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
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利,從甲骨文至今文,都是從禾從刀,收割稻子之意,引申為利益。
當,金文是兩塊田比較相等。是相等的意思,如旗鼓相當。從比較又引申為時間和空間正對著(某事務):當時,當麵。
此章邏輯上是歸納法,舉三例,歸納一條原則“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之,泛指某事物。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無相生,有某物是為了無該物能發生效用。後者說,不是為了擁有某物而擁有某物,而是為了某種效用而擁有某物,效用是目的,擁有不是目的,所以發生效用的時候根本就不在乎某物的有無,是以無。
例一,車軲轆有“幅”,就是自行車輪的鋼絲。自行車走起來,你就看不到鋼絲了了。直譯:車軲轆有三十條幅,當產生車子行走效用時,就看著像是透明的空了。
例二,燒陶器以乘物,當產生乘物效用時,容器內的空空(kong1kong4)就沒有了。
例三,開窗口以采光,當產生采光效用的時候,窗子是空空如也的。
再舉些例子。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擁有軍隊是有利的。但是,為了擁有軍隊而擁有以至不去打仗,就忘記了擁有軍隊的效用了。
公司團隊中,每個人自身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但是團隊工作時就是無我,忘記自己,為了實現項目而工作,成為團體的組織一部分,才能產生團隊工作效用。
娛樂生活時候有個自我,工作起來聚精會神就是無我的產生效用。
一個人,太看重自己了,以至忘記了社會的責任,不貢獻社會效用,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生活不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為了生活,生存是“有之以為利”,生活是“無之以為用”。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已。
雌三文魚產完卵就死了,“無之以為用”。雄蜂交配完以後就死亡,“無之以為用”。一個生命,當其完成了其使命,其自我就不存在了。我畢業了,就不是學生了。我結婚了,就不再是單身漢了。
為了錢財奔波而忘了生活本來的意義,就是隻有“有之以為利”而沒有“無之以為用”,沒有了“無之以為用”,則“有之”的“利”就落空了。
用,伴隨運動轉換。運動轉換,就是有無相生。沒有有無相生就是靜態,靜態就沒有效用。有無相生,利用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