猜想,沒有臨床檢驗,所以特此聲明,我對采納此療法之人不負如何法律責任。但是,如果有醫家臨床證明可行的話,希望他們不要對此療法收取任何知識產權專利費,權當我們對人類征服2型糖尿病的貢獻。
我知道定時定量很重要,就是生活要有規律。問題是定量要定的合適。2型糖尿病多在40歲以後發生,即過來發育期了,身體不會再長了。年輕時候多吃長得強壯習慣不適用於中年以後了。
所以,預防的方法是在定時定量基礎上杜絕暴飲暴食,戒攝入過多。但是,這個量怎麽掌握?我以為攝入量的標準最好定在下頓飯前能夠感到有點餓,這是身體的本能反應,我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相信基因本能的合理性。沒有這個感覺,很容易過量了也不知道。我覺得一頓吃得有些過量不是問題,問題是長期吃過量。如40歲以後細胞代謝速度已經放緩而還按照30歲的定時定量,很可能就會不知不覺形成日積月累的攝入過多。
我不是專家,隻是猜想。謝謝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