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報章刊載的王清福木刻像馬上就又到馬丁路德金日了。每年1月15日,是馬丁路德金生日,是美國的馬丁路德金日。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運動偶像,是反對種族歧視和爭取公民平等權利運動的象征。..."> 美國報章刊載的王清福木刻像馬上就又到馬丁路德金日了。每年1月15日,是馬丁路德金生日,是美國的馬丁路德金日。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運動偶像,是反對種族歧視和爭取公民平等權利運動的象征。..." /> 王清福:華人的馬丁路德金 - 博客 | 文學城

《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王清福:華人的馬丁路德金

(2011-01-12 12:36:18) 下一個
點看全圖
美國報章刊載的王清福木刻像





馬上就又到馬丁路德金日了。每年1月15日,是馬丁路德金生日,是美國的馬丁路德金日。馬丁路德金是非暴力運動偶像,是反對種族歧視和爭取公民平等權利運動的象征。

美國種族歧視還存在,至少白人承認黑人受歧視的顯現存在,如黑人教育水平低,就業率低和犯罪率高等問題,都提到政府議事日程中,出現在政客們的政治上準確的競選演說中。然而,華裔受歧視的現象卻被視而不見。華裔被歧視現象從來不出現在政客的競選演說中。公司開除黑人要謹慎避免被吿歧視,但開除華裔卻沒有被吿歧視之憂,職場中的玻璃天花板至今壓在華裔專業人士頭上。

華裔應該如何慶祝馬丁路德金日呢。我們也反對種族歧視,尤其反對對華裔的種族歧視。我們也讚同公民平等。我們紀念馬丁路德金日,當然是要宣揚公民平等和反對種族歧視的精神。而華裔宣揚公民平等和反對種族歧視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回憶和宣傳王清福的事跡。
所以,華裔慶祝馬丁路德金日,就要紀念華裔的馬丁路德金:王清福。
希望每一個華人社區,都在馬丁路德金日或者最接近馬丁路德金日的周末了,聚集在一起,懷念我們華裔自己的馬丁路德金:王清福。每年這個時候,黑人社區都有各種活動,報刊雜誌亦有相應的文章。既然馬丁路德金日是一個年年過的日子,就讓我們用華裔的方法來過:紀念王清福。
讓我們華人社區多一個有內容有意義的活動:紀念王清福。

以下轉貼介紹王清福的文章【王清福:華人的馬丁路德金

王清福:華人的馬丁路德金

王凡 文 發表:中國僑網/2006年3月11日;學術交流網/美加華人華僑/2006年7月26日轉發

(學術交流網主持人2006年7月26日按:目前學界對王清福還是黃清福有不同意見,有待考證。王凡是王清福的後裔,他用的是王清福並說明了王、黃混用的原因)

“王清福不僅將華裔美國人的曆史拉長了,而且使之生動、挺拔。他的生平事跡,是美國民權運動史上為人忽略的一篇。他是十九世紀美國華人最活躍和最有貢獻的社區領袖,一位優秀的民權活動家,也是美國華人參政運動的先驅。他可以被華人視為自己的民權英雄。”

——美國張慶鬆博士

王清福這個名字對國人來說實在是太陌生了——雖然他在生存的那個年代,曾是“美國東海岸名聲響亮的中國人”。近年來,我注意到僑史學界開始有了介紹,作為王清福的後裔,筆者自感欣慰。但,我似乎不能聽聽看看就完了,而應該為自己的高祖再多說點兒或寫點兒什麽。
“中國留美第二人”

在我們剛剛告別的上個世紀末,電腦網絡為人們提供了跨區域自由發表見解的講壇。在討論中,一些美國華裔青年們流露出如是哀傷:“在美國曆史上,少數民族曾受到種族歧視的迫害,但是他們有不同的反應。我們都知道馬丁路德金和馬考斯X等,都是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因他們同社會不公平作鬥爭而為人們所敬慕……為什麽華人裏沒有這樣的人?為什麽沒有華人的馬丁路德金?我們的英雄在哪裏?”


提出這樣的問題,發出如此的哀傷,和這些當今的美國華裔青年不太了解中國人移民美國的曆史有關。好在還有美國紐約州立大學Purchase學院曆史係主任於仁秋博士、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的張慶鬆等學者,經過他們對19世紀70至90年代美國報刊的梳理,寫出了《細節與記憶》、《美國百年排華內幕》等著述,敘述了那段很少為人觸動的曆史,並披露美國的華人中確有馬丁路德金式的人物。他,就是被這兩位學者稱為“中國留美第二人”的王清福。


據美國一所機構1954年的調查,在清政府1876年送出第一批官派留學生赴美前,曾有5位中國學子在美國的學校裏得到學位。其中以促成清政府派出成批學童留美的容閎最為有名,被譽為“中國留美第一人”。


容閎獲得美譽,與其學成歸國後遊說於晚清舉足輕重的政治活躍人物之間,積極參與政治經濟活動,在官家史書上留有較多記載不無關係。而其他人幾乎不為國人所知,則或許與他們和晚清的官方沒有什麽過往,甚至因為某些原因難以在國內立足有關。王清福就是5位留美中國學子中,屬於後一種情況的一位。
從蓬萊到賓夕法尼亞


王清福是筆者的高祖,生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他在國內用得更多的是王彥平這個名字,王清福、王緩祺均為別名,清政府通緝他時即以“王彥平”為署。王清福出生於山東省即墨一富室,其父王方中乃是一個不善治家的懦弱紈絝。覬覦其家產的族人,借其一小妾自殺生事,將其家財剝奪淨盡,王方中遂偕子乞討,流落輾轉至蓬萊。


王家從此落在蓬萊。於此地布道的一位美國傳教士,有記載稱是一位女性,見王彥平孝順仁厚、聰穎可塑,對其施予教化。若幹年後,傳教士送他越洋留學,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所學校就讀。在美國,王清福取了一個西文名字Charles。有記載說:“他讀書勤奮用功,成績優異,使老師十分喜悅和驚異。他在1872年畢業,得到學校的表彰。”


畢竟是17歲的青年人,對迥異於祖國的文化和環境,他感到分外好奇,並由此產生了濃厚的了解欲望。畢業後,王清福耗時數月遊走美國,考察社會製度、社團構建等狀況,並在宣稱對美國國情有所了解後,渡海回歸。
被清廷緝捕的革新派

據自家的先人回憶,王清福回國後曾在鎮江海關任職,張慶鬆博士《美國百年排華內幕》一書取在清政府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當翻譯之說似不確,因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署地在北京。公餘時間,他常深入民間交際演講,呼籲禁絕鴉片,組織社團,提升大眾的道德水準。講演中,他褒揚美國社會製度中可取之長,鼓勵人民移風易俗,學習美國的先進文明,倡導在中國進行社會和文化革新,同時難免對清廷帝製弊端有所指摘。


如此離經叛道言行,以清政府的一紙通緝為歸宿是其必然結果。據美國記者當年的采訪說,清政府懸賞一千五百兩銀子,要王清福的人頭。王清福不得不四處流亡,以逃避緝捕,他的財物也損失殆盡。繼而,他被迫拋妻別子,亡命美國,時在1873年末。


關於王清福二度赴美的說法有二:一是他在一名日本水手的幫助下,乘日本貨輪先逃到日本,得到美國駐日本橫濱總領事薩巴德的協助,登上了前往舊金山的輪船。其間還有一段插曲:在船上,王清福發現人販子拐帶了一批中國少女,欲至美國舊金山販賣。俟輪船泊碇,他即與舊金山當局聯絡,當局逮捕了人販子,解救了那批少女。人販子因此必欲置之於死地,懸賞1500美元,購其頭顱。


還有一說是他先逃到了香港,躲在英國人的教會裏,可後來身份暴露了,被教會裏的人抓起來,準備將其移交清政府。他設法脫身後,遂逃往美國。

無論是由日本,還是從香港再到美國,總之,從此以後,他就沒有在中國留下什麽記載。而他當時的年紀還未及“而立”。
麵對排華浪潮拍案而起


與第一次赴美不盡相同的是,王清福不再是寒窗苦讀的學子,他於1874年歸化為美國公民,更直接地置身於美國社會。1873年,美國的經濟蕭條引發了整個社會的危機,在種族主義勢力的煽動下,這種危機隨之被轉嫁到了在美華人身上。王清福立即就感覺到了美國各地日漸熾漲蔓延的排華風潮:“報章雜誌上充塞著侮辱華人的言論和漫畫,華人在美國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他遂下定決心,為改善在美華人的處境而竭己所能。


“人人生而平等”這一神聖原則,在美國立國之初和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並不及於黑人和印第安人,也不及於華人和其他亞裔人。當時美國社會之所以會孳生反華情緒,更有種種現實原因和文化背景。但依王清福的最初認識,一切皆源自美國民眾對中國人、中國文化的無知和誤解。王清福以自己的口和手中的筆為武器,宣傳和介紹中國文化,並對當時席卷泛濫於美國的庸俗社會進化論、白人種族優越論進行批駁。

他奮筆疾書,為各種報章雜誌撰稿;他風塵仆仆,往來於美國的中部、東部、西部各大城市巡回演講。僅1876一年,就演講80餘場。


王清福在東部各州的巡回宣講在聽眾中產生了相當的影響,更帶動了整個華人社會——在西部,加州華人通過他們的組織,即著名的六大會館(中華會館前身)也發動了一場抵製排華浪潮的文宣活動。他們湊錢出版一些小冊子,向報社投稿,向政府遞交請願書,並出錢讚助美國友好人士撰寫編譯介紹華人和中華文化的書籍。這樣,在東部和西部都有華人在協調努力,力圖消除美國人對華人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的誤解及對華人移民的歧視。


但是,在洶湧的排華浪潮下,王清福和華人社會的努力顯得是那樣的力單勢孤,美國國會在1882年通過了第一部《排華法案》。該法案規定在10年內,禁止華人移民美國,使許多長期在美國,並為其富強付出艱辛和血汗的華人,享受不到應有的權利。
美國媒體眼中的王清福

當時在美國已經相當著名的《哈伯周刊》,曾這樣描寫演講時的王清福:“聰明、有教養的紳士,他很輕鬆,很有效地使用英語,而且能讓聽眾聽得津津有味。”(《哈伯周刊》1877年5月26日,第405頁)


《紐約時報》在報道一場王清福的講演時,對王清福的神態風度有如下描述:“他穿著一身黑色服裝,樣式同一般中國人穿的差不多,不過,料子和做工較為講究。”“他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一個年輕的中國人,彬彬有禮,營養良好。他的外觀讓人覺得他善於思考,且富有表現力。他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優雅,有著充分的自信,而且自始至終顯得從容不迫,言行舉止完美得體,好像是一位早已成名的社會名流。”(《紐約時報》1877年4月30日)


王清福在文章和演說中反複強調:美國人應該了解和尊重中國文化及其道德價值;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在教人與人為善的道德原則上基本是相同的;基督教文化不應該有獨霸心態,不應該排斥而應接納其他文化。


“自從我開始在這個國家宣傳關於我的祖國——中國的宗教、社會生活和政治事務後,在任何地方我都沒有誹謗、胡言或欺騙。我想向基督徒們展示一個正當的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和精神狀態。你們送傳教士到中國,我們認真聽他們講演。現在我們要求你們聽一聽我們要說的話,這是不是很公平呢?”


他以典雅的英文,誠懇的態度,力圖促進美國社會認識中國文化,消弭反華偏見與暴戾言行,但收效甚微。他的言行雖然受到美國當時主流媒體的關注並予以大量報道,但多數仍含有曲解和嘲諷的意味,甚至有文章稱他為“來自中國的佛教傳教士”。
向排華惡棍提出決鬥


“當我讀到王清福向惡棍挑戰決鬥的細節之後,我才覺得,我對美國曆史上排華的記憶才不再殘缺。”張慶鬆博士所說的故事發生在1883年夏季。


惡棍丹尼斯堅尼的名字,是和排華運動連在一起的。堅尼出生在愛爾蘭,早年來美國做發財夢。1876年股市崩盤,他破產了,於是便轉向政治投機,組織了“加州工人黨”,將經濟衰退、失業率高漲歸咎於“廉價的華人勞工”,呼籲“以合法的途徑”將華人排斥於美國之外。他靠下流語言煽動排華,第一個在公開集會上喊出“華人滾出去”口號,並且每次演講結束時必聲嘶力竭地重複叫喊這一口號。在加州,小混混堅尼的行徑獲得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並把反華浪潮從加州推向了全美。


王清福應是很早就注意到他了。7月,堅尼來到王清福常住的紐約市訪問。被美國媒體描寫為“很有風度、中等身材的漂亮男子”王清福,出於對1882年排華法案和堅尼本人排華惡行的強烈義憤,派人向他提出決鬥的挑戰。


《紐約時報》記者風聞訊息,找到王清福的辦公處所做采訪,言談間問他將用什麽武器和堅尼決鬥。身高不過1.7米的王清福坐在椅子上回答:“由他選擇吧:筷子、愛爾蘭土豆或克虜伯(德國著名兵工廠)手槍。”但那個政治流氓卻沒有勇氣接過王清福拋出的“白手套”。
向美國人民發出呼籲書

由美國高等學府教育出來的王清福,敏銳地意識到《排華法案》之所以能在國會通過,關鍵在於在美國的華人缺乏政治影響力,華人隻有積極參與美國的政治運作,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於是他便全力以赴投入爭取在美華裔平等權利進行的鬥爭。


就在排華法案通過的第二年的2月,王清福在紐約創辦了《美華時報》,該報的英文名稱為《ChineseAmerican》即華裔美國人,這個如今已在美國廣泛使用的概念,是他第一個創意和使用的。從此有了一小塊為改善在美華人形象,爭取自身應有權益而呐喊的陣地。可惜因為經費不足,這份以華文為主的報紙隻維持了不到一年。


1884年7月30日晚上,50多名有美國選民資格的華人和10多位旁聽者,聚集到紐約市貝爾街32號開會。會議由王清福發起,主要議題就是要組織一個華人參政聯盟。


王清福在會議上做了精彩的演講:這是美國華人第一次積極參與美國政治活動的嚐試,第一次團結起來集體維護自己作為美國公民尊嚴的努力,目的就是要在美國政治中得到表達意見的機會和主流社會的認同。


此後,王清福除了在美國各類媒體發表文章,介紹在美華人的境況,改善華人在一般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外,更積極地活躍於美國的華人社會,勸說華人放棄陋習,團結起來,樹立華人自重自尊的新形象,以推進華人進入主流社會。


然而,就在第一部《排華法案》推出10年之際,美國國會又通過了排華的《吉利法案》,其中條款比1882年法案還苛刻。為了反對這一法案,美國東岸華人在紐約舉行大會,成立了由150多名講英語的華商和專業人士組成的“美國華人平等權利聯盟”,王清福被推選為秘書長。


這個聯盟向全美國人民發出一份呼籲書,指出:吉利法案“對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實行不同的待遇,已經踐踏和違背了公法的基本準則。”“我們要求在這個大家庭裏,在生活的競賽裏,有平等的機會。我們當中很多人已經在這個國家度過了一生……”


據於仁秋博士推測,這份呼籲書是由王清福起草的,他那“我們堅信,如想成為美國公民,隻要人品好,身體好,就夠資格了。”同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的著名演說中“我夢想,有朝一日,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度:人們評判他們,是看他們的人品,而不是他們的膚色。”從文字到內涵幾乎如出一轍,而王清福的表達,則比馬丁路德金整整早了71年。
王清福之死及其他


鑒於王清福在美國以演說、撰文、創辦報刊、集會請願、組織民權團體等方式,為在美華裔爭取和其他人種的平等權利而茹苦奔波,因而被美國當時的媒體稱為華人“卓越的領袖”,張慶鬆博士《美國百年排華內幕》一書為此作了極為翔實的旁征博引,我在此就不重複了。在本文結束前,再就張著中未涉及的有關王清福及其親屬的情況,稍做補充。


王清福的妻子劉雨山,係山東省蓬萊人氏。王清福被迫亡命時,兒子尚在繈褓中。他曾於一封信中追述離別時的記憶:兒子“還隻有12磅重”。他為兒子取名“複生”,寓意為中國將於滿清帝製覆亡後獲得新生。


妻子劉氏在王清福去國後,為躲避清廷緝捕,將兒子改隨自己的姓,並取名慕義,更不敢作夫妻父子重聚奢想。但王清福在美國一直未放棄與妻兒聯絡的努力,或通過中國赴美人員,或通過美國駐華機構。天道酬誠,他最終尋訪到兒子的下落。1897年底,他赴香港為美國奧馬哈世界博覽會組織中國館展覽活動之際,曾致信美國駐上海領事館,請求辦理自己兒子的赴美簽證。


1898年6月,受王清福委托的美國友人約翰,在華與王清福之子王複生晤麵。他函告王清福見麵的情景,並得出其子在華無任何危險跡象的判斷。顯然是這封信,促使王清福執意歸國認子,他越洋而返。據自家先人和親屬回憶,他到蓬萊剛見到兒子,就聞清廷已發緹騎來緝,遂避往威海,不想竟在此突患急症,轉瞬大限彌留。


此時,他仍以兒子安危前程為念,因威海隻有英國領事館而無美國領事館,他扶病修函英國領事館,祈對其子給予庇護和照拂,隨後方安然撒手人寰。此函原一直藏於筆者父親處,本可據此得知高祖辭世年月。然“文化大革命”初,父親為單位重點審查對象,恐災眚叢至,遂焚銷該函。據家中現存1898年6月6日約翰致王清福函,且參考《美國百年排華內幕》書雲未見1898年後王清福行蹤資料,我推想高祖辭世,約在1898年和1899年之交。


最後,筆者要作一點說明:在於、張兩位博士的著述中,皆把“王清福”稱為“黃清福”實屬舛誤。究其原因是由於他們看的均是美國的英文資料,名字都是用拉丁字母拚寫的WongChinfoo估計是清際赴美者多粵、閩人士,而粵、閩口音“黃”“王”倒置,故許多人將此Wong轉譯為“黃”,而不取“王”。不過,造成這種誤譯,高祖本人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誰讓他在美發表文章偶爾用中文簽名時,總是隻簽“清福”兩字,卻不將“王”也寫上呢?這也就為其名何以始終準確無誤,而姓氏則隨了他人的最好注解。


“隻有那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構成我們真的生命”——最後我想以於仁秋先生的一段文字作為本篇的結束語:“作為一個族裔群體,我們華人沒有華盛頓,沒有傑弗遜,也沒有金博士。但是,我們有黃(王)清福。我們的黃(王)清福,儒魂俠膽,光照千秋。有了黃(王)清福,我華裔美國人以及我們的子孫後代再也不必自慚形穢。”

學術交流網(www.annian.net)/美加華人華僑/2006年7月26日轉發


點看全圖
王清福著中裝全身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