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2025 (5)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聖人。老子時代是春秋末,老子當時是周朝的圖書館館長,自然是博覽群書。聖人,應該是指古之聖賢,如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等古之聖賢。這些聖人都是原始共產主義時代的聖人。近代西方人類學家考察過很多土著部落,對這種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有詳盡研究,這些部落首領大公無私,身先士卒,以有能力為大家著想的才會被推舉為首領。百姓,在古代是貴族姓氏,也就是各個部落的代表,黃帝是部落聯盟的首領。聖人之所有成為百姓(部落聯盟)的首領,就是順應各個部落的共同利益。比如說中國對利比亞的政策,中國不要求利比亞必須怎樣怎樣(無常心),而是看非盟和阿盟的意願和利比亞人民的意願(以百姓之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第二章說:“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德善就是不分人之善與不善皆善待之,要區別對待了,就已經是不善了。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這是區別對待族裔,認為那個族裔“不善”,就驅逐,所謂“斯不善已”。我想,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時一定不會基於“華裔是善的,我們是邪惡的,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要驅逐華裔”這樣的法理,一定是基於華裔“不善”的法理,曆史證明這種法理果然是“斯不善已”。這種一“善”的借口行惡行的模式就是先妖化對手,然後施以惡行。如1870年代,美國先妖化華裔,然後通過《排華法案》。德善如陽光雨露,普施萬物,莊稼善之,野草亦善之。德善就是佛家的無緣大慈,善者慈之,不善者亦慈之。德善就是佛家的無相布施,善者布施之,不善者亦布施之。中國外交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分意識形態(不分善與不善)皆互利雙贏(皆善之)。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你對我守信我就對你守信,你對我不守信我對你還是守信。想想古之聖人部落聯盟首領,不能因為某部落不守信,以後部落聯盟首領就可以欺騙那個部落。德善、德信就是這樣一種不以對象變化而變化的原則。如普世派經常抨擊毛澤東“槍杆子裏邊出政權”的論點,說是暴力革命多麽不道德,非暴力運動才是普世,但是,他們對美國使用暴力侵略伊拉克和阿富汗卻不置一詞,對利比亞反動派使用暴力也不置一詞,這樣的“普世”根本不是人類普遍原則,而是強權政治的投機策略而已。如果對不善者可以惡之,那麽惡行就可以以“善”的借口大行其道。中世紀教會統治就是一例。多少罪惡在“善”的名義下進行。日本以效忠天皇這個“善”的理由燒殺擄掠,至今在靖國神社裏祭奠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不信者,吾亦信之”,在博弈理論裏有反複博弈的模型,證明是一種最佳的長期合作策略。對方欺騙過,可以不和他合作;如果要再次合作的話,不能因為對方欺騙過而欺騙他,這樣才能逐漸建立信任。
“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就是“聖人無常心”。部落聯盟首領在這位置上自然是引人注目,而聖人自己還是像和孩子一樣笑容可掬,難得糊塗。第十章:能如嬰兒乎?就是聖人的寫照。第二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大家想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不是和孩子的行為有點相像?第二十八章: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三十四章:“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引人注明還是如孩童一樣笑笑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