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原文15:
初,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嚐臨渭淪囚,渭水盡赤,為相十年,人多怨之。趙良見商君,商君問曰:“子觀我治秦,孰與五羖大夫賢?”趙良曰:“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仆請終燒正言而無誅,可乎?”商君曰“諾。”趙良曰:“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穆公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君,一救荊禍。其為相也,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不操幹戈。五羖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今君之見也,因嬖人景監以為主;其從政也,淩轢公族,殘傷百姓。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歡而黥公孫賈。《詩》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此數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後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書》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數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貪商於之富,寵秦國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商君弗從。居五月而難作。
評說15:
此文借趙良與商鞅的對話,對比了秦國兩個宰相。人民對五羖大夫敬愛,對商鞅畏懼;五羖大夫死時舉國哀悼,而商鞅死於車裂。
五羖大夫,即百裏奚,秦國名相,中國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幫助秦穆公建立了霸業。秦穆公願出千金為把百裏奚從楚國買回來,但為了隱人耳目,結果以五張羊皮將百裏奚買了回來,故號稱五羖大夫。百裏奚以親民為成就一代霸業,商鞅以厲法為秦國成就兩世帝業。
(http://www.greatchinese.net/famous/xianchen/bailixi.htm)
這裏引出了一個命題,究竟統治者被被統治者愛戴好還是畏懼好。東方的統治哲學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西方政治哲學經典之一是Machiavelli的《王子論》(http://www.constitution.org/mac/prince03.htm),Machiavelli認為被被統治者畏懼的政權比被被統治者愛戴的政權更為鞏固,他這一結論是總結歐洲曆史得出的,至今被西方奉為強權政治的哲學基礎。但中國哲學家得出的結論完全相反:“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而且也是根據中國曆史總結出的結論。究竟中國古代社會哲學家對,還是西方古代社會哲學家對,我們姑且不論。但我們必須了解的是,今天世界是西方主導的世界,中國國際上每每表示善意而被誤解為軟弱,這是西文化背景的產物,西方根本就不相信有善意這樣一個概念,一切政治決策都以利益衡量,你的善意正是他獲取更大利益的更大籌碼。現在中美國際政治中實際是王霸之爭,不久的將來,曆史就可以認證到底是中國政治哲學思想正確還是西方政治哲學思想正確。這確實是文明衝突。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得人者興,失人者崩”。這是對邪惡的詛咒。如果一個社會可以達到完全不用法律強製的話,那就已經是共產主義、已經是天堂了。在現實社會中,強製性的法製是不可缺少的,但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地依靠道德力量。道德的力量不單是偉大的,而且道德的信念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因為有道德而清貧的生活要比倚仗權勢的富貴生活更幸福。治世應該把暴力降至在最低限度,可以經過思想交流而說服的,不要采用強製暴力。商鞅變法,僅倚重強製,雖開一統天下之先,但政權極不穩固。
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與現實政治往往背道而馳。如美國推翻薩達姆獨裁建立民主和諧社會,贏得世界善良人的支持,但現在伊拉克已經實行民主選舉了,社會暴力則更甚於薩達姆時期。前蘇聯實行民主改革推翻專製,代價是幾百萬非正常死亡,國家經濟倒退十五年,“不自由,毋寧死”倒成了咒語,理性訴求與客觀效果南轅北轍。所以改革時機很重要,一定要社會受益高於社會成本才可實行,否則得不償失。如何看待對商鞅的暴政評價,同樣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商鞅殘暴首先是公子虔的觀點,是反對法製建設的觀點。商鞅遭車裂,主要是觸犯了既得利益集團。虔公子要追殺商鞅,是為了一些統治階層的利益,而不是勞動人民的利益,看官可以自己判斷。
一個健全的社會需要有牧師(思想引導)和警察(行為規範)兩種社會功能。任何偏袒五羖大夫的德治或偏袒商鞅的法製都是不明智的。光有刑法而無道德引導,社會就隻能在強製中運行,生活沉悶可想而知;但光有教堂而沒有警察的社會,實際上是空想社會,人人都想生活得沒有恐懼,但恐懼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現實,不是對法律的敬畏,就是對盜賊的恐懼,兩者必居其一。商鞅在時可以將恐懼歸罪於商鞅,沒有商鞅時遇上盜賊就自認倒黴。但如果社會能夠在嚴厲的法製之外,輔以道德文化建設,人民就可以有恐懼降至最低的平安生活。
治大國如烹小鮮,政治也要陰陽諧調,水火相濟,絕對的仁政和極端的強製都不可取。同樣,中國今天改革,光靠行政命令和法製是不夠的,中國還需要更多的人從事社會思想交流和文化教育事業,否則再完善的法製建設,也會引發不必要的社會騷亂。商鞅恃力改革是前車之鑒,中國需要真正的九年義務教育,需要一個追求理性思維的文藝複興運動來保障政治體製改革的平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