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老八路”,灰色粗布軍裝,英勇雄壯。老百姓紅襖綠褲,鄉土氣息濃鬱。他們是革命老根據地山西襄桓縣秧歌劇團的演員,來北京演出秧歌劇《老八路》,慰問當年的老八路。
台下的許多觀眾,身穿黃呢軍服,佩帶金色的將軍軍銜,更多的是兩鬢斑白的離休老八路。
幕布拉開,展現了一幅太行山的壯麗景象:黃土高原、漳河流水、土牆、綠樹……
一位為老軍人立即指著布景說:“這是八路軍司令部駐地王家峪。”
秧歌劇《老八路》開演了。劇中展示了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裏,太行山根據地軍民在朱德總司令指揮下,同仇敵愾,堅持抗日戰爭的情景。演出了民間流傳的軍民團結,魚水深情的故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防部長秦基偉看了演出後說:“這個戲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教育課。它使我們回憶起50年前在太行山的戰鬥生活。八路軍的成長和勝利,全是依靠人民的支持。這是我們今天仍然不能忘記的。”
穿著一身舊軍裝的老八路拄著拐棍前來看了三場。他是二炮原副司令員李懋之,已77歲高齡,離休多年。他說:“我在太行山生活、戰鬥了9年。解放後,我回太行山看望老鄉們,一進村,一位房東老遠就喊:‘李懋之回來了。’他老伴補充說:‘我們同老李不但同吃,還在一個炕上睡過覺呐!’”這是軍民在曆史上結下的深厚情誼,怪不得激起了李懋之的滿臉淚花。
國防大學研究員梁唐看了《老八路》後說:“在抗日戰爭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太行山區的老百性吃糠咽菜,卻把最好的合子飯留給子弟兵吃。”“什麽叫合子飯?”我問。他解釋說:“就是小米、豆、蘿卜絲、豆角幹、瓜幹、雜麵條混在一起的粥。劉伯承同誌也說過這種飯好吃。”
廖漢生、李雪峰、郭林祥、李耀文、陶魯茄等老同誌都讚揚《老八路》,一邊看,一邊議論。
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因事未能觀看演出,卻抽出時間在家裏接待了演員們,並與演員們合影留念。
康克清大姐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她觀看《老八路》時,三次掏出手帕擦眼淚。
山西襄桓秧歌劇團在北京演出,獲得老八路們的讚揚。他們還得到文化部頒發的獎狀,上麵寫著:“繼承和發展革命文藝傳統,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