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飛越北極

(2007-05-26 06:58:53) 下一個

看地圖上的飛機航線都是弧線而不是直線,這是因為地球是圓的,球麵上最短的兩地途徑畫出來就是弧線了。

 

飛機距離有不同。飛機飛得高了,離地心的距離越遠,從幾何學的角度來說飛的距離越遠。所以,現在你做飛機,看到GPS屏幕上飛行的報告,有地麵距離,飛機高度,風速等。

 

從幾何學來說,飛得越高,飛機要飛的距離更遠,但是從動力學的角度來說,卻是飛得越高,飛的距離越短。為什麽呢?因為飛機飛行耗能,是與飛機與空氣的摩擦力成正比的。空氣密度按麥玻分布,隨高度增加按幾何數量級降低,而幾何距離隨高度按線形增加,兩權相比,飛得越高,飛機耗能越少,飛到外空了,就成了衛星了,不需要動力也能飛了。

 

所以,飛機飛越兩地的距離,要按照相對空氣的速度來算。如同樣是從中國到北美飛越太平洋,從中國飛往北美一般要比從北美飛往中國多飛兩小時左右,這是因為大氣環流由西往東的緣故,中國到北美順風,北美到中國逆風。如果中國和美國兩個導彈基地同時對射導彈飛越太平洋,中國導彈要比美國導彈提前到底,中國占上風。

 

美國當然不會那麽笨,既然太平洋逆風,那麽射導電就不走太平洋,走極地好了,地球是圓的,中國和美國在地球兩頭,幾乎任何方向的幾何距離都差不多,隻要找順風方向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風的話,兩國都在北半球,飛越極地仍然是最短距離。

 

飛機就是這樣,既然飛越太平洋從北美到中國要多化兩小說,那麽就走極地好了。這次我座飛機去香港就是如此。飛機起飛了,不是像以往一樣西向過太平洋,而是折向東北。我開始還以為是上錯航班了,馬上掏出機票核對,沒錯呀,是到香港的飛機呀,怎麽往東走呢。很快飛機就折向北飛,飛越北極,飛越西伯利亞,然後由北朝南縱跨中國,比從太平洋飛到香港省了四個小時,那是我乘飛機從北美到香港耗時最少的一次。


飛機起飛後忽然折向東北,嚇得我趕快套出機票看看有沒有乘錯班機。


俯視北極。看GPS屏幕估計這是地磁極附近的北冰洋麵。夏天了,冰裂了。


西伯利亞凍土


中國北方貧瘠的土地


香港海灣


香港港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