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中國古代氣候變化

(2010-01-01 07:41:36) 下一個

竺可楨與中國曆史氣候研究

“人類有觀測的氣象紀錄至多隻有二百來年的曆史,這隻是地球曆史上一瞬。我們還很難說現在就是地球上最溫暖的時期。如果觀測紀錄為標準,那麽從第四紀以來,或者說大致從有人類以來的兩百萬年裏,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比現在冷,而如果同大約五十億年的地球氣候的平均情況相比較,則有百分之十時間的氣候比現在溫暖。”

“考古時期尚無文獻記錄及文獻極少的遠古時代。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遺址之一是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大約存在於五千六百至六千多年前,屬於仰韶文化。在這個遺址中發現原始人獵獲的動物中有麞和竹鼠,現在這些動物隻存於亞熱帶,而不見於西安一帶,從而推斷當時的氣候必然比現在要溫暖潮濕。在河南安陽,則有另一個遺址——殷墟,這是殷商(約公元前一四OO~一一OO年)故都所在。這發現的動物亞化石除了水麞與竹鼠外,還有獏、水牛與野豬,甚至包括了今天隻存在於熱帶的動物。就從這個時代開始,中國有了字的紀錄。殷代的甲骨中有數千件記載著與求雨、求雪有關的文字。當時安陽人種稻時間相當於現今陽曆的三月,現在則要到四月中。甲骨文還記載有一位商王在狩獵中得一象,聯係到河南所處古地名為豫——是人牽著象的標誌,可見河南在當時比現在要溫暖一些。再往東,在山東曆城縣,在一個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有炭化的竹節。根據這些發現,對照今天黃河下遊與長江下遊的平均溫度與年平均溫度,竺先生認為,正月份的溫度比當時減低3℃~5℃,年平均溫度大約減2℃。”

哈,2℃。哥本哈根會議的共識,是中國殷商年代的溫度。

“夏殷之際的郯國(在今山東),用家燕的北來,以判定春分的到來。而在上一世紀三十年代的春分時節,家燕隻飛到上海,還未到上海以北的郯國,兩相對照,上海與三四千年前的郯國年平均氣溫要相差1.5℃。這一結果與考古時期用竹子分布區域變化的方法推測氣溫的結論是一致的。”

嗯。等全球氣候再暖1.5℃,燕子就可以飛到郯國了。

“周的文字初有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後來有更多地刻或寫在竹簡上的文字。竹簡的普遍使用與當時文字中有許多是以“竹”為頭,說明周初溫暖,黃河流域普遍有竹類生長,與現在大不相同。到了周朝中期,氣候轉冷,《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漢江有次結冰,發生於公元前九O三與八九七年。不過一二百年以後的春秋時期,天氣又再度轉暖。竹子與梅樹等亞熱帶植物在《詩經》裏常被提及。例如《秦風》中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終山在西安以南,現在並無梅樹之蹤跡。戰國、秦與西漢,氣候一直暖和,到了東漢才有趨冷的記錄,但為時亦不長。到了魏晉南北朝,氣候真正地冷了下來,在公元四世紀上半冷到極點,渤海灣連續冰凍三年,冰上可行車馬軍隊。六世紀中期北朝賈思勰所寫的一本農業百科式的著作《齊民要術》,很注意物候情況。書中提到,河南山東一帶石榴樹從十月中開始就要用蒲槁裹起來,否則會凍死,可是今天在這些地方石榴可以在室外安全生長,無需裹紮。”

哦,是全球氣候變化,不是全球氣候變暖,那急著碳關稅不是瞎折騰嗎?

“隋唐以後,天氣又變得和暖起來。據記載,公元六五O、六六九與六七八年的冬季,首都長安都無冰無雪。八世紀初,皇宮中長有梅樹,種有柑桔。梅樹隻能耐寒到-14,柑橘則隻能耐到-8℃,有梅有柑是氣候暖和的證明。”

咦?又變暖啦?

“但到了十一世紀初期的宋代,北已經沒有梅樹,氣候冷於唐朝。十二世紀,氣候繼續變冷。太湖不但在公元一一一一年全部封凍,而且冰上可以行車,湖上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凍死。從一一三一至一二六O年,杭州春節降雪,每十年降雪平均最遲日期是四月九日,比十二世紀及前十年最晚的春雪差不多推遲一個月。十二世紀的寒冷從北到南直到華南與西南地區。一一一O年與一一七八年福州的荔枝全被凍死。四川的成都曾經生長過荔枝,張籍的《成都曲》雲:“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但到蘇軾所生活的北宋,荔枝能生長於成都以南的眉山了。到了十二世紀的南宋,據陸遊詩與範成大的《吳船錄》,連眉山也不長荔枝了。”

人算不如天算,唐朝暖宋朝就寒了。中國2050年減排40%,有益中國空氣清潔,不必計較西方媒體亂叫。

“雖然十三世紀初期到中期一段時間天氣有轉暖的跡象,但到十四世紀,冬季又是嚴寒了。一三二九年與一三五三年太湖再次結冰。黃河在一三五一年十一月時就有冰塊漂流到山東,而現代的記載表明,河南與山東要到十二月份,河中才出現冰塊。”

怪不得元朝北方遊牧族下了中原,原來那麽冷呀!兵法雲,置死地而後生。哎,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呀!

冷也罷,暖也罷,華夏文明一直在延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