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2024 (102)
2025 (1)
原文9: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後。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禦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弗聽,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趙簡子之子,長曰伯魯,幼曰無恤。將置後,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於二簡,以授二子曰:“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辭,求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辭甚習,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於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後。簡子使尹鐸為晉陽。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簡子曰:“保障哉!”尹鐸損其戶數。簡子謂無恤曰:“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及智宣子卒,智襄子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宴於藍台。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智國聞之,諫曰:“主不備,難必至矣!”智伯曰:“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對曰:“不然。《夏書》有之曰:‘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夫君子能勤小物,故無大患。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又弗備,曰不敢興難,無乃不可乎!蜹、蟻、蜂、蠆,皆能害人,況君相乎!”弗聽。
評說9:
晉文公架空周王,晉國六卿加空晉公室。晉公挾天子以令諸侯,晉國智大卿挾晉公以令諸大卿。法律形同虛設,一切都憑地方實力說話。前458年,六卿兼並為四家,以智家最強,專擅晉國國政。有點類似今天美國專擅國際政務一般。
西方至今的外交理論,完全是強權政治理論,叫做Realpolitik。直譯為現實外交理論,類似於春秋時的霸道,基點完全放在力量均衡上。西方將其它各種外交理論,但都被斥之為空想,Realpolitik至今是西方外交理論的原則與實踐。然而,與西方不同的是,除了霸道,中國還有王道。比較中國與美國國際利益爭紛的外交行為,就不難看成中國外交更注重王道。霸道相信得實力者得天下;王道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按霸道,智家勢力最強,為什麽後一下被三家分掉呢?那就是智家王道失缺的緣故。王道者,內聖外王。
對內聖外王的流行解釋,是君師合一,精神領袖與行政領袖合一,這樣的解釋隻會墮入政教合一的歧途,因為這樣的聖,屬內心世界問題,無客觀標準。如基督教聖人與伊斯蘭教聖人,無法通約對比。
內聖,應解釋為內政勵精圖治,以民為本,凝聚人心,自強不息;外王,應解釋為外交上以王道立國。內聖,是能夠保障弱勢群體基本生存權利的國內政治。這樣,內聖外王的王與王霸之爭的王就歸於同一概念。內聖才能外王,正如上乘武術功夫,無不以深厚的內功為後盾。有外功而無內功,終有筋疲力盡之時;有內功而無外功,雖擊不倒對手,也不會被對手擊倒。趙家就憑內聖這點內功,躲過一大劫難。
司馬光在這裏將智家與趙家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智家立能力強的智瑤為後,注重的是霸道,是外功,內政上兼了並範、中行兩家,實力大增,外交上伐齊討鄭,震赫諸侯。與其相反,趙家立賢善的無恤為後,注重的是內聖,是內功,最後終以王道反敗為勝,扳倒了智家。得道多助,是得王道多助,不是得霸道多助。
換言之,中國以國內腐敗的官商政治及動蕩不安的社會來追求國際和平環境,最終可能是鏡花水月。
參考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