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西藏風情印象(4)朝聖 (多圖)

(2007-04-11 17:25:17) 下一個

早上六點半,天剛剛開始有點亮,窗外街道路燈下靜悄悄的。我起了個大早。由於用的是北京世界,拉薩一般是九點鍾吃早飯,下午一、兩點吃午飯,晚上七、八點吃晚飯。所以算起來等於在北京早上四點半起床。不過,高原就是高原,日照時間長,白天亮得早,黑得晚。這裏六點半已經和平原六點差不多亮了。

我順著石板巷子出去,從小昭寺那條路繞過去,穿過八廓街的深巷,來到大昭寺。從小昭寺到大昭寺的路上,一路都有賣酥油的。酥油有兩種,一種是食用的,比較衛生。另一種專門賣給信徒到寺裏添燈油用的。那是一種下窄上闊的方紙筒,看體積約有一斤重的酥油,還有一個小塑料勺,給信徒用來添燈油用的。從小昭寺到大昭寺這一路,聞的都是酥油味。到了大昭寺酥油味就更濃了,這大概是清晨氣壓低的緣故,寺內日夜通明的油燈酥油味漫到街上不散。

早晨大昭寺還有一種氣息,就是燒晨桑的味道。晨桑是一種灌木,葉子細碎蠟質,有點像柏樹葉子,燒出的白煙有一種奇特的香味,有點像柏樹味,也有點像香茅草味。大昭寺門口左右個有一個燒晨桑的塔,很像北京北海的白塔形狀,可以兩人合抱那麽大。燒晨桑是一種西藏特有的宗教儀式,農村家家戶戶都燒。晨桑點著以後,要往上散糌粑粉,蓋著火苗,熏出白煙來。晨桑晨桑,都是在早晨燒的。

我到的還算早,門口有十多二十個信徒不停地一個接一個的行長拜禮,每個禮都得把身子完全趴到地上。所以,每個人都得有足夠的空間來拜,距離和我們以前做廣播操時差不多,隻是廣播操的前後距離變成信徒的左右距離,廣播操的左右距離變成信徒的前後距離。這樣一來,門口的空地就基本給朝拜信徒占滿了。這塊地方白天源源不斷有信徒來拜,每個信徒拜起來是不停地反反複複地拜,他們不遠萬裏長途跋涉來到這,非常珍惜這個朝拜的機會。大昭寺門口這些石板被磕頭拜禮的信徒磨得光溜溜的一塵不染。我站到門邊角落裏,站在轉經筒後邊。逐漸地人越來越多了,不一會兒,人就多得如高峰期擠公共汽車一樣。我看看身邊的人,他們的神情都透出一種期待,一種激動,一種等待的焦慮,或許,他們一輩子就等這一時刻。朝拜。

門一開,信徒們就往裏衝,他們誌在給佛菩薩添今天的第一勺油。這正門是為信徒早上開的。寺內每個佛像的房間,白天也是鎖著的,隻有這時才開門讓信徒去添油。走在前邊的信徒一間一間房間進去,每個佛像前都添一勺酥油。後邊的會跳過幾間往前跑。有如在布達拉宮一定要給觀音磕頭一樣,在大昭寺一定要到釋迦牟尼金身像前磕頭。信徒們也一樣,其它佛像可以跳過不添油,釋迦牟尼金身前的燈油是一定要添的。門外行長拜大禮的也是拜這座釋迦牟尼金身。

這是我第二次進大昭寺。白天來過一次,那時正門是關著的,從側門跟著導遊,聽著講解觀看。這次是跟著信徒,在他們的宗教熱情擁擠下體驗大昭寺的宗教氣氛。釋迦牟尼金身是坐姿(見圖),整個是黃金的,據導遊說,當初是文成公主做為嫁妝帶來的【1】,最初放在小昭寺,後來移到了大昭寺。白天釋迦牟尼金身的房間是鐵柵欄門鎖著的,遊人從門外往金像仍錢,裏邊滿地都是人民幣,其中不乏百元的鈔票。

寺內木棟木粱油乎乎的,都是酥油燈熏的。信徒給佛添油添得太多,燒不完,僧人就用這些酥油搞雕塑,酥油雕塑是西藏酥油獨有的工藝品。西藏雖然有大草原,但是酥油已經供不應求了,很多酥油都是從寧夏、內蒙古銷售過來的。

如果你有機會到拉薩,一定別忘了起個早,買一筒酥油,到大昭寺裏的釋迦牟尼金身前的油燈添幾勺酥油。一定要早,晚了就關門了。

 

1http://blog.daqi.com/article/84489.html


大昭寺前燒晨桑的塔。藏民家的尺寸會小很多,一般都會設在房頂或陽台上。


磕長頭,全身伏在地上。


大昭寺門前的轉經筒。那天我就被朝聖的人擠到這個經筒後邊等著開門。注意轉的方向,不要轉反了。


大昭寺內釋迦牟尼金身。看到前邊的百元鈔票嗎?


大昭寺前門。注意磕長頭的方法,站著,手從頭頂拜頭、口、胸然後全身伏到地上。


大昭寺房頂眺望布達拉宮。遊客也也能上布達拉宮房頂。


大昭寺前門。注意那根高高的經幢下邊,在轉經路轉經的信徒都必須繞到經幢外邊,轉經路上有好多根經幢,你要是轉到經幢內那麽轉經就無效了。


日日夜夜燃燒的酥油燈,西藏的酥油不夠燒了,要從寧夏河蒙古販運酥油來藏。犛牛油是很好的牛油,有西方人想出口西藏酥油,這樣的商業計劃當然不現實,不是沒有西藏酥油,而是西藏酥油西藏自己都不夠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