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二十一)中國萬億外匯儲備

(2006-09-13 14:43:54) 下一個

國際政治結構是以各國在全球物質循環鏈中的位置來決定的。國際物質循環大勢是循環的物質由南半球進入國際社會,然後流入歐洲、日本和中國等製造業國家,然後流入歐美消費國家,最後回歸自然或終止循環而形成汙染。

 

在國際物質循環中,今天有能力控製總體物質循環的是美國,美國製定全球貿易和金融秩序,其他國家在國際物質循環中隻有相互依賴關係,各自無法主宰物質循環。所以,經濟製裁隻是美國獨門手段,盡管美國社會社會對進口產品依賴程度很高,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對美國實行經濟製裁。

 

按照物質循環的觀點,國際政治可以大致分為三種角色:資源國家,製造業國家,貿易金融國家。資源和製造兩角色是物資循環基礎角色,貿易金融是維持這一物質循環的社會政治結構。中國改革開放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已經由資源國家角色轉變為製造業國家角色。今明兩年是中國的關鍵年,是中國對世貿承諾開放金融市場的關鍵年。所以,中國萬億外匯儲備是患少不患多。按照經濟學觀點,人民幣應該大幅升值,降低外匯儲備,但以國際政治而論,人民幣大幅升值還要等待幾年,要等到中國渡過金融市場開放這一關以後而定。這在國際政治中,關係到中國是被打回資源國家角色,還是進入貿易金融俱樂部的關鍵時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冷戰時期,美蘇爭奪國際秩序的主導權,勢均力敵近半世紀,最終以蘇聯解體而告結束,導致美國單邊主義抬頭,因為隻有美國有此實力實行單邊主義。歐元區的建立,是對美元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的一大衝擊。美國先以南斯拉夫戰爭打擊歐元,續之以北約東擴,使歐盟納入東歐國家,將歐盟由製造業角色變為製造-資源雙重角色,致使歐元因歐盟內部政治機製軟弱而無法在國際政治中與美元爭峰。在過去幾年中,在美國連年雙赤字的形勢下,美元相對其它國家貨幣貶值近四分之一,雖然人民幣緊盯美元看似中國吃虧,但這也隻能是中國別無選擇的唯一策略,這關係到中國是退回資源國家角色,還是進入金融貿易角色的關鍵一步棋。

 

資源國家曾嚐試聯合控製全球物質循環,在70年代建立了石油輸出國聯合組織,他們形成石油價格聯盟,抬高了石油價格,使中東富裕起來了,也使歐美陷入經濟滯脹狀態。最後,海灣戰爭終於將石油輸出國組織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貿易秩序,使美國經濟走出滯脹狀態。

 

如果中國與歐盟聯合,則有可能主導國際物質循環中的製造業環節,這是西歐與中國共同利益所在。然而,近期歐盟接納東歐國家過速,將原本與中國聯手的趨勢導向了競爭的趨勢。所以,中國在國際秩序中近期還隻能自強而無法指望與歐盟共建歐亞大陸市場。

 

最近世貿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僵局。南北對峙,實際上是美國與南半球對峙,是美國與資源國際對峙,是國際物質循環中貿易金融主導者與資源國家的對峙。中國、歐盟已經作為“利益相關”者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中歐在世貿談判中隻作壁上觀。

 

今明兩年,中國要以萬億外匯儲備強渡金融市場開放的世貿承諾。中國已經在製造和國際貿易中立足,但人民幣在國際金融中的角色與中國製造和貿易規模完全脫節,人民幣不還不在今天的國際金融秩序中。人民幣進入國際金融秩序是完成中國入世、加入全球分工的過程的不可或缺的一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