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15)雪克特狀告美國(委托權力)

(2007-10-08 16:33:29) 下一個

一、曆史背景

19299月美國股市崩盤,美國陷入大蕭條時期。1933F.D.羅斯福就任總統,實施新政。羅斯福就任第二天,就下令全國銀行停業一周,並暫停所有黃金出口。羅斯福總統任期最初的一百天通過了眾多的法案,包括解除禁酒法案。由此,白宮政府以行政手段幹預市場經濟,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大蕭條。羅斯福新政的最大功績之一,就是於1935年建立了社會安全體係,也就是現在每個美國人就業必須的社會保險號。羅斯福百日革新通過了一係列工業、農業和商業的法規,其中之一是《工業複蘇法》。大生產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場經濟,需要政府對經濟的控製。

 

羅斯福的新政是總統權力極大擴張的強政府時期,白宮權力的擴張引起了其它權力機構的反彈。此案就是對《工業複蘇法》的否決,認為《工業複蘇法》賦予總統的過多權力是違憲的。但是,以後的一些案例有逐漸認可了《工業複蘇法》賦予總統的權力。

 

二、故事Schechter Poultry Corp. v. United States (1935)

話說紐約市是美國最大的雞市,紐約市銷售的雞96%來自外州,其中75%經由鐵路運進曼哈頓。活雞經紀人將入港的活雞批給屠宰場,從中抽取傭金。屠宰場將活雞屠宰後將雞肉批發給零售商。雪克特活雞公司就是這樣一家屠宰場。這家公司被紐約東部地區聯邦法院判處18項違反《活雞營銷規章》的行為。該公司上訴到上訴法庭,訴法庭維持了其中16項原判,而撤消了有關固定價格和最低工資兩項判決。最高法院作為抽查將此案調到最高法院審議。審議結果,維持上訴法庭的原判。如此看來,最高法院就是將案子走了一遍,沒有什麽變動。這是最高法院借題發揮的手段,抽一個案子上來複審,然後寫出一篇司法評論,把《工業複蘇法》第3條中賦予總統的過多的裁量權宣布為違憲。字麵上是指責國會委托權力給白宮不當,實質上是對總統權力驟然膨脹的限製。

 

三、理由

司法評論討論的第一點,是白宮權力不能超出憲法規定範圍。

第二點,憲法第一章規定規範商業是國會的權力,國會不能隨意將這些權力轉移給其它機構。但是,按照海洋法,一個機構可以將自己的權力委托給其它機構,問題就出在這點。通過《工業複蘇法》國會將許多權力委托給了白宮。司法評論經過大量引證前例和法理上的討論,說“維護公平競爭”這一條過於空泛,給總統太多的自決裁量權的空間。即這個委托的權限沒有規範地界定好,使得這個行政權力變成準立法權力,所以這樣的委托是違憲的。

然後,評論討論了本案的細節。如雪克特公司雖然買賣都在州內進行,但其是活雞跨州商業的各環結中之一,一樣受跨州活雞販賣規章規範。

 

四、討論

羅斯福的新政,是資本主義國家放棄亞當斯“看不見的手”的信條,采納凱恩斯主義的人類曆史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必然是擴大了政府的職能範圍,擴大了白宮的權力。按照唵啊吽《物質循環的世界》係列文章的思路,強政府對應於大工業是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必然結果。如羅斯福建立的社會安全體係,是政府接管了以前許多私人領域的事務。而原來許多原本是自由市場的私人領域權力也被政府監管權力替代。自從羅斯福新政以後,亞當斯“看不見的手”退下了神壇,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宏觀調控經濟成為各國實施的宏觀經濟教義,使得世界經濟周期的幅度自此以後平滑了許多。

 

把權力委托給其它機構要有明確的權限界定,這是防止行政權力無限擴張的基本原則。中國也有中央把一定的權力委托給地方的情況,那就是常說的向中央要政策。往往一個政策下來後,地方不單把政策用足,而且擴大使用,就是鑽了委托權限界定不清的空子。

 

蘇聯解體後進入弱政府的市場經濟,俄國自普京上台後又變弱政府為強政府,把俄國經濟拉回正軌。但是,總統權力缺乏最高法院和議會的製約,所得權力又沒有明確界定,這也是美國指責普京倒退的原因之一。然而,大國經濟轉型,與曆史上羅斯福新政時期一樣,必然借助於強政府。

 

按照海洋法係,一個機構所接受的被委托的權力是不能再委托給第三方的,這個原則在拉丁語中像一個迴文“Delegata Potestas Non Potest Delegari”,即不得委托被委托的權力。美國國會可以委托其憲法規定的權力給白宮,按照憲法是一切權力出自國會。因此,就法律上而言,美國國體是共和國體,不是民主國體。民主國家應該是一切權力出自公民。如果國會的權力是受公民委托,按照“Delegata Potestas Non Potest Delegari”,國會就不能把其權力委托給白宮。所以,說美國是民主國家是不對的,美國、俄國和中國都是共和國體製,都不是民主體製。說國會代表公民利益,就回到老江的三個代表理論了。各國共和體製所不同的,就是代表機製問題。香港在英國統治時期連議會都沒有,權力出自英女皇,由英國女皇委派總督統治香港,是地地道道的殖民政府,離民主就更遠了。

 

五、鏈接

http://law.jrank.org/pages/8798/New-Deal.html

http://law.jrank.org/pages/8731/National-Industrial-Recovery-Act-1933.html

http://caselaw.lp.findlaw.com/scripts/getcase.pl?court=US&vol=295&invol=495

http://concise.britannica.com/ebc/article-9377908/Schechter-Poultry-Corporation-v-United-States

http://supreme.justia.com/us/295/49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