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西藏風情印象(6)神山聖湖夫妻配 (多圖)

(2007-04-23 17:04:50) 下一個

去西藏之前,特別憧憬那些像純潔的少女一樣美麗的終年積雪山嶺,然而,到了拉薩以後真是大失所望。由於大氣變暖,冰川消融,一些以往的終年積雪消失了,這樣的山頭慘不忍睹,有如少女被毀了容一樣。以前積雪的痕跡清晰可辨,形成一條清晰的雪線,雪線下有綠草植被,雪線上是裸露的土石。由於凍土解凍,裸露的土石是鬆鬆垮垮的,即失去了冰蜂的美麗,又沒有石蜂的雄偉,也沒有翠嶺的秀麗。在拉薩河穀地區,從貢嘎機場到拉薩途中,這種毀容的山頭處處可見。

我們要去納木錯了,去藏北,去還有終年積雪的地方,去一睹神山聖湖的芳容。納木錯湖在在拉薩北麵。拉薩海拔三千六百多米,納木錯海拔四千八百多米,中間有一道山峰海拔七千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脈【 1 】阻隔。

我們從拉薩出發,向往西走一段,然後北上經羊八井,再轉往東,沿著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邊的青藏公裏一直往東走。那時,青藏鐵路還在建設中,沿途多處看到修建鐵路的工地,也可以觀賞到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山。

我們在當雄鎮【 2 】離開了青藏公裏,從當雄草原邊上穿過,進入藏北。我們沿著一河穀上山。河穀窄,山路陡,河中有巨大石頭,水急浪大。這樣的狹窄的河穀,在內地有一條小溪就很好了,怎麽會有那麽多水呢?我舉目四顧。但見光禿禿的山頭,可以清晰看到雪線,雪線以下有草,雪線以上是裸露的石頭土壤,明顯的冰川退行留下的痕跡,是夏天的緣故,還是全球變暖的緣故?問了一問同行的藏族同胞,以往這裏應該還是終年積雪,確實是全球變暖的緣故。河水有如洪水一樣滔滔奔流而下,而藍天下隻見光禿禿的紅色土壤的山頭,這和我在其它地方看到過的山林出溪水的景象完全不同。這滔滔流水,不是山林裏植被土壤慢慢滲出來的雨水,而是冰川融化的雪水,凍土解凍的冰水。一旦下雨,這些的沒有植被的山頂就很容易水土流失,公裏塌方堵塞勢所難免,這也是西藏公裏不可靠的原因之一。

終於開到山口了,又看見山口有許多經幡。山口有海拔 5 千多米,可以看到山脈北邊的納木錯湖。出山口了,我們翻過念青唐古拉山脈了。這時我們看到一位女孩單身一人在路邊截車。截車遊西藏是一種省錢費時的旅遊方法,那女孩看上去像北京來的大學生,可能截車去納木錯湖,在山口下車自己玩,玩完了又截車繼續旅途。

翻過山口是納木錯的東南角,出了山口,我們就沿這湖的東端往北開,開到納木錯東北角的一個圓形的半島上,半島上有一座小山,山上披滿了經幡,山腳有三兩個帳篷。這是遊人到納木錯遊玩的地方。你能猜出來遊人的遊玩的路線嗎?對了,順時針繞小山,不要繞反了。小山在我們右手邊,湖在我們左手邊,我們開始沿著湖邊走了。

我第一個目標就是直奔湖水,往最東邊遊人不去的湖邊走去,到了湖邊,我把背包放到沙灘上,把大衣圍腰一捆,然後換了一條厚實的短褲,遊到湖裏去。我們一起來的人,好像就我有遊泳的準備,其他人都沒有準備,其中有一位很後悔,很羨慕我有備而來。湖水清澈見底,我在水裏也睜開眼睛,太幹淨了。我喝一口湖水,無味。記得第一此上化學課時,老師講水,說水無色、透明、無味。老師講的水很難看到,這裏的水是真正的無色無味透明。湖底是大石板,幹幹淨淨。我不敢遊遠,怕高原反應,遊出十幾米就往回遊了。上岸後問同行的藏人,這湖水怎麽不鹹呢?這不是最高最大的鹹水湖嗎?原來夏天融雪,大量雪水流入湖內,使得湖邊的水都是淡水,湖心的水才是鹹的。

我上岸後又和朋友一起轉山了。我們一邊走,一邊揀湖邊的被浪衝刷的流線型的各式各樣的小石子。我揀了幾個雪白雪白的滿身小窟窿的石子。為什麽小石子那麽點孔隙呢?我記得火山噴發岩漿遇水凝固的石頭會有許多孔隙,不過那種石頭一般是黑色的,會浮在水麵,我這揀到的是白色的石子,而且是沉到水底的。

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湖邊有兩個十幾丈高的合掌石,就跟合掌拜佛的兩手掌一樣。那種景象,更像是海邊的地貌。後來回到住地,我把書店買的有關西藏的書翻開查看,才知道納木錯以前確實是海,我揀的石子竟然就是珊瑚礁。

以前我一直奇怪,為什麽藏傳佛教比漢傳佛教用法螺用得更多,漢人居住的地方不是離海更近嗎?現在我就不奇怪了。印度板塊的碰撞,把海底推到四千八百多米高,既然我還能揀到珊瑚礁,藏人揀到海螺應該不成問題。或許,藏傳佛教的法器法螺,就是西藏本地特產。

我們湖邊揀石子走一陣,有沿山邊走一陣。這個山有很多洞,形狀就是海水融蝕的坑洞。其中一個洞裏,有近二十個和尚在裏邊念經,他們坐成四排,前邊有紅布鋪蓋的供台,上邊有酥油燈供著佛像。許多遊人在洞口觀看他們做法事。據說,環繞著這個山有許多洞,有些和尚長年在洞裏靜坐。我們也看見有藏人逢洞就鑽的轉山。

我們繞山轉了接近一圈了,這時看到有幾個白塔,塔邊堆著一溜的石塊,走近一看,每塊石頭上都刻滿佛經。看來,西藏人就是為了宗教而生活的,我們看到的西藏人活動,大部分是宗教活動;看到的西藏財富,大部分是寺院財富;寺院僧人,大部分是青壯年;西藏大地山,到處是宗教符號。遠處的雪山,近處的湖水,西藏人稱為神山聖湖,他們認為這神山和聖湖是一對夫妻,所有這裏的大自然,都被西藏人賦予了宗教的意義。

回拉薩的路上,已經是天黑了。青藏公路上來往的大卡車源源不斷,為青藏鐵路建設運輸物資,在高原上留下一串長長的光鏈。

【1】 http://baike.baidu.com/view/28035.htm
【2】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dishi/dangx/dxsy.htm


(岷山 攝影:唵啊吽。毛詩雲:更喜岷山千裏雪。由於冰川消退,雪線上的終年積雪沒了,裸露出瓦解的凍土。西藏境內這種全球變暖的痕跡也是到處可見。)


一遇大雨,解凍的山頂就大量水土流失。(攝影 唵啊吽)


法螺。西藏高原曾經是滄海。


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衛星圖。山脈中間的山峰海拔七千,山脈對著納木錯東南角的山口是五千多,沒有終年積雪了。


納木錯的合掌石。高原海岸風光。掛滿的經幡才使人感受到這是西藏高原。


神山聖湖,西藏人民吧他們視為一對夫妻。這山是近百公裏的視野。到了西藏往往會錯誤估計距離,可能是空氣稀薄看得遠的緣故。這是一幅難得的風景,雪山頭一般是看不見的,一般都被一塊雲遮住,像是少年的麵紗,也像一麵旗幟,所以被稱為旗雲。即便你看見萬裏無雲,而且眼看著山頭的雲就被吹走了,但是上風又無中生有地生出雲來。這是潮濕空氣遇冷凝聚所致。如此清晰的雪山頭,真是可遇不可求。


納木錯湖邊瑪昵堆


納木錯半島小山滿山的經幡。


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


合掌石


阿裏瑪旁雍錯湖畔堆放著信徒不遠萬裏背來供奉聖湖的“瑪尼”石—雕刻有經文與宗教人物的石頭。納木錯也有這樣的宗教風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mingyanzi 回複 悄悄話 湖景真美。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uga的評論:
我的猜測或許不對,但納木錯的海岸風貌和拾到的珊瑚礁卻是真的。
Yuga 回複 悄悄話 "或許,藏傳佛教的法器法螺,就是西藏本地特產。 "

回答是否定的
SUNNE 回複 悄悄話 西藏的自然風光很漂亮。發螺修飾得精致。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