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上的一張照片
翻閱1991年10月6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可以看到新華社記者郭占英拍的照片。
這是一張很有意思的照片。左邊站著的是江澤民、李鵬、喬石、阿沛·阿旺晉美,右邊站的是穿著各種少數民族服裝的先進代表,中間,我一手舉話筒,一手按住錄音機的鈕,蹲在地上錄音,而且穿的是西服直裙。
10月6日,我一上班就在走廊裏碰見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副台長張振東。他用讚揚的口氣說:你昨天很辛苦啊!一直蹲著。
中午,在食堂吃飯時,法製組的小王用批評的口氣說:人家都站著,你一個人蹲在中間多難看啊。他還指著照片的後方說:“你不會站在這兒”這是一句外行話。我說:如果我站在後邊錄音,今天早上你就聽不到這麽好的報道。
越是節假日,我的工作越忙,這就是時政記者的特點。光是每年的新年、春節、三八、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國慶、植樹節、中秋節、教師節、殘疾人節、學雷鋒月、國際上的節就夠忙的了,再加上某某的誕辰、逝世日。
1991年10月是新中國成立42周年國慶。
10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中南海懷仁堂會見了全國自治州少數民族參觀團。
參觀團來自全國30個自治州,有23個民族的代表共121人。他們是來北京參加國慶慶祝活動的,參觀工廠、農村、學校,遊覽了名勝古跡。
當天發稿時沒有把江澤民的講話全寫出來,而且是經過加工的。
根據我的記憶。那天原計劃是隻與代表合影,不講話。江澤民突然說:“今天可以例外。”
李鵬、喬石、丁關根、阿沛·阿旺晉美也參加了會見。
江總書記說:組織少數民族參觀團到內地和沿海參觀,是建國以來的好傳統,對大家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自己的經驗。你們通過參觀,從北京出發還要到廣東,到沿海去看看,大家都可以開闊眼界。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點。我在新疆、西藏、內蒙古、雲南、一直叫一個口號:50幾個民族,我們各個民族之間要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各個民族大團結萬歲!在這個口號下,任何外來的搗亂也好,咱們都不怕。為什麽呢?因為我們這個中華民族大家庭,從來就是這樣。真的有人想來侵犯我們,隻要我們團結起來,就有空前的凝聚力。因此,我很希望你們在參觀過程中可以相互切磋。他說:到處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之間的相互支持,相互團結。我認為,需要有技術力量的支持,需要有人員方麵的支持。各個地區都應該責無旁貸地去支持,有責任多支援。少數民族地區也支援了內地。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我們充滿信心。中國有11億5千萬人,5000年的文明曆史。我們有5000萬黨員。你們今天來的有武警的同誌、解放軍的同誌、還有優秀的黨務工作者。我們隻要把我們的基層黨員的組織建設好、抓好,把各級政權建設好,我想我們沒有任何可以懼怕的。而且,我們可以戰勝各種困難,把我們中國式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好。
江澤民說:全世界的執政黨沒有比我們的黨更老的了,人數也是第一。我們應該珍惜兩千萬烈士的鮮血換來的新的政權。我們珍惜它,愛護它並且要建設它,然後我們所有的同誌今後對中華民族子孫說起來是無愧的。
當時我問了幾個代表“誰是第一次來北京的?”好多人答應。有一個是從浙江來的佘族代表。
維吾爾族的代表買買提主動對我說:“我從新疆來,到北京以後參觀了一些地方,確實非常高興,激動得我寫了一封信給家裏。”
土家族別誌明說:我是雲南來的,看了北京改革開放以後取得的成績。這與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是分不開的。我給家裏打了電話,告訴他們,我第一次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苗族楊洪基在紅河州金平縣邊界派出所工作,在北京看到北京的治安情況相當好,準備把學到的經驗帶回去,為保衛邊疆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