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評說

版權說明:歡迎非商業贏利目的轉載轉貼我的文章。轉載轉貼時請注明唵啊吽筆名和博客鏈接。
個人資料
唵啊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資治通鑒》卷四 評說 (14):魏將段幹子利用產權不清出賣國家利益

(2006-05-23 04:48:07) 下一個

《資治通鑒》卷四 評說 14):魏將段幹子利用產權不清出賣國家利益

原文25

赧王中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二七三年)趙人、魏人伐韓華陽。韓人告急於秦,秦王弗救。韓相國謂陳筮曰:事急矣!願公雖病,為一宿之行。陳筮如秦,見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來。陳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何也?陳筮曰:彼韓急則將變而他從;以未急,故複來耳。穰侯曰:請發兵矣。乃與武安君及客卿胡陽救韓,八日而至,敗魏軍於華陽之下,走芒卯,虜三將,斬首十三萬。

評說25

趙、魏聯合攻韓,韓求救於秦,秦不救。韓相讓陳筮到秦國再求救。陳筮到秦見穰侯,穰侯問:韓國是否很危險了?陳筮答:還不急。穰侯發火了:不急為什麽派你來求救?陳筮答:韓國要是急了就投降了,正是還不急才派我來求救的。穰侯於是發兵救韓,打敗魏軍。

秦對韓不是見死不救,而是不到快死不救,這樣即就得省力,又救得韓國感激淋涕。此策在卷而評說援越援朝是討論過。

陳筮求救,言外之音是說你穰侯現在不救,就沒有機會救了。這是談判技巧之一,就是告訴對方韓國最好的其它選擇――投降魏國,迫使對方不得不接受救韓的請求,否則秦國麵對的不是趙、魏兩國,而是趙、魏、韓三國。談判要價,不能超過對方的底線,即對方最好的其它選擇。陳筮一攤底牌,穰侯就不得不派兵了。

談判實力,就在於談不成後你有什麽其它選擇。

原文26

武安君又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魏段幹子請割南陽予秦以和。蘇代謂魏王曰:欲璽者,段幹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製璽,欲璽者製地,魏地盡矣!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王曰:是則然也。雖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對曰:夫博之所以貴梟者,便則食,不便則止。今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梟也?魏王不聽,卒以南陽為和,實修武。

評說26

段幹子是魏國大將,讓魏王割地求和。蘇代就對魏王說,段幹子要官印,秦國要地,兩方權地交易,魏國土地就得流失殆盡了。以割地求和,有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土地不割完,就沒有和平。魏王說,已經答應了就算了吧。蘇代說,人們下棋用梟子尚可當行則行,當止則止,你大國謀事怎麽比下棋還輕率。

武安君即秦將白起。古時有一種棋叫六博,每方各有一梟子和五散子。

割地求和如抱薪救火,清末給列強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就是明證。薪不盡而火不止,蘇代兩千年抱薪救火理論依然有效。

段幹子行為,就是今天所謂漢奸行為,即為個人權力出賣國民利益。段幹子土地和權力的交易今天依然存在。今天國內招商引資,很多也是欲璽者割地行為。為了地方快出經濟發展政績,而賤賣國有土地和資產給外資企業,這與段幹子割地保官是一樣的。其抱薪救火效果也非常相似,即經濟發展以國有資產流失為代價,致使經濟發展成果與民生福利背道而馳;經濟越發展,民工生活越沒保障,而不到國有資產流失殆盡,經濟還不斷發展。一方麵中國有大量貿易順差,另一方麵國內內需無力,這是經濟發展完全依賴外資對國有資產的不公平並吞導致的現象。

段幹子與秦國割地交易,而使第三方利益相關者不知情或無法控製,這種現象經濟學中叫做外部效應。如果被割去地皮上的民眾免除了戰爭之苦、不受種族壓迫,而且過上更好的日子,那麽就是好的外部效應,否則就是壞的外部效應

外部效應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產權不清,即受到外部效應影響的利益相關者對交易中的權益沒有以產權的形式明確下來,使得交易當事人肆無忌憚地侵犯他們的權益。如國有資產中包含有祖祖輩輩在中國生活的人的權益,但官商與外資交易時,把這些人的權益給瓜分了,所謂所有人監督不到位是也。國企改革也一樣,職工權益和國家權益被交易當事人瓜分了。

如果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確實是產生好的外部效應的話,中國內需應該是隨著GDP增長按比例增長的。但是事實表明國有資產換來的外資,並沒有使內需按GDP比例增長,即官商中有許多段幹子之流以權謀私,出賣國家利益。

 http://www.yuandao.com/redian/whrtyzzrebyzxq.html

http://www.ld.nbcom.net/shiji/shijia/sj014.htm

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hanfei/0033.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