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原文14:
顯王三十一年(癸未,公元前三三八年)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複內之秦。商君乃與其徒之商於,發兵北擊鄭。秦人攻商君,殺之,車裂以徇,盡滅其家。
評說14:
前338年,秦孝公死,其子文公即位。公子虔乘機誣告商鞅,商鞅被抓,然後被處於車裂極刑。
人有一死,皇帝也不例外。但曆史上國家元首更換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社會動亂。美國政體是國家首腦更迭可以避免社會動亂的最成功的政體。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司法與曆法獨立於行政,這使得行政首腦更換不會造成國家結構運行有太大的突變。加上一個龐大的政府文員官僚機關,美國人感受不到總統變換會給生活帶來多大變化。秦國就不同了。商鞅變法涉及立法、司法、行政和軍隊,完全依賴於秦孝公授權,孝公一走,商鞅形同廢人。公子虔當初犯法,被商鞅殺其師父抵罪,因此懷恨在心。
國家機構的平穩與製度創新能力是一對矛盾。有如一個公司,有規模經濟效益的其固定成也本高,但市場應變能力就減弱。民主政治社會比較穩定,但變革速度也慢;集權社會社會不容易穩定,但變革速度快。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裏就談到,小國宜於民主,大國宜於獨裁。孟德斯鳩是從國家的戰爭決策能力來說這話的。因為戰爭決策對時間特別敏感,失去了時間就失去了戰爭。中國改革也需要時間,尤其不能錯過機遇。小國人少,民主一下就決定了。大國人多,要議論很長時間才能決策。如加拿大眾議院有308個議員代表三千兩百萬人口。按此代表比率,中國應該有1萬三千全國人大代表(實際上不超過三千)。如果再采取加拿大議會辯論程序,可能所有事情都是議而不決了。三千人大代表,每個人發言40分鍾的能力是有的,按八小時工作製,每周5天,這個大會就得辯論整整一年。40分鍾不多,因為議案肯定不少於40個,誰能夠在不到一分鍾之內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有人嘲笑人大舉手通過形式,是不知道國會辯論議案對人口大國是更加腐儒。若把代表人數減少到三、四百人,則代表性有成問題。一個代表要代表一千萬人口的話,如何深入群眾,傾聽選民的心聲?
美國設計政府時,采用聯邦製把孟德斯鳩大國的集權和小國的民主兩個優勢巧妙地結合了起來,采用了三權分立的總統製(不過,移民局例外,移民局是三權合一的,申請過美國簽證的人都知道,移民官權力是沒什麽限製的)。總統有宣戰權力,避開民主決策。省市自己的議會決策地區事務,國會決策全國事務。這樣就形成了對內民主,對外獨裁的民主帝國主義。美國總統,影響和控製國際事務權力大,而影響和控製國內事務權力小。美國總統隨便換個演員上去,美國人民還是一樣生活,但國際社會就不同了,關係到那個地區有戰爭,那個地區有動蕩。最能說明美國總統國際國內權限的,莫過於南亞海嘯與新奧爾良颶風。南亞海嘯後,美國救援軍艦馬上開到印尼;而新奧爾良颶風後五天美軍才到當地救災。美國聯邦政府的全國應急中心是受新奧爾良市政府製約的。新奧爾良是市政府管轄區,市政府沒有請求之前(颶風癱瘓了市政府),全國應急中心是無權進入市區的。美軍開入其它國家要比到美國國內一個地區更困難,美國市政府管轄權要比外國主權還要穩固。美國總統權力受到更多的國內製約,更少的國際製約。
美國總統有組閣的權力,但沒有司法殺人的權力,不像文王,由公子虔一句話就把前朝重臣給殺了。權力集中,成事快,敗事也快,起用商鞅快,廢商鞅也快。紫陽改革功臣,在其總理任期如日中天、政治改革在即之時,一夜下台,與商鞅倒台有點類似,不同的是,商鞅倒台是政局變動引發社會變動,紫陽下台是社會變動引發政局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