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佛教知識(6)東西方文化(附視頻)

(2017-12-24 10:04:06) 下一個

 

6. 東西方文化

 

東方與西方的區分,是一個純粹的地理概念,比如說,我們中國在世界的東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而我們為安度晚年漂洋過海來到的加拿大,就是世界的西方,它處於太平洋和大西洋夾擊的北美洲的北部。

 

文化,有廣義、有特指、有專指、有狹義之分,總的來說,在曆史的坐標係中,橫向上浩如煙海,縱向上博大精深。廣義指人類創造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當然,我們平常談起文化時總是特指精神財富,即文學、藝術、科技、教育等,如“中國文化”即指我們中國的文學藝術成就、科技教育水平等;文化還有專指,是一個曆史時期人類生存的特征,如“仰韶文化”等;我們口語中的文化是狹義的文化,專指個體的知識水平和運用文字的能力。比如說,我小時候就認為戴眼鏡者就一定有文化;有人和我爭論說,分發頭、插鋼筆者最有文化;甚至還有人斷言:胸前口袋中插一根鋼筆者是小學畢業,插兩根鋼筆的是中學畢業,插三根鋼筆者一定是大學生(其實我們農村當時根本就沒見過插兩根以上鋼筆的)。

 

說到這裏,大家也許意識到,我們被東方文化熏陶了幾十年,現在又浸泡在西方文化氛圍中,無時無刻不在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是評頭論足文化的最有資格者。

 

前段網絡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剛到天堂報到的兩位老者聊房產,東方的老者說,我昨天攢錢買了一套房,今天就到這裏來了;而西方的老者則這樣說,我住了一輩子房,昨天終於還清了住房貸款。看似簡單的一句笑話,引發好多人褒貶臧否,實則反映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我們東方人遵循積累後的消費,提倡先因後果,主張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努力修行,造福來世而西方人恰恰相反,追求及時行樂,提倡個性解放

 

生死輪回、因果報應,其實就是我們東方的佛教核心,與我們草根階層密切相關。我奶奶是個文盲,鬥大的字不識一升、圍著鍋台轉的小腳家庭婦女,卻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甚至餓著肚子也“嗡、瑪尼、貝美、哞 ”地誦經,從一個側麵證明了佛教和平民百姓的關係。

 

說起中國的宗教,道教要比佛教源遠流長,為什麽道教會拱手相讓,而讓佛教取而代之呢?我們可以從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窺見一斑。

 

先回憶《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曆史背景:吳承恩,江蘇淮安人,生於明朝的一個破落官宦家庭。他從小聰穎過人、過目成誦、博覽群書、下筆成文,但一生科考不利、不流官俗,不得已賣文為生、貧老以終。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加深了對封建科舉製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神話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憤慨     

   

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道、儒一直是統治階級的禦用工具。,大而言之,是自然界的規律;小而言之,是指管理統治之方略。董仲舒甚至利用漢武帝的支持,用“道”的精髓包裝“儒”的外殼,形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治社會兩千年。而,提倡積德行善,普渡眾生,一直是平民的最愛,在草根之間流傳,生生不息。套用現在的一句流行語——接地氣。

 

吳承恩正是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西遊記》中他設計了一係列故事來抑道揚佛,寄托自己的希望,最著名的要算“孫悟空大鬧天宮”了:

 

   孫悟空,公元前578年六月初一(和今天的兒童節不謀而合),出生於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乃一仙石吸收天地氣孕育而成。              

 

   一次偶然,闖入水簾洞(有花有果必有水),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猴類中的帥哥)。為了長生不老赴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師學藝,用時二百年掌握了地煞七十二變和筋鬥雲(學藝刻苦)。悟空回山後打敗混世魔王,從傲來國內盜得大量兵器武裝部下(深知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鄰居東海龍宮(天庭的水利部)“搶劫”其定海神針。龍王懷恨在心,上報玉皇大帝(道教的最高統治者),要求緝拿孫悟空治罪

 

雖然大家對《西遊記》耳熟能詳,但我還是要解釋幾點:

 

一、孫悟空誕生在花果山,從名稱上可知此山花團錦簇、碩果累累,自然環境十分優美;乃一仙石吸收天地氣孕育而成,鍾靈毓秀。說明環境決定人生。聯係我們一個個漂洋過海來到加拿大,為了什麽?不就是這裏的天藍、水碧、樹青、草綠,雖然再不能“毓秀”了,但總能延年益壽吧!

 

二、“水利部長”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原是太上老君(道教創始人之一)冶煉的神鐵,後被大禹治水借走做為測量海水深淺的標尺,平定水患後留下成為安定東海的神器。

 

三、對於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大家都熟悉,就是兩頭兩個金箍,中間一段鎢鐵,上刻有篆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這一萬三千五百斤的龐然大物,到孫悟空手裏卻成了如意兵器,平時縮成繡花針大小,藏在耳朵中,很容易攜帶;需要時迎風一揮,頂天立地,披荊斬棘,不但讓妖魔鬼怪望風披靡,而且連天兵天將也望而生畏。

 

不安分的悟空在324,因陽壽問題又陰曹地府,銷毀生死簿,被閻王再天庭。當官的都討厭刺頭,所以玉皇大帝欲捉拿悟空,但臨時聽從謀臣太白金星建議,將孫悟空召上天宮,封為弼馬溫

 

太白,是我國古代對太陽係9大行星之一的金星的尊稱。作為玉皇大帝臣下的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本為道家先哲老子的唯一學生,悟得道教真言後為感恩老師,在其得道地修建了道德中宮,弘揚道教。經過吳承恩的加工,他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是一位白發蒼蒼、慈眉善眼的忠厚老者。在《西遊記》中,他是玉皇大帝的“外交部長”,兩次“招安”悟空,都得以順利實施。其實,在整篇《西遊記》中,能得到悟空配合的神仙不多,連眾神之主玉皇大帝,悟空都一口一個“玉帝老兒”,連如來佛祖,悟空雖畏其法力,仍稱其為“妖怪的舅舅”。能夠配合太白金星,說明其有高超的交際藝術和樸實的人格魅力。

 

弼馬溫是避馬瘟的諧音,它源於古時候民間的一種傳說,是將母猴子的尿液與馬料混合喂養,馬匹能夠免病。讓悟空司其職,看似任用,其實是性別嘲弄,因為悟空為雄性非母猴。後來出現的大鬧天宮等事,以及取經路上妖怪呼其弼馬溫時,悟空都憤怒至極,認為是莫大的侮辱,皆源於此。

 

一轉眼半月過去,原來這官職隻不過是偌(ruò)大天庭中養馬的苦力,於是,孫悟空大怒,打出南天門。回花果山之後,前來投奔獨角鬼建議悟空自封“齊天大聖悟空慨然采納。玉皇大帝知孫悟空反下天宮的消息後心中一定這樣想:一個小小的凡間潑猴我不計前嫌將你拉進人人仰慕的神仙圈,讓你免費欣賞天庭美景,享受公務員待遇,你還不知足,知道什麽不識抬舉嗎?即托塔天王率兵捉拿。

 

齊天,意為與日月山川齊壽,和天地神佛齊平。

 

托塔天王,是古印度財神的化身,因掌擎舍利塔而得名。唐代時曾幫唐明皇退番兵圍困而受封。小說中領銜天庭衛戍司令之職,手下兵多將廣,什麽巨靈神、什麽哪吒三太子等不可一世。

 

兩軍陣前,天兵天將人多勢眾、耀武揚威,悟空身後一群毛猴,唧唧喳喳。誰知一交手,巨靈神、哪吒三太子等天庭名將徒有虛名統統敗下陣去。李靖隻好如實上報玉皇大帝,無奈何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   

 

不料享受大聖的榮耀之後,王母娘娘的蟠(pán)桃會又預備開場。悟空不入流,不在邀請之列。得知消息後,感覺傷了自尊的孫悟空一不做二不休,偷吃蟠桃、盜酒,飽餐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後揚長而去。玉帝再次震怒,命李天王再率十萬天兵天將帶十八架天羅地網(傾其所有、欲讓潑猴插翅難逃),去捉拿妖猴孫悟空敗九曜星君、四大天王施展分身術勝十萬天兵,再次名揚四海

 

 觀音菩薩(佛教出場)見孫悟空神通廣大,推薦玉帝外甥——二郎真君楊戩(jiǎn 福之意去拿孫悟空(連自己的外甥本事如何都忘記了,可見道祖已經昏了頭)。二郎神與梅山六兄弟花果山擺開戰場,與悟空賭變化,大戰三百回合卻不分高下。李天王趁花果山後方空虛,攻其不備,放火燒山,與二郎神難解難分的孫悟空開始分心不想又雲端觀戰的太上老君暗算,哮天犬乘機撕扯隻虎難敵群狼,悟空終於被擒,押往斬妖台問斬時,眾天神各顯神威,刀劈、斧剁、火燒、雷擊,悟空均毫發未傷。原來是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七七四十九天沒有燒死,悟空已經變成金剛不壞之身(因禍得福)。玉皇大帝無計可施,隻好交太上老君到兜率宮冶煉,誰知又練成火眼金睛,識破天地間一切妖魔鬼怪。千錘百煉的孫悟空忍無可忍,一腳蹬倒煉丹爐(取經路上遇到的火焰山即當時的火星所致),大打出手。偌大的天宮一時鬧得天昏地暗,群神無主,連玉皇大帝都醜態百出,為我們創造了歇後語: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

 

無法結局時,如來出現佛祖出手與悟空打賭能不能的手心。孫悟空使盡渾身解數,本已跑到了如來手的邊緣卻誤以為是到了天邊,因此敗給如來(佛法無邊)壓五行山下

 

五百年後,孫悟空被唐僧所救,拜唐僧為師,收服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等,踏上西天取經之路。一路上曆經九九八十一難,兩番被師傅誤會遭驅趕矢誌不改,屢敗屢戰終成正果,封為鬥戰勝佛          

 

客觀地說,道教是源於本土的凝聚著華夏基因的教派,佛教是外來的洋為中用的教派,之所以一個拱手相讓,一個取而代之,決定於為誰服務,誰接地氣。麵向群眾,被大眾所喜愛,就有生命力;背離人民,隻能夠漸行漸遠,淡出視野。畢竟人民群眾才是曆史車輪的推動者。以吳承恩為代表的明代下層知識分子,當時就能夠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曆史潮流,用神話小說的形式宣傳自己的主張,具有吐故納新的開放意識,堪稱後代知識分子的楷模,也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東西方文化的意義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