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青臉腫下采製的好作品
清脆的“鄧奶奶好!”的問候聲,打破了中南海西花廳的寂靜。
西花廳是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主席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1989年10月12日秋高氣爽。這一天對於來自全國的十佳少先隊員是十分珍貴的一天,也是最難忘的一天。在紀念少先隊建隊40周年之際,他們來到敬愛的鄧穎超奶奶家,向老一輩革命家獻上自己心愛的紅領巾,聆聽鄧奶奶的諄諄教誨。
這些可愛的孩子是從全國近10萬名優秀少先隊員中,經過各級少先隊組織層層推薦、評選委員會反複比較、審核後推選出來的。
我作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前去采訪。采訪經過也令我難忘。
上午,為了錄上鄧穎超同誌清晰的講話聲,也為了不破壞電視台記者拍攝的畫麵。我一直蹲在沙發後麵錄音。鄧穎超旁邊的茶幾上隻能看到中央台的話筒。
稚嫩的說話聲和咯咯的笑聲讓85歲的鄧奶奶非常高興。當孩子們祝她老人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時,鄧穎超連聲說:“謝謝!”
少先隊員代表說:“我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永遠做一名黨的好孩子!”
鄧穎超笑著說:“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
確實是這樣。這些孩子年紀雖小,大的14歲,小的才9歲,但都是朝氣蓬勃,品學兼優,奮發向上,全麵發展的好孩子。
共青團中央負責人向鄧穎超同誌介紹了十位小朋友的先進事跡。
賴寧,14歲,四川石棉縣中學學生。他胸懷大誌,勤於思考,關心集體,熱愛科學,品學兼優,對保護國家財產有強烈的責任感。曾三次撲滅山火。在小學期間,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隊員,曾獲省紅領巾讀書讀報一等獎,縣繪畫、書法一、二等獎。1988年3月13日,海子山突發火災,為挽救山林和地麵衛星接收站,賴寧與烈火搏鬥四五個小時,不幸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共青團授予“英雄少年”稱號。
劉玉玲,14歲,河北石家莊市第二中學少先隊員。她幫助同學,熱愛祖國,自覺鍛煉各種能力,會遊泳,雙手作畫,德智體全麵發展,被評為全國好隊長。
成浩,13歲,四川南江縣八莊鄉初級中學少先隊員。她雙臂殘缺,意誌頑強,以腳代手寫字和勞作。不僅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而且學習成績名列全鄉前茅。曾獲縣殘疾人女子跳高第一名。她給類似她一樣遭遇的青少年朋友寫信600多封,鼓勵他們重建生活信心。
邊榮唐,12歲,山東濟南市光明街小學少先隊員。他自幼失去父親,家境貧寒,母親又常年臥病在床。多年來,他以稚嫩的肩膀頂起家務重擔,每天買菜做飯,細心照料母親,勤儉持家,熱愛勞動,而且頑強讀書,發奮求知。
金冰一,13歲,上海市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少先隊員。他尊敬師長,助人為樂。兩年來,他堅持為一位無人照顧的90歲高齡的退休女教師送飯,洗碗,打掃屋子。他孝敬奶奶和自幼養育她的阿婆。
孔慶山,11歲,遼寧丹東市振安區九連城鎮中心小學少先隊員。1988年6月,他冒著危險,勇敢機智地救起一名七歲的落水兒童。自1986年以來,他已先後六次搶救落水兒童。他奮不顧身,見義勇為,而且做了好事不留名。
田淑娟,13歲,天津和平區漢陽道中學少先隊員。1989年1月30日,她隻身對抗兩名入室搶劫的歹徒,英勇無畏。被歹徒擊傷後,她機智地從陽台上跳下呼救,並拖著斷臂橫身堵門,終使歹徒落網。
吳燕,9歲,福建漳州市實驗小學少先隊員。她勤奮刻苦,好學好問,曾連跳兩級。她酷愛讀書,上六年級,已經讀了1500多本書,她會聽、會講、會寫三種外語,會作詩、書法、拉手風琴、使用計算機、並能歌善舞。
巴合提,13歲,哈薩克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哈密農場管理局紅山農場小學少先隊員。熱心照顧低年級同學,並堅持為鄰居兩位老阿媽做好事。1988年寒假的一個夜晚,她在暴風雪中,拚搏了兩個多小時,終於為一位大叔找回了羊群。
吳超,11歲,浙江東陽市吳寧鎮第一小學少先隊員。她熱愛科學,善於思索,勤於觀察,勇於創造。利用課餘時間,她搞出了“方便蚊香盤”、“共熱分割鍋”等項小發明,她9歲時就成了我國最年輕的專利權獲得者。
1989年10月8日,李鵬總理為少年英雄賴寧題詞:“學習賴寧同學胸懷大誌,從小做起;學習賴寧同學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學習賴寧同學積極進取,全麵發展;學習賴寧同學熱愛祖國,臨危不懼。”
鄧穎超同誌於1989年10月11日發表《學習賴寧》的文章。文章最後說:“賴寧是新一代少年兒童的代表。他證明了我們的青少年一代是有希望的,從而也證明了我們事業的未來是有希望的。我希望全國的中小學生都來以賴寧為榜樣,像他那樣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做無愧於時代要求和祖國期望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新人。”
在現場,團中央負責人李源潮介紹完先進事跡後,九個孩子每人向鄧奶奶說了一句話。我也被這些可愛孩子的精神所打動。立即決定,一定要寫一篇好新聞。
麵對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鄧穎超說:看了你們的事跡的材料,廣播也從昨天就聽起,可就是沒有聽到你們的聲音,沒有見到孩子們的模樣,今天看到了。我很高興。
說完,鄧穎超把九枚金質獎章發給了九個生龍活虎的孩子。還有一枚是英雄賴寧的。鄧奶奶捧著這枚獎章默默地沉思了一會兒,看上去,像是在心底裏呼喚那再也不能到來的孩子。她慢慢地抬起頭來,看著特意從四川趕來的小英雄的父母。她一邊把獎章輕輕地交給他們,一邊說:“感謝你們培養出賴寧這樣好的少先隊先進模範人物。他的事跡將世世代代傳下去,流芳千古。”
這位從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與周恩來終身為伴,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奉獻給祖國,奉獻給人民的鄧奶奶麵對著這些優秀的少年,祖國未來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語重心長地說:我隻想給你們講兩件事情:一件是怎樣當先進?你們不要驕傲自滿,要推動一億三千萬少年都成為先進;第二件事,我要告訴你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活了一輩子,用自己奮鬥的經曆,跟著共產黨60多年,看著革命取得一個一個勝利。新中國40年來的發展、壯大,取得的成就就是輝煌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這10年了不起。我認為,我是一個最好的見證人。偉大的中國在世界國家中所占的分量是舉足輕重的,起著左右世界的作用。
“謝謝鄧奶奶!”的童聲,響徹西花廳。
當時,我是一邊采訪,一邊錄音,騰不出手來寫稿。
中午,回到辦公室立即整理錄音,先為當晚的《新聞聯播》寫一則文字消息。稿子沒寫完,又要去中南海采訪江澤民總書記會見全國少年工作座談會的代表和李鵬總理會見中直機關黨的工作會議代表。這兩次活動也很重要,領導人都是即席講話。兩場活動的內容不一樣,也無法綜合。更重要的是這是當天《新聞聯播》的頭條、二條和三條消息。沒有人能幫我,全靠自己。
下午5點,我還沒出中南海,急急忙忙寫稿,慌慌張張找人審稿。生怕這三條重要新聞砸在自己手裏。這可是《新聞聯播》的前三條啊!
先打電話讓廣播電台趕快來車接我回機關。車又不能進中南海。我需要從會議室跑步到西門等車。
匆忙中,我被石頭絆倒。臉正好碰到台階上,眼鏡腿摔壞了,筆記本、筆、複寫紙、電池撒落一地。頓時,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
到廣播電台,下車就往二摟的編輯部跑,越是緊張,越是電話不斷。沒有到現場的國際台、電視台和中新社的同行們紛紛找我問這問那,要求我趕快給他們發傳真稿。瞎著眼,忍著傷痛,完成了三篇新聞消息。還好,交差後,離廣播時間還有幾分鍾。
假如,當天下午,我沒有其他那兩項重要采訪活動,當天晚上我肯定用錄音報道的形式發一篇特寫《在鄧奶奶家作客》。
假如,第二天的《新聞報摘》把頭一天《新聞聯播》的三條文字稿照原樣搬來,不會有人責備我。別人也不會知道現場有那麽好的音響。
良心、責任心驅使我,不吃晚飯,瞎著眼,忍著疼痛,也要為第二天早上的《新聞報摘》節目采播一篇錄音報道。與此同時,還另給本台少兒部發了專題節目。
最難受的是下班後,高度近視的我,騎著自行車也不知道怎麽搖搖晃晃到的家。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總編室出的1989年10月25日第248期的《編播日報》刊登了聽眾來信說:“劉振敏采播的錄音報道《在鄧奶奶家作客》是很成功的。音響處理得很不錯。有少先隊員代表向鄧奶奶問安,表決心;有鄧奶奶講話。記者劉振敏同誌還作了必要的解說,都很好。”“這次錄音報道,給遠方的聽眾帶來了極大興奮,聽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稿是獲獎了,但有誰知道我是在什麽情況下複製節目的?為了聽眾,這是自找苦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