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26/3100371333_8374bc0a83_b.jpg)
柱內解說:“凱旋柱上邊站著的女像,象征著德意誌、勝利女神和戰士的妻子”。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84/3101206930_7e650ec64a_b.jpg)
凱旋柱在蒂爾加騰公園裏。蒂爾加騰公園是柏林市內最大的公園。出了火車站往南幾十米跨過小橋就進入蒂爾加騰公園了。公園東北角就是國會,公園東西軸線上的東端就是勃蘭登堡門。這在前兩貼有介紹。凱旋柱就在公園內東西軸線上。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210/3100368547_961ce6d823_b.jpg)
這是站在凱旋柱腳往東看勃蘭登堡門。站在這東西軸線中間,勃蘭登堡門上的勝利女神背對著你,凱旋柱上的勝利女神也是背對著你。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27/3100372773_1c8d87f745_b.jpg)
這張和以下三張是凱旋柱地麵一層的浮雕。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23/3100382757_b2a37ff324_b.jpg)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26/3104538780_2671a9ceb1_b.jpg)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95/3100385521_cdb18f8602_b.jpg)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54/3101224010_40ae8f35e4_b.jpg)
進入柱內的旋梯爬柱,哇,滿牆塗鴉!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50/3101250812_586db68f3b_b.jpg)
這個塗鴉從底層一直塗到頂層。我觀賞柱的整個過程中都沒看見有其他遊客,這是塗鴉大好時機,可惜我沒帶噴漆罐。密密麻麻,帶了噴漆也許找不到地方留個“某某到此一遊”了。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61/3101249496_e7e6697f96_b.jpg)
手能夠到和不能夠到的地方都塗滿了。為什麽不是中文呢?網上常看到鼓勵國人學習西方人素質的呼籲,準備遊凱旋柱的諸君可要備好噴漆罐呀。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219/3101252154_bf81e63a7f_b.jpg)
上到第二層,看到周圍公園內的各種雕塑。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20/3101253474_a7fcd3ce68_b.jpg)
柱地二層的壁畫。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211/3100417751_920a7398e9_b.jpg)
柱的頂層仰視勝利女神。凱旋柱,建於1873年,是德國誕生的紀念碑。俾斯麥1871年統一德國,從此世界上有了德國,此前隻有日耳曼、普魯士而沒有德意誌。
![點看全圖 點看全圖](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60/3101256304_ebfff27c0c_b.jpg)
柱頂東望勃蘭登堡門。勃蘭登堡公國,建與1307年,即700年前這塊土地脫離了荒蠻,有了城邦。137年前,有了現代德國。俾斯麥統一了德國,使得德國資本主義得以發展。就在這一個公園裏,我看了標誌第三帝國興亡的國會,標誌這片土地文明開端的勃蘭登堡門,德意誌誕生的凱旋柱,還有1989年重新統一推倒的柏林牆遺址。
對比國會和勃蘭登堡門的遊人如織,凱旋柱顯得有點荒落。我不明白為什麽。
謝謝補充資料。這三場戰爭是俾斯麥統一德國的三場戰爭,俾斯麥是現代德意誌國家的建築師。
“勝利柱”是紀念對丹麥、對奧地利和對法國的三場戰爭死亡勝利。柱子的造型是大炮的炮筒。柱身上一圈圈金色的東西是當年繳獲的槍支鍍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