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象形東巴活文字
(附視頻)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雪山腳下有一個自然生態大峽穀,人稱東巴穀,這裏懸崖峭壁鬼斧神工,山洞林立森然如夢,各種鍾乳、枯藤、怪樹、奇石、珍禽、鳴鳥、飛瀑等神秘雜陳。但最讓人不可思議的卻是世界至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文。
東巴文化發源於中壩的三壩鄉白水台。
據傳,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聖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來,途徑白水台,被美利東和美利色兩位納西天神所造的神田美景所吸引,心有感悟,便留下來設壇潛心傳教,因此創立東巴教。
東巴教第二聖祖阿明什羅和弟弟阿明於勒在此修行,由於阿明什羅創造出了象形文字,深受啟發的弟弟阿明於勒就來到麗江的白沙,在當地部落酋長的支持下,首創了“塔布當”——傳播東巴教的學校,成為孕育智慧的基地。
他在學校裏規範了納西象形文字,創造和完善了東巴經書。
東巴文字大約有1400個單字,看起來像一幅一幅的圖畫夾雜著一個個符號,神秘而有趣,它至今仍為東巴研究者(東巴教的祭祀、經師等)和藝術家所使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還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視為全人類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東巴文字在納西話中叫“思究魯究”,意為“木跡石跡”,即見木畫木,見石畫石。它以表意的相形符號為基礎,加上表音的假借字和附加符號構成。
對於外人來說,用這種象形文字書寫的文章像一幅圖畫一樣新奇,對於書寫者或使用者(祭祀、經師)來說,它僅隻起到一種提示作用,並沒有固定的讀法,所以隻有從小就開始學習該文字的東巴教徒才能眼觀經文,口誦句子,讓《東巴經》朗朗上口。
說到東巴文,不得不說東巴教與《東巴經》。
東巴教是介於原始巫教和發達宗教間的過渡性宗教,信奉萬物有靈,多神崇拜,尤其對靈魂和祖先極為崇拜。東巴教沒有係統的教義,也沒有統一的組織,更沒有自己的寺廟和專職業人員,僅靠人稱“東巴”的巫師傳承。這些巫師雖具備一技之長,但平時參加勞動,隻有祭祀時才一顯身手。
現存的《東巴經》有四萬多冊,其中不雷同的書目有一千多冊,在國內的縣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北京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和台灣圖書館珍存。國際上,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加拿大、奧地利等都有收藏。
《東巴經》記載的除迎神驅鬼、祈福求壽、消災祛難等內容外,還記載了大量的納西族古典文學作品,包括神話故事、敘事長詩、諺語歌謠等。
神話中最著名的是創世史詩《創世紀》(崇搬圖)、英雄史詩《黑白戰爭》(東埃術埃)、悲劇長詩《魯般魯饒》,合稱納西族的三大史詩,被譽為東巴文化中的三顆明珠。
《東巴經》內涵豐富,是研究納西古代哲學思想、宗教民俗、社會曆史、倫理道德、民族關係、文學藝術、語言文字諸方麵的珍貴資料,被稱為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