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28)女博士楊君(2/2)

(2019-09-11 08:55:51) 下一個

(228)
張又普:女博士楊君(2/2)

上星期介紹了女博士楊君的身世,本周接著往下講。

在築波大學攻讀博士期間,楊女士與一位擁有日本國籍的台灣人談戀愛,使她在留學生中名聲大震,並引起駐日使館的幹涉與反對。1988年3月,我們博士畢業,按規定應該回國效力,然而那時我們才發現,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回國。大使館派來三位領事來到築波大學,召集我們開會,責令我們回國。並對我們威脅道:今後不再為我們延期護照,這樣一來,一年之後,我們大家就會成非法居留者。至於黨員同學,不回國者一律開除黨籍。那時,我們大家手中都是中國護照,無可選擇,身不由己,大家嚇得鴉雀無聲。這時,隻有楊女士一個人挺身而出,指出:拒發護照的做法違反了中國的法律,而且一個人的人生應該由自己來決定,這是我們的基本人權,如果認為我們花了政府的錢,我們可以連本帶利退還。這種“拿錢買自由”的方法是當時東南亞各國的普遍現象,然而使館官員們好像以前從未聽說過這種方法,深感意外,並當場嚴詞拒絕。不過一年多之後,中國政府出台了一個新的規定:國派留學生如果不願意回國,還錢就可以了,並且還規定,以後出國的人,出國之前就要立下日後還錢的字句。我相信,楊女士是第一位向中國政府提出“拿錢買自由”這一方案的人。當時,麵對楊女士的慷慨陳詞,使館官員喝令我們大家退場,隻留下楊女士一人與之舌戰。當我離開會議室的大門時,回頭看了一眼,楊女士以一敵三,已經淚流滿麵了。

拒發護照這種做法是駐日使館的土政策,不僅違反了中國法律,也沒有得到中國政府的認可,中國駐美大使館就反對這一做法,因為這就成了申請政治避難的最有力的證據。那時為了獲得合法護照、滯留海外,眾留日學生們真是做到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約有以下幾種方法:
(1)先暫時回國,避避風頭,待穩定下來之後,再重新申請護照,二次出國。
(2)設法到美國去出差,向中國駐美使館申請護照。
(3)設法與駐日使館的一些官員相識,私下裏送一些賄賂,即可合法延期護照。
(4)設法移民加拿大、美國、或其他國家,申請其他國家的護照。
(5)其他一些聰明睿智、妙不可言的方法,這裏不便於詳細介紹。

2017年6月,微信群把我們這批人重新聯係到了一起,我們當年的149人除12人情況不詳外,137人直接或間接地取得了聯係,占總數的92%。在這137人當中,有65人陸續返回了中國,有72人定居海外,回國率占47%。這個回國率與當時“首期留學北美研究生”的回國率相比,算是比較高的,這與日本不是一個移民國家可能有關,並且與駐日使館拒發護照也可能有關。在八十年代,外國留學生想要留在日本,是相當困難的。而且想要繞過駐日使館的阻撓,合法延期中國護照,也是很難的。我相信,當年楊博士的挺身而出、舌戰駐日使館官員,為日後提高移居海外的比率,應該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楊女士博士畢業後,與台灣男友結婚,兩人都獲得了日本某大學終生教授的職務,數十年後,其夫君成了係主任級別的資深教授。楊女士婚後幸福美滿,夫妻恩愛,不久就懷上一對雙胞胎。楊女士身材嬌小,肚子裏的兩個兒子卻茁壯成長,體積很大,導致難產。楊女士拚盡了人生最後的一點力氣,勉強生下了兩位寶寶,自己卻陷入深度昏迷之中,數小時之後,楊女士死於產後心力衰竭。日本是個醫學非常發達的國家,產婦死亡率幾乎是零,然而這個小概率事件就落到了楊女士的身上,我相信,她的去世對日本醫學界都有一些影響,此後?身材嬌小的女性生孩子時,刨腹產的比率可能有所增加。

楊女士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惜拋棄自己的共產黨黨籍,不惜拋棄自己的中國國籍,舌戰中國駐日使館官員,為眾留學生日後獲得自由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她所提議的“拿錢買自由”這一方案,一年多之後被中國政府?采納,成為後來公費出國留學的國策,在中國曆史上寫下?了一小段文章。謹以此文回憶曆史,紀念楊博士短暫而又豐富多彩的人生,衷心祝願她冥福??

國內鏈接:http://www.hedao.vip/hedao/vip_doc/12023840.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