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不要再問我“日語好學嗎”(下)- by 夏槿

(2019-05-24 12:52:29) 下一個

三、關於語法

1、動詞變形,真的那麽難?

對許多日語學習者來說,入門的“甜蜜期”過後,當“動詞變形”這個洪水猛獸突然出現,他們又被嚇得四散奔逃了。

如許多語言一樣,日語中的形容詞、動詞也有變形的現象,我們稱為“活用”。

形容詞的活用比較簡單,動詞要複雜些。日語的動詞活用與人稱、時態無關,而是依據後麵所接續的助動詞變化不同的形態。

活用一共幾種呢?正式的名稱有六種:未然形、連用形、連體形、終止形、假定形和命令形。其中未然形包括兩種(ない?よう/う)、連用形包括兩種(ます/て),連體形和終止形在形態上是一樣的(在現在時的情況下就是動詞原形)那麽除去原形共有6種變形。(其中的命令形較簡單,用得很少,所以常用的是5種。)

同時,動詞還分為四類,其中有兩類是規則變形(五段、一段,有的教材稱為1類,2類)和兩類不規則變形(サ変、カ変,有的教材合稱為3類)。每類動詞都有各自的變形方法,尤以五段動詞最為複雜。

也就是說,共有4×6=24種變形!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非常理解大家在背動詞變形時的痛苦。因為中文根本沒有這種東西,我們覺得難是正常的。但如果從世界範圍來看,語言中的動詞變形是個太普遍的現象了,我要說句良心話,日語的動詞變形真不算難

原因如下:

1)無人稱變化

首先,日語中沒有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變化。對,就是我們熟悉的這些表格。

其次,日語動詞也不會隨著人稱變化而變化,像英語的be動詞,會根據人稱變成I am,you are,he is……法語就更可怕了,每個動詞都有6種人稱變形!而法語的時態多達18種。6×18=108!你還說日語難?

2)規律性強

日語的動詞變形雖然繁瑣,但大部分有規律可循。不規則動詞雖有兩類,實際要記的隻有2個!する(做)和來る(來)。對,就這2個而已!

而我們在背英語過去式、過去分詞的時候,遇到的不規則動詞少說也有100個吧?當時一定沒少費腦細胞。

再說法語,雖然也有兩類規則動詞,但不規則動詞竟然有300多個啊啊啊啊!是,有,來,去,會,做,想,能……隻要能想到的全尼瑪是不規則的啊啊啊啊啊!

順便說一句,除了動詞變形不難之外,日語中的名詞也沒有陰陽性之分。拉丁語係的語言除英語外,大部分語言中的名詞都分陰陽性: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的單詞不僅有陰陽,還有中性。還有文字寫法那麽恐怖的阿拉伯語,名詞也是分陰陽性的!

也就意味著,不同性質的名詞要配以不同的定冠詞、不定冠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等,簡直欲哭無淚。

而背日語單詞就不用想那麽多,老師就是老師,桌子就是桌子,不用想是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公桌子還是母桌子。

綜上所述,日語的動詞變形真不算難,隻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當然,如果你想找一門動詞變形簡單的外語,我衷心推薦韓語,那是真簡單!)

那麽日語到底難在哪裏呢,請往下看。

2、for初學者:適應不了的語法結構

日語屬於哪個語係,目前沒有定論,但它的語法結構類似於阿爾泰語係,也就是蒙古語、維語、土耳其語等。阿爾泰語係語法的主要特點有:

1)主賓謂的句式

動詞要放在賓語後麵,也就是說我們要習慣把“我吃飯”,說成“我飯吃”。並且,否定和時態也都在句子的最後,比如“我昨天沒吃飯”,日語就要說成“我昨天飯吃沒。”

這也就是為什麽說聽日語一定要聽到最後的原因,不然根本不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麽!

2)黏著語

所謂的“黏著語”,就是一種靠在詞後附加後綴來表示語法含義的語言。日語主要是加助動詞,並依靠其疊加表達出複雜的意思。比如:

食べる(吃)

食べたい(吃+想要=想吃)

食べたくない(吃+想要+否定=不想吃)

食べたくなかった(吃+想要+否定+過去=過去不想吃)

我們要記住每個助動詞的含義,以及接續方法,並正確地把它們“黏”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與此同時,名詞之間則要通過助詞來連接成句。這些助詞有表示主語、賓語的;有表示提示、強調的,還有表示時間點、動作對象、移動方向等等,包羅萬象,十分複雜,也是日語學習者的難點所在。

例:私   は     十時   に    友達    と    映畫館   へ    行きます。

は:提示主語 に:時間點 と:共同動作者 へ:移動方向

3、For中高級學習者,摸不透的思維方式

日語學到中高級,即使動詞變形都掌握了,語法結構也適應了,還是有越學越難的感覺。主要語法難點有:簡體敬體的轉換,敬語的使用,自他動詞,主動被動,“時”與“體”,擬聲擬態詞……為了避免打擊大家學習日語的積極性,我就不展開說了。

但千難萬難,難不過一點,就是理解不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簡言之:日本人想!太!多!舉幾個例子:

比如說,一桌美味佳肴出現在你的麵前,這時你不能說おいしい(好吃),因為你還沒吃,怎麽知道好吃呢?應該說おいしそう(看起來很好吃)。好吧,那我吃完了總可以說好吃了吧?不,這時你應該說おいしかった(“好吃”的過去式),因為你已經吃完了。

再比如說たい(想做某事)、ほしい(想要某物)、悲しい(悲傷)、嬉しい(高興)這些表示意願或感情的形容詞,隻能用於第一人稱,也就是隻能用來說自己,不能說別人。你又不是別人,你怎麽知道別人想幹啥,別人是難過還是開心呢?那想說別人怎麽辦呢?可以用對應的動詞,也可以用其他的表達方式,比如“他說他很難過”,“他看起來很難過”,“我認為他很難過”……

再比如“授受動詞”,即表示贈與、接受的動詞,中文中的“給”。日語中表達這個意思的有三組詞:給第二、三人稱時用あげる,而給第一人稱“我”則用くれる,還有表示接受的もらう。

比如我想說“男朋友送了一束花”,“送”應該用哪個動詞呢?那要看他送給誰。

如果他送了前女友一束花,那就用あげる;送了我一束花,就要用くれる。

那もらう什麽時候用?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這句話主要是說男朋友還是我?如果重點是為了說男朋友怎樣怎樣,那就用くれる——“男朋友送了我花”。如果主要想表達自己怎樣怎樣,那就用表示接受的もらう——“我從男朋友那裏得到了花。”

說到這你是不是已經累了?但,他們還沒有想完,這隻是平輩之間的贈與,如果加入敬語,就需要想“我是送給長輩呢還是平輩呢”,“是平輩送給我還是長輩送給我呢”,就要選用適當的敬語動詞。日語中表示授受的詞共有7個!

但,這也不算難的,關鍵授受動詞,它還有補助動詞的用法,也就是由送具體的東西變為了抽象的“恩惠”的施與和接受,“是我為別人做了一件事,給予了他恩惠,他應該感謝我呢?還是別人為我做了一件事,我應該感謝他呢?我主要是想說他給了我恩惠,還是我接受了他的恩惠呢……”這是個恐怖的故事,到此為止。

這下你該明白,“哭著出去”是什麽意思了吧。

好,最後來做個總結吧:日語是一門有著簡單的語音、複雜的文字、繁瑣的語法和思維方式,聽起來小清新,學起來費腦筋的語言。

但所謂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其實每一門語言難的地方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繁瑣的思維和表達方式也正體現了日語細膩委婉的特色,反映了日本人微妙的心理和背後隱藏的社會文化,這或許是也是我們通過語言學習想要了解的,更深層的東西。

好了,看完這一整個係列,你是已經被日語嚇跑,還是變得躍躍欲試了呢?

 

作者:夏槿11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420a6f099409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係作者獲得授權並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