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朱熹認為《中庸》這書【6】:其書始言一 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
始言一理,即說《中庸》講的是一個道理;中散為萬事,即這個道理是可以應用到世事各方麵的。朱熹這句話也可以說是講出了《中庸》文章的結構,即開篇宣示一個道理,然後用大篇幅從世事各個方麵來應用這個道理。
《中庸》說的這個道理,是儒家認為的人類應該如何處世行為的道理。那麽,中庸說的是什麽道理呢?
“其書始言一理”這個道理就是開篇第一句【7】: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朱熹解釋道【6】:
命, 猶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猶命令也。於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德,所謂性也。率,循也。 道,猶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修,品節之也。性道雖同,而氣稟或異,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聖人因 人物之所當行者而品節之,以為法於天下,則謂之教,若禮、樂、刑、政之屬是也。
既然《中庸》可以用到世事各個方麵,讓我們先看看人類應該如何對待客觀事務。
如果用於人類對待客觀事務 的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就可以這樣理解:事務都有自然的客觀規律,人類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就是正道,讓大家認識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就是教育。注意,這種解釋是沒有價值取向的,是今天科技教育體係所遵循的原則。發現客觀規律,經過教育讓大家認識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就是“道”。這個道非善非惡,隻是合於道辦事才能成功,才有效果。朱熹還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用在這裏,就是說要嚴格地不偏不倚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不能過頭,也不能不及。比如春播,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農時掌握到恰到好處了,就是中庸務農了。有比如吃飯,不要為了瘦身而不吃飯,也不應該吃撐了。吃飯八成飽,就是中庸吃飯,中庸養生。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感歎中庸之難。就拿吃飯這件事吧,如今窮國患營養不良甚至饑餓,而富國患肥胖症並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吃飯這麽簡單的問題,愣是國際金融經濟無法中庸,孔子如果活到今天,依然要有此一歎。
讀者或許會說了:唵啊吽你這心得也太離譜了吧,找遍《中庸》也沒有科技教育務農吃飯的事呀。哎,子思“散為萬事”當然用的是他那個時代所關心的事情來舉例,我要理解中庸,隻能從今天的感受來理解,跨時代了就會有代溝,難以理解了。
好了,純客觀的事情《中庸》不是沒有說,而是說的籠統,如“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顯然包括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我這裏是具體化了。當然了,《中庸》雖然講關於處世行為的道理,但子思和朱熹的重點放在修身養性上,這個以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