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時有一門課叫西方文學。那時正值改革開放熱潮,學校引進了外教幫助我們開闊眼界。記得學期開課第一天,係主任帶來一位澳大利亞的女士,介紹說她是一位作家,到中國來講學,期間被學校請來代一學期的課。一聽說是作家,同學們都羨慕的了不得。係主任走了後,這位女士很親切地問大家好。然後說,我的教課方法與別的老師略有不同。要求每個人期末交一篇論文(Thesis),題目已經訂好了,就是分析討論我寫的一本小說。 然後她從走廊裏拉近一個紙箱來,從裏麵掏出一本本小說來,分給大家。
那時,硬皮包裝的書在大陸很少見,更別提是硬皮包裝的小說了。這書大概有2,300頁,小半塊磚厚。大家拿到書後,都興奮地不行。部分原因是因為拿在手裏有氣勢。關鍵是不用掏錢買呀!記得動物園旁邊的北京工業展覽館那時經常有國際展覽,進去的人見到老外發產品說明,搶著要。一開始,老外心想, 有這麽多人喜歡我的產品啊!真是太好了。後來才明白,人家隻是覺得產品說明印刷得漂亮 (有塑料膜或塑料貼麵),拿回家可以包書皮。
閑話少說,這位澳大利亞的女老師,還要求論文的長度不得少於20頁。大家心裏那個罵!20頁?砌牆碼磚也沒這麽折磨人的。平常我們也就是寫個2,300字的短文, 還覺得痛苦不堪。寫20張紙的英文還不要了小命兒。
罵歸罵,寫歸寫。從那天起,每個人充分發揮了愚公移山,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每天抽出時間寫幾行。終於,到了期末,大家真正懂得了啥叫集腋成裘的道理,終於完成了20頁的大作。本人為了表示格外認真努力,寫了25頁。交上論文後,大家終於感覺鬆了一口氣。
隨便提一句,本人在班裏一直屬於中流靠上一點。心想要是能得7,80分就滿意了。班裏有幾個名門之後,從來老師都對他(她)們寫的東西讚不絕口。這麽長的論文,又是文學分析(大家以前都沒寫過)。即便寫砸了,天塌了,也砸不到我頭上。有我們班上的精英們頂著呢!
又過了兩個星期,到了該公布論文評分結果的時間。同學們的心這時又都提了起來。這位女士又先是很客氣地問候大家。然後,她用很失望的語氣對大家說,感謝你們每個人的努力,所有人都完成了論文。However (但是),正如你們不理解我一樣,我也不能理解你們寫的東西。我的理解是,她在說,我們純粹是浪費是時間,如同雞對鴨講話 (恐怕還不如雞鴨對話)。當時全場的尷尬狀可想而知。
後來,學校再也沒有請外教教文學分析。大概東西方兩邊的體係差太多。西方文學的分析方法的主要價值在哪裏,還需學問水平很高的人鑒定一番後,再來決定如何吸收利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