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5月2日加拿大大選隻有36天了,加拿大各黨競選活動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了,這是我們爭取族裔權益的關鍵時刻。希望加拿大華人一起起草給競選人和選區議員的信函,征集簽名,使得我們的訴求帶有選票顯著性,使得議員和競選人必需答複我們的訴求。
什麽是華裔政治議題?當政客說我們國家需要有技術的勞動力的時候,很多高學位的華裔卻難以找到就業機會。當政客說我們需要提供教育水平,許多高學位華裔卻遭遇職場天花板,遭遇資格過高而無法進入就業市場。這些選舉議題和我們無關,我們沒有投票積極性,因為選誰對我們關係都不大,除非我們能夠提出我們自己的議題。 有人說,華裔就業困難是英語不好。這不對,許多加拿大人隻懂法語而不懂英語,一樣就業比華裔容易。說的法語是官方語言,但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國家,華裔對加拿大政治和地理的統一有關鍵的貢獻。
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聯邦成立之時,僅有安大略、魁北克、新布倫瑞克和新斯科舍四個省,如果不修橫貫大陸鏈接兩大洋的太平洋鐵路的話,不單沒有今天統一的加拿大的可能,就是這幾個省也是散落在廣袤寒冷土地上的零星村落,政治上也難以成為國家。太平洋鐵路是加拿大立國的夢想。加拿大第一任總理麥克唐納稱,沒有鐵路,加拿大隻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不是一個國家。麥克唐納總理在國會辯論中說,要麽采用鐵路華工,要麽就不建設鐵路,沒有其它選擇。邏輯很清晰,沒有鐵路華工就沒有太平洋鐵路,沒有太平洋鐵路就沒有政治上和地理上統一的加拿大國家。當時卑詩省加入加拿大聯邦的條件之一就是修通這條鐵路。大西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隆起的縱貫美洲南北的落基山脈把美洲分為天然的東西兩塊,沒有華人修建鐵路,北美就和南美一樣,美國就會像巴西和秘魯那樣分為兩個國家,加拿大就會像阿根廷和智利那樣分為兩個國家,就不可能有北美這種鏈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地緣政治優越的國家。跨大陸鐵路是北美商業和工業的關鍵性工程,跨大陸鐵路是北美成為現代文明中心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
當我們對政客說華裔就業難的問題,他們說是新移民的共同問題。這種說法不對,許多幾代以後的華裔,依然被成為華裔加拿大人,而不是被直呼為加拿大人,而其它族裔都沒有這個問題。加拿大曾經把歧視華裔製度化,雖然二戰後排華法案取消了,但是,長期的製度化歧視華裔的曆史對加拿大社會和文化造成一種慣性,歧視華裔的現象是明顯存在的。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加拿大華裔大學學曆以上的比例是27%,而加拿大全體的這個比例是15%;而華裔就業率隻是56%,而加拿大全體的這個比例是62%。華裔在加拿大要比其它族裔付出雙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就業機會。 為了矯正加拿大社會由於曆史上製度化歧視華裔的遺毒,是使得華裔真正享受平等的競爭機會,我們要借競選機會表達我們族裔的心聲。我們要香候選人和議員們提出我們的政治議題。我們要求6月22日定為法定鐵路華工紀念日;要求國會大廈內有一塊不小於一平方米的紀念牌,記載華裔建設太平洋鐵路對加拿大成為現代國家的重要貢獻;要求華語加拿大國歌成為官方承認的國歌。要求……大家集思廣益,看看如何使得華裔對加拿大重要貢獻成為加拿大公民普遍知識。我們不是要求特權,我們隻是要求華裔在加拿大社會中能夠成為平等的一員,我們需要加拿大社會承認我們族裔對加拿大的重要貢獻。 加拿大各黨競選活動已經展開,我們時間緊迫。我們不一定能夠達到具體的目標,但是,我們的聲音一定要傳播出去。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我們要為提供華裔在加拿大的社會地位立即行動。請所有加拿大華人,無論是否已經入籍,都加入我們的行列,摒棄平時在網上討論的分歧,為華裔今後的福祉出謀劃策。
1、目標:改變加拿大人對待華裔的看法,包括華裔自身對自己族裔的看法。華裔是加拿大多元文化平等之一族,華裔是加拿大建國四大族裔之一:土著、英裔、法裔和華裔。法裔以皮毛貿易殖民加拿大,英裔以漁業殖民加拿大,華裔以礦業移民加拿大。華裔貢獻最大,就在於建設鐵路。沒有華裔,就沒有太平洋鐵路,就沒有今天地理和政治上統一的跨大陸加拿大國家,就沒有今天工業化的加拿大。
1a、多元文化平等族裔之一的目的不是達到了嗎?我們知道這隻是政治上正確的說法,我們知道華裔生存有職場天花板障礙,我們知道移民規則中還要歧視華裔的規章,華裔入籍名額限製門檻要高於英裔法裔,就英語法語計點一條就把華裔區別於英裔法裔。
1b、多元文化平等族裔之一的目的不是已經達到了嗎?許多華裔移民後對加拿大政府感激,這是善良的心態,但不是主人翁心態,我們對加拿大建設有卓越貢獻,北美是移民國家,我們是當然的主人族裔之一。華裔至今祖祖代代設法學習英法語言文化,這沒有什麽錯,錯在客居心態,把加拿大看出英法裔加拿大,把我們得以移民加拿大看成是英法裔的恩賜,始終沒有主人翁態度。我們付出巨大努力適應英法語言習俗,反而變成是英法裔對華裔的寬容。什麽是寬容?忍受不好的東西是寬容,美好的事務無需寬容。所謂多元文化成為白人寬容其它族裔的一種說法,使得多元文化還是白人做主統治其它族裔的一種說法。以至發生醜陋的香蕉人現象,在這土生土長的華裔已經完全被白人文化同化,但由於膚色依然受到歧視。香蕉人現象證明所謂融入主流社會是一條爭取華裔平等地位的錯誤的途徑。我們要加拿大全體公民,包括我們自己,認識華裔對加拿大建設的重要貢獻。我們訴求華裔的平等地位,也是一種自我教育過程,重新認識華裔在加拿大社會的地位,重新認識我們族裔在的加拿大曆史和現實。
1c、政府和曆史書上不是已經承認了華裔建設鐵路的功績了嗎?問什麽還要無理取鬧?你如果問任何一個稍微有點加拿大曆史知識的加拿大公民,他們都會說華裔建設鐵路對加拿大至關重要。但是,華裔的功績是作為工具的功績,不是作為平等族裔的功績,即白人使用了很好的工具性的勞動力,這又如美國慶祝占領伊拉克的時候,感激先進信息技術,感激戰斧式導彈,感激F35戰鬥機。這種承認沒有賦予華裔在加拿大平等族裔的地位。去年底,也就是幾個月前,太平洋鐵路建成125周年紀念活動竟然沒有鐵路華工後裔參加,而白人鐵路建設後裔卻得到邀請並授予獎狀。
January 19, 2011 at 10:05 pm
Here are the large permanent outdoor art monuments for the building of the 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 by the Chinese-Canadian men, many who lost their lives or endured great hardship (they were paid less than the others): in Vancouver, Toronto and Calgary.
http://cyclewriteblog.wordpress.com/2010/11/04/outdoor-art-work-as-a-thread-of-national-history-across-canada-monuments-to-chinese-canadian-railway-workers/
I can only surmise that Chinese-Canadians were not in the ceremonies/acknowledged because the local social circles tend to stay tight…and just don’t think of their Canadian colleagues…with Chinese faces. Hard reality. Pure and simple. It’s sad. But let’s move on and go visit these other cities where they have the memorial art work. Some of it is quite interesting as a piece of Canadian history.”
這和125年前鐵路建成儀式一樣,華裔被排斥在鐵路建成儀式之外。
每年聖誕節,“choo choo train”是一大娛樂主題,也是一大類玩具主題,加拿大人從小就知道鐵路對加拿大經濟重要性,他們也懷念對加拿大經濟社會政治曆史影響巨大的鐵路,但是,所有這些紀念鐵路的活動都避而不談鐵路華工的功績。華裔是出色的勞動力,當國家急需的時候,他們出來急國家所急,但是,當國家太平的時候,他們就是被遺忘的工具。上世紀末信息技術新興的時候,華裔從事這個新興行業比例很高,代此行業進入進入運行以後,華裔比例反而下降,這和建成鐵路以後遭遇排華法案有相似的地方。不是華裔不能勝任公司的工作,而是種族歧視,一切英語溝通能力差的說法都是借口,當白人無法解決需要華裔的時候,華裔工作都是傑出的,就和建設鐵路一樣,英語溝通問題從來不是什麽障礙。
2、策略
由於曆史上長期的排華法案,以及延伸今的歧視華裔的移民政策,華裔人口比例難以選出自己的代表,難以像魁人黨那樣旗幟鮮明的組建一個有政治實力的訴求族裔利益的政黨。但是,當競選有希望的兩方民意調查實力相當的時候,雙方就會爭取觀望的選票。上次選舉,我在的選區自由黨和保守黨票數相差不到1%,而選區內華人足夠可以提供這1%的選票。所以,在拿不到競選人承諾之前,一定要成為有訴求的左右搖擺派。如果一個選區某黨有壓倒多數,我們的訴求就會被忽略,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把我們的訴求經過競選過程讓政客們知道了,讓他們知道加拿大還沒有達到多元文化社會的理想,讓他們知道他們有良心責任改變這種狀態,也教育我們自己我們是主人。那個政黨選舉勝出,關鍵是該政黨能否爭取在實力相當的選區勝出,而這些選區的勝出關鍵不是忠誠的黨員人數,而是這些搖擺不定但有訴求的選票。我們一起相當表達出一個訴求,滿足這個訴求可以得到一個舉足輕重的一個少數族裔的支持,那麽我們的選票就有了力量。如果我們沒有明確的訴求,那麽,我們的選票一錢不值。
3、訴求
主要是要改變社會對華裔的潛意識的態度,包括建立華裔自己認同加拿大平等族裔的主人翁態度。具體訴求可以根據當地選區具體情況提出來。越具體越好。如果當地有旅遊性鐵路博物館,要求把鐵路博物館宣傳鐵路華工的貢獻納入市政建設議程。市政組織的聖誕節活動中“Choo Choo Train”項目要展示和散發宣傳材料,讚揚鐵路華工對加拿大政治社會經濟的曆史貢獻。對於國會議員,要求在國會大廈內安置紀念鐵路華工的銘文。要求每年6月22日為法定紀念鐵路華工的紀念日,每年那天,公共圖書館組織專題講座和研討會研究評估鐵路華工對加拿大建設的作用。訴求集中在一點,就是加拿大要有年年認識鐵路華工對加拿大建設貢獻的紀念活動。訴求越具體越簡單,競選人越容易答應,我們選票的力量就越強。
4、細目
一封【吿加拿大華裔同胞書】,中文英文兩份,動員同胞投入在這次競選活動中,把我們的訴求表達出來。
四封送給競選人的訴求信,一封用於給自由黨的競選人和選區議員,一封用於給保守黨的競選人和和選區議員,一封用於給新民主黨的競選人和選區議員,一封用於給魁人黨的競選人和選區議員。給魁人黨的信最好是法文。所有這些信要便於收信人答複,如幫他們寫上可能的答案讓他們打勾畫圈,要有具體回複人姓名地址,最好是社區華人團體。
一個指南方便同胞參與,如如何找競選辦公室和議員郵箱等,這樣同胞隻須飯後五分鍾發郵或打電話即可。
……
請大家補充。
不過鑒於華人的現狀,訴求應集中在一個。法定鐵路華工紀念日這個訴求很好。
我個人覺得飛來寺過慮了, 日裔二戰時在加的遭遇從法律上不會在發生了。multiculturalism現在還在憲法上。可惜華人沒有將政策用起來。
不知道你們去過國會參觀沒有。國會裏邊牆上有很多銘文,紀念於國有功的人。如紀念朝鮮戰爭的銘文。這和外邊建立的紀念碑是兩碼事。多倫多有一個很好的鐵路華工紀念碑,我博客有文章講述。國會內的銘文就是一塊銅牌,實際上用不來多少錢,就這個議題上其開銷基本可以忽略,因為開銷少於國會通過決議的議員們一小時的工資。在國會內牆上貼碑文是地點問題,表示國家正式認可這個曆史事實。這和給一個獎狀,給一個認證一樣。
莫名其妙,推廣華語歌等於推廣紅歌?這是受紅歌教育多深的腦袋才會得出這等聯想?
作為華裔,我也不支持LZ推出的普通話國歌,因為我認識眾多華裔前輩隻認同粵語作為華語的,不會跟LZ的普通話有共識。所以我建議LZ選別的華裔有共識的項目。
把華語歌等同紅歌而反對,這是反共還是反本地華裔?既然您“對華裔參政沒有特別興趣”,請別在本地以百年前廣東移民為主的華裔社群中鑒別共匪,沒人阻止你為別的族裔投票。美國黑人隻為族裔噢巴馬投票的時候,你有沒有指責其“有違公平民主選舉的原則”呢?LZ也接受了您的意見,大家都為我們的政府著想,把花錢的建碑提議去掉了,很對得起您了吧?
這些話以前是中共宣傳要民眾聽黨話的語句,
現在變成自稱愛好民主人權的專業馬甲說出來了
宣揚為華裔建譽參政是瞎折騰唯恐不亂?
謝謝評論。希望所有華裔,無論對西方民主製度的看法如何,都積極參與,實踐民主。
順帶回答紫萸香慢的一個疑慮,我這裏並沒有要求大家隻投票華裔競選人。2006年聯邦大選期間,保守黨領袖史蒂芬哈珀將“向華人正式道歉”作為競選承諾之一。華裔就選了他。
我們訴求的隻是正視曆史,訴求的是社會公義,訴求的是族裔平等。太平洋鐵路在很長的曆史時期中都是加拿大民族主義的象征,而沒有華工就就沒有太平洋鐵路。隻是一個加拿大建國的基本曆史事實。美國有馬丁路德金日,加拿大就應該有鐵路華工日。
LZ在呼籲為提升華裔政治熱情而投票,你的解讀是“中國政府的想幹涉別國政治的勢力”,在你眼裏,華裔-〉中國人-〉中國政府。
華裔自清朝以來百多年廣東移民,香港移民和台灣移民,遠遠超過近十年的那點大陸中國移民。
反共義士們都把華裔等同中國政府了,怪不得前幾年反共團體們要加拿大廣播局禁止中國電視,下一步該是禁止中國報紙網站咯,這幫高喊民主人權的誌士們是如此解讀“民主”的
歐巴馬上台,黑人隻選本族人的做法起了最大作用,有沒有被你所不恥?
這有一封信訴求的是不花錢的事情。隻要一個鐵路華工紀念日!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3&postID=32275
花5分鍾把信發出去就行。
“那麽,請你拿出一個我們華裔參政的更加切實可行的方案,”
我對華裔參政沒有特別興趣,原則上是能者勝出。每次省選和聯邦大選我都會去投票,但我隻投與我理念近似的候選人,而不會以族裔歸屬為重大考量。印裔的那種隻選本族人的做法是有違公平民主選舉的原則的,也為其他族人所不恥。
其實華裔參政最強大的力量就是手中的選票,如果大家都去積極投票,不管投誰的票,這股票源就是各個候選人爭奪的目標。
現在經濟蕭條,我還是更關心經濟問題。像建華工紀念碑這類花錢的事還是以後再說吧。
如果有人想給華工立一個紀念碑,自己買塊地建一個碑就好了。
關政府何事?
華裔在加拿大有很多層麵,沒必要也沒可能隻有一個聲音。
這裏有幾位同學不同意族裔選票的提法。可以理解。
不過現實如此。 君不見:哈珀一宣布聯邦大選開幕,第2日(3月27日),Stephen Harper就跑到了Brampton,完全類似西部的Surrey,全少數族裔的聚集區;馬上他又飛到了西部的Bunaby,也是一個多族裔區;再就是Saanich,就是綠黨首領的那個區;然後他才飛回保守黨的大本營AB
再看NDP的Jack,第一站飛到西部的Surrey;
再看自由黨的Ingalliff,第一站飛到Ahuntsic;
看他們的行程完全與我們說的“族裔選票區的重要“相吻合。
這個社會,愛投誰是你的選擇,愛說什麽也是你的自由。投和說可以選一,可以不選,可以全選。不是嗎?
“把訴求減少點,先集中在華人有共識的地方”
先集中在一兩個小且有對華人社區直接影響的事,提升華人參政熱情
我同意你說的“其實加拿大是華人最好的移民地”,也同意你說的我們要在這裏安居樂業。正是因為我們要在這裏安居樂業,我們不能麵對大選不聞不問。加拿大是華人最好的移民地不等於加拿大華人不需要在加拿大民主政治中維護和改善族裔自身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為維護華裔平等權益改善華裔社會地位而參與加拿大政治正是我們安居樂業在加拿大生活的一部分。
我尊重你按照你自己的理念參與這次加拿大選舉,我也希望你能尊重我按照我自己的理念參與這次加拿大選舉。如果你有好經驗,我希望你能夠與網友分享一下你參與選舉的經驗。隻要華人為自身權益和地位參政,我不在乎他們是接受我的理念還是接受你的理念來參政。
謝謝楊子,謝謝你介紹了TalentTV的華人政論開放頻道(加拿大城市電視),希望更多華人能夠利用這個平台參政議政。節目播放時屏幕上顯示撥打電話號碼嗎?
同意你的看法,訴求最好集中在一個,這樣才有力量。我個人傾向於法定鐵路華工紀念日。
你要是玩意識形態的,你可以去競選議員,但要符合這裏的而不是國內的規則,否則華人也不會支持你。
看看國內和世界,到處是危機災難。我們生活在這富庶平和、相對國內要公平百倍的國土上,要安居樂業、不瞎折騰才對。
不就是個選舉嗎?我選誰我心裏有數,你選誰你心裏有數,瞎嚷嚷什麽呀?唯恐不亂?
2. 建議博主把訴求減少點,先集中在華人有共識的地方。設立法定鐵路華工紀念日、紀念牌,都是合理要求。支持!
3.至於華語加拿大國歌,有這個歌嗎,可能要讓華人對歌詞有認同都不容易。加拿大有100多個族裔,官方不可能承認100多個不同語言的國歌。自己要用華語唱也無妨,作為統一要求則不必要。一個多民族的移民國家,雖然有多元文化,但作為一個國家,也不能太散。太散,多元文化就壽終正寢了。德國、法國、英國不是都宣布多元文化的試驗失敗了嗎?
4.對外國來的移民和本國公民的北漂比較,誰受歧視很清楚。在世界範圍,加拿大這一點雖然還需努力,但比較而言做得不算差。
5.對華裔看法是有實際生活體驗為基礎的。以打工而言,在白人、日本人公司打工有加班費拿,比較守規矩。以作生意而言,從華人公司進到一批過期產品,他也不退換。所以,華人也不會以族裔投票。這點感受,我記得陳作愉幾年前就說過:華人教育程度比較高,不容易受人鼓動而統一意見,支持某一方。因為說了這樣的話,好像他還惹上了麻煩。
6.有一點,大家都不願拿到台麵上來說,都不願點破,就是“潛影響”—— 祖裔國家背景。當祖裔國家價值觀與加拿大一致或接近時,這些國家來的移民就容易被信任。相反,則不易被信任。而移民本身意識形態無法根本改變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裔二戰時在美加的遭遇。
你可以說是不公、歧視,可是沒人會公開承認。一旦有點風吹草動,這不公、歧視就會公開進行,這是沒法改動的客觀現實。
有點腦子好不好,不要動不動就中宣部的。中宣部會關心弱勢群體的博物館嗎?
不論哪個人當選,都要注重少數族裔的利益,都要正視少數族裔的曆史,這是公平社會的一大原則,也是構成一個發展社會的基礎。鐵路博物館在加大的曆史中是誰也跳不過去的曆史存在,就像加拿大曾經有排華法案一樣,誰也賴不掉。
記住曆史不是為了分化誰,而是為了借鑒,不要讓這種悲劇重演。
建議版主每周五晚上太平洋時間9:30pm,打電話到TalentTV的華人政論開放頻道(加拿大城市電視)所有的參政華人喜歡在那裏辯論。觀眾也可以電話參與。每接通一次限時一分鍾,提前把你的主題準備好。可以多次打,不過要排隊等待。
你也可以傳真到該節目。建議立專題,主持人可以連線讓你做主題嘉賓,那樣你就有大約15分鍾的時間充分表達的你的意見,觀點要簡,立據要充分,也要準備應付其他嘉賓或觀眾的當場反駁。據說該節目有2萬多人觀看,不過現在大不如前了。
如果你比我更讚同西方民主,對西方民主有更透徹的理解,那麽,請你拿出一個我們華裔參政的更加切實可行的方案,我一定支持你。距離選舉就卅多天了,你另起一貼,號召加拿大華裔為族裔自己的權益實踐民主,我一定大力支持你。
無論我們對中國的看法如何,無論我們對待西方民主的認識如何,希望我們不要讓網上觀點的差異而阻礙我們為族裔的共同權益團結起來參與加拿大政治。
同意你的。
不同意楊子的。
民主社會是公民平等權利的社會,紀念華工的貢獻是尊重加拿大曆史。一個國家不正確對待自己的曆史,就不可能有光明的前途。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其公民潛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這對國家是一個損失,這會阻礙加拿大國家的繁榮。解決華裔職場天花板問題,對加拿大公民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都有好處。
像蔣國兵這樣雙料博士就業困難的問題,放到那個國家和社會都應該積極解決。一個完美的社會應該那個人盡其才。我們生活在一個不能夠人盡其才的社會,就應該努力完善這個社會。
紀念鐵路華工,並不是過分的要求。紀念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公民是每個國家都在做的事情。
謝謝楊子闡述的的選舉大局。溫哥華和多倫多是這次競選爭取族裔選票的戰場,而這兩地都是是華裔聚集地,所以,隻有華裔選定一個政治議題(我建議就是紀念鐵路華工製度化議題),那麽我們的選票就很有份量。
西部華人參選人的選情:各黨派展開拉票。擁有36個議席的卑詩省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其中三分之一的選區激烈,特別是族裔選票,可能成為左右大選的關鍵。
民調顯示保守黨在全國各地大幅領先,若要組多數政府須取得額外12席,多倫多/大溫哥華等少數族裔聚集的都會區是他們搶攻的重中之重,亦即所謂“族裔選票”(ethnic voters)。
上屆大選保守黨在卑詩省36個選區得22席,新民主黨9席,而自由黨僅5席,保守黨若想組多數政府,這14個反對黨議席將是關鍵。
10。華人眾多的選區列治文,過往一直在保守黨、自由黨中輪替,保守黨的黃陳小平上次打敗自由黨的陳卓愉,一直維持高度曝光率,這次她要麵對自由黨的蘇立道(Joe Peschisolido,原國會議員),民調目前黃高一成。如再出現上次大選時,新民主黨候選人最後放棄、將自己的支持者帶到自由黨去的情況的話,以新民主黨目前約9.9%的支持率,黃蘇兩人仍有一番龍爭虎鬥。蘇的難處不是華人。
2)。溫哥華南區(Vancouver South)選情緊張,現任國會議員是自由黨的杜新誌(Ujjal Dosanjh,原BC省的省長),將與保守黨的楊蕭慧儀及新民主黨大陸人王璐對壘。這個區多是中產,華人印度人很多,楊蕭慧儀的贏數不低。王璐是新手,加上該區的理念和NDP差得太遠,希望不大。
3)。本那比道格拉斯(Burnaby-Douglas)區,過去30年來一直是新民主黨的“鐵票倉”,現任的國會議員苗錫誠(Bill Siksay,同性戀者)做了三屆。近年該區湧入大批華人,在2008年大選時,苗隻以800票勝保守黨的華裔候選人。來屆大選,自由黨及保守黨均派出華裔候選人,分別為劉勁錚及梁英年,而新民主黨則是西門菲沙大學政治科學係教授甘迺迪(Kennedy Stewart),選前民調顯示三黨在該區的支持率呈三分之勢。劉勁錚是北美武術界的主席,梁英年是有名的時事評論員,又在聯邦當過秘書。應當是Kennedy和梁英年的機會大些。
3)。北溫哥華區,國會議員是保守黨的Andrew Saxton。他將麵對來自自由黨的強大攻勢,對手是溫哥華冬奧籌會的策略計劃副主席Taleeb Noormohamed。Saxton上次隻以5%勝出,該選區有機會“變色”。
4)。另一個有華裔候選人的選區是溫哥華京士威(Vancouver Kingsway)區,該區過往一直是自由黨、新民主黨之爭,不會影響保守黨的大勢。目前的議席屬新民主黨的戴偉斯(Don Davis),過去是UBC第一任牙科係主任梁先生的太太陳明任。現在自由黨的候選人是20年前北京來的袁薇,她在該區經營多年,但英文和社會的認識是弱項,目前民調顯示袁薇的支持率稍高戴偉斯不到兩個百分點。
5)。溫哥華島上的Saanich-Gulf Islands選區,綠黨領袖梅薏(Elizabeth May)遷到了這裏,挑戰保守黨的倫恩(Gary Lunn),上屆大選倫恩隻以4.4%勝出。
6)。其他緊張的選區有新西敏-高貴林、北素裏、Esquimalt-Juan de Fuca等,都是保守黨和新民主黨相爭的選區。
綜述:保守黨有望在BC省在多2~3席;要是在多倫多地區再多5~6席,保守黨離多數政府就不遠了。
加拿大最早的兩個“省”是“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後來上下分裂,才有了聯邦政府概念。“上加拿大”就是安大略省,“下加拿大”就是魁北克省。這兩省長期以來占據加拿大經濟和政治的重要位置,政治上兩省和東部沿海諸省已經西部諸省形成四足鼎立局勢。97香港回歸後溫哥華經濟實力上升,阿爾伯特石油經濟實力上升,所以是西部政治訴求上升,打破兩省寡頭政治局勢。
所以華裔不必介意是那個黨,隻有選區中哪位競選者有實力支配地方財政,願意在鐵路和火車博物館曾經鐵路華工貢獻的資料,就選那位候選人。
BC曆史上是華裔的聚集地,當年淘金熱時,BC華人比例高達30%,如果不是排華法案,BC華裔比例不至今天那麽低。BC應該是華裔政治力量崛起的省份。
謝謝補充的曆史知識。族裔間歧視是存在的,但是,華裔遭受了政府的製度性歧視,那就是排華法案,那就是人頭稅。雖然製度性歧視已經成為曆史,但其傷痕至今未愈。
1)。倒不是BC的多數喜歡保守黨,是因為聯邦自由黨執政期間太注重東部的利益,讓西部的白人選民極為失望,隻好揭竿而起選擇了號稱為西部爭利益的保守黨。這是過去兩次聯邦自由黨在這裏慘敗的主因。
2)。這一次西部選民看不到自由黨的靈魂人物,民調還是認為保守黨穩贏。當年馬丁持財長業績好而無視黨內的規則把一大批自由黨的精英年輕派給得罪了,人家都跑到大公司高就去了,沒人像當年西部人一定要揭竿而起的動力去獻身自由黨的複興
3)。在BC36席中,保守黨22,NDP9,自由黨隻剩下5席。再加上BC省自由黨跟聯邦自由黨的理念非常的不同,占據霸主地位的BC省自由黨和聯邦保守黨的理念到非常的接近。盡管BC省自由黨人才濟濟,但他們的理念、策略、擁腳卻是聯邦保守黨的。因此在BC參政的聯邦自由黨候選人,都不是BC省自由黨的精英 (注意:聯邦自由黨和BC省自由黨是兩回事)
3)。北溫哥華有可能保守黨失去換成自由黨,溫哥華南區可能保守黨取代自由黨,溫哥華西區應當還是自由黨,其他市區變化不大。保守黨要想在BC省多贏,隻能在郊區的縣市運作。
隨著保守黨的大贏,出生多倫多的哈勃早就忘了它的最大的使命:為西部人爭利益。所以,隨著這次大選的過去,3年後才是保守黨在西部下坡的開始 .... 除非哈勃能始終告誡自己:他的天下是西部人爭來的.....
無論有無歧視,一樣需要爭取自身族裔權益,加拿大魁人黨就是爭取族裔權益的黨,而且實力很強。
無論我們對中國的看法如何,無論我們對待西方民主的認識如何,希望我們不要讓我們的世界觀和意識形態的差異而阻礙我們為族裔的共同權益團結起來參與加拿大政治。
魁人黨就是族裔權益黨
非完全認同BZ觀點,但是個meaningful的開端。
所以華裔族裔議題一定不能多,最多一個,這樣才能集中選票。兩個候選人,能夠上台好能夠動用更多政府資源改變華裔社會認識,就選哪個。
我會盡力起草提案,但之內作為參考。提案最好是具體易行的地方提案。我覺得每個地方都有火車或鐵路博物館,在這些博物館內增設宣傳鐵路華工的陳列或post,動用預算小,競選人容易承諾兌現,爭取在地方政府支配資源和權力範圍之內的小項目,是畢較可行的。要讓政客容易認同我們的方案。
請常回來查看,也請大家把自己地方的進展和提案信件放上來大家交流經驗。
一定在自己的選區投票。我在的選區三黨有兩黨是華人代表:兩虎之爭結果魚翁得利。
兩次了,我的理念和我的票不一致。為了華人當選我放棄了自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