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中亞之行成果大

(2018-11-08 10:11:21) 下一個

 

1994年4月18日至28日,李鵬總理和夫人訪問了中亞四國和蒙古。

這四個國的基本情況是:烏茲別克2130萬人,112個民族;土庫曼360萬人,產石油、棉花;吉爾吉斯440萬人,主要是雪山,畜牧,有煤炭;哈薩克1700萬人,有鈾。

這四個國家都是中國的近鄰。是比較重要的國家。對西北地區的安全穩定有重要作用。蘇聯時期相互交往很少。

這次訪問標誌著中國與中亞這些國家關係從深度廣度上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93年哈薩克總統來訪,江澤民指示“重視中亞各國的工作”。中亞局勢有不穩定因素,吃沒吃、喝沒喝的,物價飛漲,改革處於困難探索時期。美國、伊朗、土耳其滲透。為什麽我們要重視呢?最敏感的問題是民族問題和中亞解體。解放前逃出中國的人成立了五花八門的組織。主要在哈薩克、吉爾吉斯。他們的活動不是一般的開開會,而是組織一些人到使館抗議。新疆鐵木爾書記訪問哈薩克,一些人鬧事,呼喊“打倒鐵木爾”。這些人是1962年逃出去的,對我們外交政策進行攻擊。為了促進西北地區的穩定、安全,我們要阻止這種宗教勢力,增進相互的了解,為國內建設創造有利的環境。進一步闡述我國對中亞政策,強調與中亞是長期友好的政策,始終抱著善意的。

一、在經濟貿易方麵,李鵬第一次帶企業家出訪。開展經濟貿易合作剛剛開始。與哈薩克去年一年貿易額4.34億美元,與烏茲別克5400萬,與吉爾吉斯是一個億,土庫曼是四千萬。企業家去五個大公司。經濟貿易擴大合作,不是與日本、西歐辦合資企業,談不上很豐富的合作形式。中亞隻有400多家合資飯店。這次向他們提供一些貸款。我們準備了5000萬,如幫助烏茲別克的鹹海治理項目。

二、邊界問題是雙邊比較敏感的問題。李鵬要與哈薩克總統簽中哈邊界協定。這是李鵬出訪重要的成果。吉爾吉斯要注意民族問題,邊界淡化一些,不要發揮,要謹慎報道。哈薩克搞大哈薩克族,除了民族分裂問題以外,哈薩克多次提出新疆搞雙重護照。每年移居2000人。伊朗、蒙古同意遷人去。希望派哈薩克的留學生。核試驗問題。成立一個反核組織,打出標語,反對進行核試驗,利用風向,影響生態。在烏茲別克議會大廈要發表演講,3500字,談對亞太安全的看法。烏茲別克倡議在中亞設立穩定安全常識研討會。又如歐亞聯盟。我們希望他們與俄羅斯搞好關係,搞好與中亞關係。這次簽11個協定。中亞對中國很感興趣。

三、30年來,中國總理第一次訪問蒙古,修訂1960年中蒙友好條約,簽一個在原來的基礎上的友好合作關係條約。蒙古是中國最長的邊界鄰國。中蒙邊界4600公裏。在邊界方麵有口岸經濟合作協定,避免雙重稅和出入海洋協定,貿易額1億5千萬。兩國的敏感問題:蒙古有疑慮,外蒙古獨立的內幕,反對黨做文章,製造反華情緒。我們要多做蒙古的工作,促進兩國的關係,反蒙古主義思潮。蒙古曾與台灣有來往。國內政局不穩定。人民革命黨放棄馬列主義。現在是民族主義政黨70個席位。蒙古對集會遊行厭煩。烏蘭巴托治安情況不好。有120個國家與蒙古建交。

四、著重報道共識的部分,如何做好對雙方有利的合作。

五、中亞局勢,各國國內存在不同程度的經濟困難,經濟評價,不報道這五國與俄羅斯的矛盾,不報道美、俄羅斯中亞的爭論。

六、不涉及中亞與北約合作夥伴,不涉及外蒙獨立的曆史。

七、重要活動充分報道,參觀活動選擇報道,遊覽活動不報道。李鵬發表講話,《人民日報》全文刊登。訪問後,《人民日報》發社論。

總方針是:1、在和平共處的原則下發展同中亞國家的關係,互利友好,肯定四國在對華關係中做出的努力。經濟貿易互利,推動雙方關係,取得成果。2、不要涉及存在的問題——邊界問題,東土問題,宗教問題。有四場吹風會。重要會談以後,兩國總理會見記者。

1994年4月18日離開北京。

這次,李鵬帶了幾個部長和80個企業家。這是改革開放的創舉,是外交與經濟合作的嚐試。到4月25日,已經簽署了20個意向書,4個協議,兩個合同,包括中國、日本、土庫曼天然氣管道。吉爾吉斯的一位副總理率領幾個部長和80多個企業家與中國企業家談項目。他們本著平等互利原則,談判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大項目要談,小項目也談,既談現匯貿易,也談易貨貿易,所以成果較豐富。洽談的具體項目和對投資環境、交通運輸問題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國貿易促進會會長鄭鴻業說:過去,我們同中亞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我們認為,在中亞地區發展貿易具有遠大戰略意義。有些地方待開發,雙方互補性很大。從戰略上講,意義很大。對方政府也很重視企業家代表來。我們實事求是地介紹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成就,強調互惠互利,都是鄰國,都有利,經貿發展才更有前途。有些項目是跨世紀的,對亞洲關鍵性的項目,當然也有些小的項目。五金礦,不僅買礦,還建鋼廠。

建築業老總馬挺貴說:能作為企業界的代表隨李鵬出訪,感到光榮和自豪。收獲是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每次出訪不如這一次在短期內成果這麽大,廣交了朋友,充實了經濟商談的成果。中建9個意向書,建築承包、建第三國大使館,共同生產建材玻璃牆,與土庫曼生產年產3000萬磚廠。對方用石油償付。這次訪問的四個中亞國家資源豐富,能源充足,勞動力價格便宜,天時地利人和。是近鄰,作為建築生產是非常有利的條件。不利的條件是支付有問題,運輸困難,法製不健全。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市場必須占領。

鋼鐵工貿集團總裁白葆忠說:這次訪問邁出了曆史意義的一步,達到了預期目的。中亞有豐富的錳、鉻,是我們國家缺少的。我們黃金開發上有成熟的經驗,簽訂了四個意向書。長期購礦。與哈薩克也簽了一個老廠技術改造,同時也建一個錳礦廠。

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副總經理張永一說:土庫曼的天然氣管道6250公裏,總投資70億美元,對我們是有好處的。這個工程是把土庫曼的天然氣輸到中國的連雲港。液化後,經海上裝船,運往日本。工程距離長,管徑大,投資高。每年輸100億天然氣,可保證二三十年。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有石油天然氣儲量,互補性大。石油產量我國占世界第五位,從人口平均來講,應該有長遠觀點。他們的資金和我們的資金都緊張,在沒有第三國參與的情況下都是問題。

這個管道的首末站,中間有6個國家,19個山脈,30個大河,9個沙漠,14個平原。為提高運輸氣的能力,降低投資,減少運行費用,該工程采用高壓,大口徑運氣工藝。因此,提供的天然氣氣質,必須符合管輸技術的要求。為節省投資,減少運行的費用,提高經濟線路效益,管道的線路客觀走向,通過多方案的人工踏勘、調查、分析、比選後,擇優而定。管道沿途的自然條件惡劣,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必須提高自控水平。采用以計算機為主體的技術先進、功能完善、性能可靠、針對性很強的監控與數據,采集係統實現全線和區域的集中管理。本工程不包括首站上遊的氣田集輸工程、天然氣淨化廠工程以及末站下遊的天然氣液化廠工程和碼頭工程。標準是美國國家標準,國際通信標準。管道首站設在土庫曼斯坦的索韋塔巴德氣田附近。東經61度30分,北緯30度30分。末站設在連雲港的入海處的北岸,大扳跳以南。這裏地勢平坦,可滿足天然氣船進港要求。末站的液化廠、碼頭連在一起,東麵對著大海,北依雲台山,南為開闊的平原。人口較少,建築物少。東經119度27分,北緯34度40分。管道途徑的馬雷、查爾朱市,烏茲別克的奇姆肯特、江布爾、阿拉木圖市,然後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入中國新疆境內,經烏魯木齊、吐魯番、鄯善、哈密到達甘肅的玉門、沿河西走廊,寧夏的中衛、平涼,陝西的長武、西安、渭南,河南的洛陽、商丘直到江蘇的連雲港。管道經過的有沙漠、戈壁、高山、山穀、平原、窪地、沼澤。黃土高原及平原區沙漠430公裏。人煙極度稀少區,無電區及貧水區。社會依托條件差。管道防腐,同時采用防腐絕緣塗層和外加電流極保護相結合的防腐措施,分別采用煤焦油瓷漆、擠塑聚乙稀及環氧粉末。管道埋溝方式。全線設24座清管設施。設置截斷閥室273座。

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王瑞祥說:加強了解,疏通渠道,過去對這個地區完全陌生。中國的棉花不穩定。與這些國家積極合作,平等互利,紮紮實實發展,盡快取得好的效果,打算在中亞設點。

電子公司歐陽忠謀說:我們過去的產品傻、大、粗,樣子很難看,死貴。我們改革開放後,變化很大,他們的民用電子不太行,介紹黑白電視機還很津津有味。他們自己很封閉。大企業老總居然不知道什麽是BB機。哈薩克人說:“最喜歡新疆出的電視機。看來作為電子行業有事情可做了。”說到這裏,大夥都笑了。

李鵬認為,中亞各國物產豐富,發展經濟貿易合作潛力很大,前景廣闊。但目前需要通過共同努力,不斷改善包括法律保障和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在內的問題。我們要本著積極進取,講究實效的原則,積極開展這些地區的合作關係。攜手共同建設新的絲綢之路。

李鵬重申,政府將不遺餘力的支持企業界,為發展同各國的合作的大項目提供條件。對邊貿小商品嚴加控製,防止假冒偽劣,嚴厲打擊投機倒把,讓國營商業進入主渠道。不排斥邊境貿易,不要損害我們的名聲,控製不法分子進來,給國營商業開綠燈。

李鵬說:與中亞各國發展經濟貿易合作要多元化,多種形式,多層次。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平等互利,實事求是,尋找切合實際的項目。要注意經濟效益,重視質量,否則沒有生命力。

李鵬的秘書呂聰敏說:帶企業家代表團是個很好的嚐試。事實證明這種方式效果很好。訪問期間,我國企業界廣泛接觸,取得豐富成果。我們提出要建設新的絲綢之路,沒有暢通的運輸渠道,合作很難有大的發展。我們同四國政府與企業界都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迫切性與重要性,並表示將共同采取經濟措施。

李鵬說:我們同四國合作的原則是平等互利,要發揮我們自己的優勢,要認真研究對方的長處,要把雙方經濟貿易互補性搞清楚。合作的形式多樣化、多渠道。搞經濟合作,發展經濟貿易主要要講效益,搞貿易要保護合法經營,發揮國營經濟貿易渠道的重要作用。這樣,我們的合作才有牢固的基礎,才能取得廣大消費者的信賴。既要活躍邊貿,也要花大力氣把經濟貿易水平提高。總之,我們同中亞四國發展貿易的潛力是很大的。希望有關企業認真總結研究。首次來訪問對推動經濟貿易關係起重要作用。

1994年4月26日,李鵬作為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問了有1700萬人口的哈薩克斯坦。李鵬總理在哈薩克同納紮爾巴耶夫總統簽署了中國哈薩克斯坦邊界協定,並出席了中國向哈薩克政府提供貸款協定、中國向哈薩克贈送一批物資的換文和關於發展國際鐵路客貨聯運的會談紀要的簽字儀式。正式簽字時,一個記者的燈泡炸響了,大廳立刻黑了下來。記者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麽回事。李鵬看著燈泡爆炸的方向風趣地說:鳴炮慶賀。引起全場一陣笑聲。當這位記者修好燈繼續拍照時,李鵬與納紮爾巴耶夫總統已簽完字。

中央電視台在拍李鵬與納紮爾巴耶夫會談活動時,總統剛講了兩句話,警衛就趕記者出去。李鵬還沒有開始講話。總理秘書呂聰敏出來交涉,說他是代表總理來請記者回到現場拍攝。警衛死活不準記者進,最後連出來交涉的呂聰敏也進不去了,經請示上級,呂聰敏才返回會談大廳。

中哈邊界線1700公裏。這次把1600公裏的邊界固定劃分清楚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用法律的形式劃定了。這是中國與哈薩克有重要意義的重要事件。對我國北部邊界穩定創造了很好的周邊環境。李鵬希望這個邊界成為睦鄰友好和平的邊界。納紮爾巴耶夫表示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霸權主義。哈薩克不允許東土耳其斯坦在哈薩克反對中國和破壞哈中關係的活動。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哈不同台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

從1994年4月18日到28日,李鵬對中亞四國的訪問意義重大,內容豐富,成果顯著,影響很深遠。增進了信任,發展了相互的合作,促進了睦鄰友好關係,訪問取得了圓滿成果。

訪問期間,李鵬就雙邊關係、地區形勢深入廣泛友好地交換了意見,並達成共識。他鄭重申明中國是中亞四國的好朋友。這些申明包括政治原則,也包括發展經濟,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時期遵循的基本政策,引起這些國家的強烈的反響和共鳴,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李鵬訪問期間,發現中亞國家有著非常廣泛的共同點,如政治上,雙方都很強烈希望全麵的友好合作關係得到繼續發展。雙方一致主張每個國家都有權根據自己的國情確定意識形態和發展道路,別人無權幹涉,都主張大小國家一律平等,都希望中亞地區要保持持久的穩定和安寧,都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不穩定的東西。經濟上雙方都希望彼此間平等合作,采取多種形式,改善合作的環境,提高合作效益。都主張要充分利用歐亞大陸橋,采取措施建立起一條真正的現代化的絲綢之路。

中亞地區資源豐富,人民勤勞,有著發展的良好條件與基礎。盡管有困難,發展前景是樂觀的。這些國家也注意維護自己國家的穩定,探索自己的道路。這個地區的穩定有利於亞太和世界和平。他們需要穩定的周遍。世界也需要一個繁榮穩定的中亞。

李鵬說:我們發展同中亞國家的友好,不針對任何第三國。不僅有利於各自國家的發展,也符合人民的願望,而且有利於亞太地區和世界。我們不搞霸權主義,也希望中亞與俄羅斯、獨聯體搞好關係,也希望中亞與世界各個方麵都搞好關係。

1994年4月28日,應蒙古國政府總理彭·紮斯萊的邀請,李鵬總理於當天上午從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到達烏蘭巴托,對蒙古進行正式訪問。

4月29日,李鵬會見了蒙古國大呼拉爾主席那·巴嘎班迪。

在中蒙建交45周年之際,李鵬同彭·紮斯萊簽署了中蒙友好合作關係條約、中蒙開發利用保護邊界水協定。

彭·紮斯萊說:一個穩定發展改革開放的中國對亞洲乃至世界和平與穩定具有重要意義。蒙古的對外政策,不分信仰,不分國家大小,一律平等互利。其中同中國、俄羅斯兩大鄰國友好是蒙古對外關係首要方針。蒙古不僅發展同西方國家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同亞洲、東亞國家發展關係

李鵬說:中蒙貿易發展很快,雙方貿易額基本平衡。兩國簽署的一係列務實的協定,還開放許多邊境口岸。中國已成為蒙古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雙方不僅發展政府間的合作,也推動企業界的平等互利合作。

彭·紮斯萊說:蒙古重視同中國的貿易關係,還有很大潛力。兩國邊境貿易在雙邊貿易關係中占重要地位。希望進一步探討加強合作的途徑,共同作出努力,使兩國地方、企業的合作更具有效益性。

李鵬認為,這是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訪問。他對訪問成果感到滿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