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花絮

花絮有一個解釋就是輕柔的花朵, 作為一個在美教了十幾年的瑜伽老師和治療師,瑜伽就象輕柔的花朵一樣點綴著我的生活,願跟大家分享
正文

減肥不用挨餓的科學依據

(2018-06-15 20:05:49) 下一個

   無庸諱言,體重跟我們的生活緊密聯係在一起,我們談到有質量的生活就不能忽略有一個正常的體重,甚至可以這麽說沒有一個正常的體重就不能算是有質量的生活。因為身心健康是有質量生活的必要條件。

   有一句話"世界這麽大,我想出去都走走",作為把嚐遍世界各地美食當作生活質量一部分的我來說,要再加上一句"好吃的東西這麽多,我都想嚐一嚐"。每次我這麽說,別人都不相信:你這麽愛吃,怎麽會不胖?解釋起來是一篇長篇大論,但其實可以簡單總結成兩個字:會吃。

  "會吃"就可以隨便吃不用擔心長胖?真是太輕飄飄太拉仇恨值了!這得給哀嚎"喝水都長肉"的朋友多大的打擊。大家不用嫉妒,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會吃"是要學的。這篇文章就是分享我自己怎麽學習"會吃"的。盡管每人體質不同,但大道至簡,總有一些是有道理可以用的上的。

  先認證一下我有沒有這方麵的資格:現在我身高161.5cm,體重116磅,2018-6-9 的體檢記錄,生有四個孩子,每次懷孕增重至155磅,孕後三月回到體重120磅左右,有醫療記錄可查,這可以證明我有多次減肥成功經曆。我1968年生,今年50歲,體重一直保持在健康正常的120磅左右,當瑜伽老師13年,有跟我上課12年直到現在的學生,可以證明我沒有暴肥暴瘦過,身材象視頻上看到的一樣保持健美,說明我有長期體重控製經驗。

希望大家能認同我這個資格證明,這樣可以提高我文章的可信度和可接受度。

  減肥是瑜伽課後永恒的話題,常常一堂瑜伽課後大家討論時,有的同學會說,"看到老師和同學身材都那麽好,我決定今晚上吃生菜色拉!"這句話其實包含了很多信息:別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健康食物的選擇和willpower。

  willpower是減肥的重要要素,但是willpower 又是靠不住的,因為我們是人,就必須尊重人體自然生理規律,想靠willpower長期控製自己肚子餓了不吃的減肥是不可能成功的,甚至過後會猛吃,因為這個時候你全身心都在叫囂著補償,willpower 永遠贏不了人的生存本能。但是willpower在減肥中又是確實存在和極其重要的,所以隻要掌握了運用willpower的技巧,那麽減肥就變得輕而易舉了,減肥隻是時間問題。

  舉個例子,當你知道二個星期後有一個幾年不見的同學聚會,如果平常對自己體重不滿意的,為了在聚會時表現出最好的自己,這時一定有一種緊迫感,必須減掉幾磅!我把這種緊迫感和show off 的心理當作一種willpower,你鬥誌昂揚,二個星期5磅就減掉了,甚至willpower強烈一點的10磅都可能減掉。聚會結束後又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這減掉的幾磅又長回來了。我們的脂肪細胞減肥時是癟下去並不是消失,它們一直等在那裏,等著重新充滿起來,這就是為什麽你覺的減肥很難但增肥卻很容易的原因。就好象要開車去一個新的地方,去的時候覺得化的時間長,回來時間短一樣。

  那麽問題來了,這樣我們不是永遠都減不了肥了?不是的,就像剛才的例子,開車回來和去的時間不同的感覺隻有對新的地方有,對熟悉的地方來回感覺就差不多的,象上下班的路上,每天開慣了來回感覺是一樣的,回家時因為交通擁堵說不定還要長一些。我們要把這條新路變成熟路,也就是熟悉脂肪細胞的癟癟滿滿的過程,把這種狀態當成常態。從身體重量上來看就是長了幾磅又瘦了幾磅,瘦了幾磅又長了幾磅,上上下下一直在變,變化是常態。要學會接受這種動態的常態,不要指望掉下去的不再長回來,用輕鬆的心態,允許它們回來;也不要害怕長上來的掉不下去,要相信willpower,隻要想讓它們走它們就得走,在這來來回回過程中,你要學會觀察什麽情況下掉磅了,什麽情況下又長磅了。跟自己的身體重量上下波動共存,也可以讓自己成為旁觀者,保持盡量少的情緒波動和良好的心態,那麽這時候你從身體重量這場戰爭中從被動變主動,就算長磅了,你是作為允許者而不是無奈被動者。從一直被體重控製的你成為一個控製體重的人,從一個一直受著體重增加壓力的人變成一個掌控者。擔憂體重增加是無數慢性壓力中的一種,所以說這個轉變的過程就是destress的過程。Detress很多時候並不代表沒有壓力了,而是能接受現狀,並能理性地對待它,不受其影響的與其共存。

  上篇文章提到隻有不正常的慢性壓力才是長胖的元凶,我們身體對付正常壓力會有正常反應。自從上世紀早期提出了"fight or flight” 壓力反應模式,明白了正常身體的變化,我們的身體是為應付緊急短期情況的壓力設計的,它是一套完美的反應設計讓我們保持健康。現在讓我們來學習怎麽去傾聽身體的需要來減肥和控製體重,不要浪費了這套完美的設計。

  有沒有搞錯,從來隻聽說過壓力使人長胖,現在我卻說壓力能幫助減肥?真是昏了頭!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聚精會神時會忘記時間和饑餓?當你有個deadline project,你會緊張地忘了吃飯,因為你根本不覺得饑餓;當你要上台作報告前也會緊張地忘記饑餓;當你出去買衣服沉浸在挑選或試穿的過程中也會忘記饑餓;當你玩有趣的遊戲的時候也會忘記饑餓…這種忘記饑餓的情況就是身體對壓力的正常反應,當有壓力,這個壓力是中性詞,可以是任何讓你能集中精力的事或者激烈的情緒變化,象恐懼、悲憤、興奮、激情、害怕、開心、渴望等等的時候你不會覺得饑餓,想不到吃東西,攝入身體熱量小於消耗,你就能減肥了,而且不覺得餓!關鍵的說三遍:減肥不覺得餓!減肥不覺得餓!你肯定有很多次這樣的經曆。

  用fight or flight 來簡單解釋:當壓力來臨時觸發身體神經和腺體的應激反應,特別腎上腺激素和糖皮質激素的增加抑製了食欲,當壓力解決,腎上腺素迅速下降,糖皮質激素則跟其他象胰島素之類的協同作用讓身體回複正常。我們要做的是傾聽身體的需要,利用這段不餓(身體的應急反應)的時間,提醒並強調現在自己的身體不餓不需要吃東西,而不是慣性的認為飯點到了該吃飯了,或錯過了一頓會生胃病或不吃身體營養不夠會生病,記住胃病不是因為不吃一頓形成的,主要有幽門螺杆菌造成的。而且一頓二頓不吃絕不會營養不夠或讓你生病,正好相反,是讓你身體得到休養生息,延長壽命。這就是自然而然不挨餓的intermittent fasting,等你身體餓了正常進食就可以。

不要以為不餓不吃很容易做到,因為慣性或群體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甚至於壓倒你身體的需要。象人人都說或者科學研究或者古話流傳或者老中醫等之類的力量之強大絕對不能低估。比如"早飯吃的象皇帝,晚飯吃的象乞丐"說法。但我早上起來一般不吃早餐,因為我不覺的餓;晚上則從不餓著自己睡覺。比如以前一直說吃蛋增加膽固醇,但我從來認為蛋是最完美的食物,我四個孩子從半歲時添加蛋黃到能吃全蛋,雷打不動一天至少一個蛋。所以不要以為聽從身體是一件容易的事。

  既然我們知道壓力可以讓人不餓,所以沒有壓力就應該創造壓力,好的壓力,讓我們與壓力共存的同時,還要讓自己處於主導地位。比如主動做一件一直想做但不敢的事,讓自己興奮起來;比如上瑜伽課前盡量空腹,課後如果不餓就不吃;比如埋頭苦幹完成任務後,不光享受成就感再加上居然省下了一餐的熱量和飯錢,感覺生活真是美好!有時候什麽事也沒發生但就是不覺得餓,不想吃,那就不吃好了。我們要學會傾聽身體的需要,因為空腹但不餓的感覺會讓你愉悅和開心,感官清醒和敏銳,工作效率提高。

   現在你已經知道不餓減肥的原理,但具體怎麽操作?有時候特別想吃,停不下來怎麽辦?等等問題,這就牽涉到前麵提到的"會吃"了,這篇文章已經太長了,我下篇文章再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不聊天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看過就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山韭菜' 的評論 : 謝謝!
夏天的夏 回複 悄悄話 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風酥酥 回複 悄悄話 期待你的下一篇
山韭菜 回複 悄悄話 學習了。佩服一直保持身材健美的人!問好!
看過就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酥酥' 的評論 : 謝謝你站出來支持我,在下一篇學習"會吃"裏會詳細講解。
風酥酥 回複 悄悄話 說的真好????!太對了,早上不餓的時候非要讓自己吃那麽多,晚上餓得沒法睡覺還得熬著,整個違反客觀規律。我現在就是早上不餓,就少吃,晚上早些吃飯,睡覺前要餓肯定要吃,體重能一直保持不變。如果你要能按1,2 分段講解就更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