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邊講了,貨幣本質是信用問題。那麽這個信用怎麽建立呢?太平洋小島上的部落容易,人誠實樸實,那石頭記帳就行了。用石頭記帳,很有點結繩記事、數豆計算的味道。但是其它地方就不同了,這世界上誰有信用?誰能信得過誰?所以,古代最流通的貨幣就是金和銀這樣的貴金屬。
金銀流通有不方便的地方,一個是成色問題(古代用個爐子燒一燒看看是不是真金),一個是磨損問題,還有一個要命的就是貨幣計算單位功能問題,買賣稱銀子有誤差,銀塊大小怎麽分割等。所以,就有政府信用鑄幣的產生。西方一般是鑄金幣銀幣,而中國很早就開始鑄銅幣了。金幣銀幣是解決計算單位功能問題,是真正幣有所值的。中國的銅幣也有價值,銅也是貴金屬之一吧,但是,中國也有信用記號貨幣,隋朝的刀幣,一刀值多少是按上麵鑄的數字符號來算的。銀號之間的紙幣也是中國最早使用。即從曆史來看,中國是使用信用貨幣(相對於貴金屬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
美國的貨幣還有一些貴金屬遺跡。我在紐約跳蚤市場上曾看到過60年代前的美國誇脫,是銀幣。美國現在的誇脫不是銀的了,但還是很值錢的。我做實驗時要求老板買一些鎳,老板說,融化幾個誇脫就可以了。美國硬幣比麵值還值錢。《中國震撼世界》作者認為中國崛起的真正標誌是2004年2月中旬,那個時候開始世界範圍內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各國都有人偷馬葫蘆蓋。最初從台灣開始,然後是蒙古和吉爾吉斯斯坦,後來蔓延到美國(芝加哥市一個月之內丟了150個馬葫蘆蓋)和歐洲城市。小偷偷馬葫蘆蓋當然是為了賣錢,最終這些鐵都賣給了中國。運馬葫蘆蓋多費事呀,為什麽不直接運誇脫呢,那可是戰略物質呀。中國的硬幣就不同了,用鋁,輕得很。記得在虎跑泉喝龍井茶是,店小二為顯示泉水的妙處,把水灌得滿出杯口而不溢出來,這還不算,還可以在這水麵上浮上一個硬幣。我後來旅遊每看到平靜清澈的井水或泉水,都會拿個硬幣輕輕放上去,讓它浮在水麵,這成為我旅遊的樂趣之一了。後來到美國旅遊鑽山洞,看到洞內泉水,放一個硬幣,沉一個,再放一個,又沉一個,這是什麽泉水呀。後來一想,我這不犯傻嗎?美國硬幣多重呀?
好了,扯遠了。隻是想說明國際貨幣以往都以貴金屬為基礎。以往國際貿易都用金銀結算。如果把金銀看作貨物,這就沒有什麽貿易順差逆差問題了,隻是一個國家用一個貨位換另一個貨物而已。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金銀用完了,想用其它商品以物易物是非常困難的貿易,最近的一次國際以物易物是牟其中用貨物還蘇聯飛機的事情。冷戰期間東方陣營之間經常做這些事,如中國雞蛋還東歐機器,古巴砂糖換中國的其它產品等。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茶葉陶瓷遠銷國際,中國是銀本位製,結果是世界大部分銀子都流入中國了。英國想再買茶葉沒銀子了,喪失了貿易媒介手段,怎麽辦呢?就在印度種鴉片銷往中國,結果引發鴉片戰爭。
英國建立了世界霸權後,其工業品行銷全球,使得世界黃金聚集到英國。結果英鎊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二戰期間,美國發了財,全球黃金流入美國,結果戰後的國際金融體係以美圓為貿易結算單位。這些國際貨幣信用,還是以貴金屬支撐著的。
原來布雷頓森林體係【1】是美圓與黃金掛鉤,其它各國貨幣與美圓實行固定匯率。按照貨幣經濟學家的觀點(見第二節),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全球性經濟蕭條,是世界金融信貸(或貨幣)不足引起的,所以搞了個布雷頓森林體係穩定國際金融秩序。二戰後果然國際經濟蒸蒸日上,國際貿易不斷增加。黃金產量增加趕不上國際貿易增長的需求,如果美圓與黃金掛鉤同時要完成國際貿易的交易媒介和儲蓄手段的功能的話,可以有幾種方法來應對這種情況。
其一是加速貨幣周轉。同一貨幣量完成更多交易媒介功能的方法就是加速周轉。這種方法實際上沒有實行,其一是貨幣周轉於受到生產周期限製,一個企業必須講原材料生產出來,再銷售出去才能完成一個生產周期,其資金才能周轉一次。如我們第一節說的,如果生產時間都是瞬間能夠完成的話,信貸就沒有必要了。無論如何,銀行係統還是不斷創造各種信用手段,加速資金周轉,當然,銀行這樣做不是為了解決國際貿易問題,而是為了多創造貨幣,多收利息。無論如何,加速周轉能力有限,無法解決貨幣量不足的矛盾。
其二是美圓和黃金必須相對其它商品升值。這很自然,價格按照供求關係來定,既然黃金產量相對與全球物質生產的增加而減少,黃金價格就得增加,而美圓與黃金掛鉤,美圓就得升值。這也與第三節說的價格不相關定理一致。即同樣貨幣量來完成更多的交易媒介功能,隻需將所有價格同時降低就行了。用回前邊的例子,一頭牛的價格是1000元,每坯布的價格是500元,我們需要1000元貨幣量來完成一頭牛換兩坯布的交易媒介功能。如果一頭牛的價格是一百元,一坯布的價格是50元,那麽我們隻需十分之一的貨幣量就能完成同樣的交易了。所以,美圓升值是保持國際貿易正常運行的方法。
但是,美圓有國際貿易貨幣和美國國家貨幣雙重身份,讓美圓升值,美國不幹。為什麽呢?美國發行美圓流通國際,相當於美國發行債務,美圓升值就是通縮。第三節講到,通漲對債務人劃算,通縮對債權人劃算,因為隻要有通漲通縮,儲蓄功能就受到扭曲。美國發行美圓,就是債務人,(這個概念最好體現的就是美圓儲備基本以美國國債形式存在),既然是債務人,通縮對美國不利。如果債務人可以控製貨幣供給量,用貨幣供給量控製通漲通縮,那麽債務人當然要設法創造通漲了。所以,美國的最佳選擇就是讓美圓與黃金脫鉤,讓美圓貶值。越戰期間美國出現貿易赤字,造成大量黃金流出美國,促使美國最終選擇了美圓與黃金脫鉤。
然而,一旦貨幣於貴金屬脫鉤,信用風險又增加了。美圓原來與黃金掛鉤是三十五美圓一盎司黃金,從1971年底美圓與黃金開始脫鉤以來,今天已經是640美圓一盎司黃金了,美圓相對黃金已經貶值了1800%。相比之下同期道瓊斯指數隻上升了1200%,人們不禁要問,美國經濟發展究竟有多少是由於美圓的國際流通從其它國家卷回來的資產。
布雷頓森林體係已經崩潰了,但今天國際金融秩序還沿用美圓結算,顯然是不合理的。以美圓結算的國際貿易建立在美國的信用上,而美國的美圓政策,要優先考慮美國國家利益,然後才兼顧國際貿易環境,這樣的信用沒有有效的製衡機製,以前的黃金掛鉤機製已經沒有了。所以,國際經濟學家們不要求美國解決雙赤字問題而要求人民幣升值是一種霸權話語。既然美國不能兼顧國際貿易環境,中國也沒有這個義務。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不是為了解決其它國家或國際貿易問題的,除非解決國際貿易問題的同時也有利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至少,國際社會得讓人民幣國際流通,才能要求中國人民幣匯率政策承擔一些國際義務吧?或者說,人民幣可以在東南亞流通,中國就有維護東南亞貿易係統的義務,權利與義務對應嗎。中美貿易以美圓結算,而不是以人民幣結算,這要求中國有美圓儲備,不要求美國有人民幣儲備,美國已經得到了鑄幣稅利益,就沒有權力要求人民幣升值,相反,應該是國際社會和中國有權利要求美國立即終止幾乎是惡意讓美圓貶值的連年雙赤字政策。人類是否有智慧形成一種新的國際金融秩序呢?中國是否有智慧在解決人民幣匯率問題同時開創新的國家金融貿易秩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