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柑者言

信仰文化、曆史時事、政治經濟漫談,以西方觀點(英美保守主義)洞察世界
個人資料
正文

川普今天的決定讓某國膽寒

(2017-12-06 16:55:54) 下一個

川普今天的決定讓某國膽寒

川普今兌現大選的又一項重大承諾:正式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永久首都,同時立即開始,將美國住以色列大使館永久遷至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

很多國內或者在海外的華人對這個決定不大敏感,不理解其重要意義,更不明白這項決定對某大國與美國的關係及自身未來命運的重大影響

本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先講講,供各位看官了解情況。這絕非無足輕重:今天美國很多事情主流媒體都是撒謊並且預測全錯,卻因為它們符合多年政治正確下的教條而仍然被信任。我的信息與分析肯定對海內外華人有幫助。

而後半部分更加有料,但無法在國內發表,隻能在文學城博客發。國內的攀岩翻牆好手,可直接登錄海外文學城“剝柑者言”博客閱讀。
 


使館遠離首都的奇葩現象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但你再讀讀這個決定:美國決定把住以色列大使館遷入以色列首都。這是不是有些滑稽,甚至奇葩?任何國家住另外一個國家的大使館難道不應該在那個國家的首都麽?早幹嘛來著?

對了,就是這麽奇葩。美國駐以色列的大使館,基本上從1948年以色列建國(美國最早承認以色列國),就一直在特拉維夫,而非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說“基本上”,是因為美國駐以色列的第一人大使James Grover McDonal開始是在北部城市海法工作。而且,幾乎所有的外國駐以色列使館都不在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而在特拉維夫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二戰後1948猶太人在英國管轄的,被稱作巴勒斯坦的地區建立了以色列國,並且宣布首都為這個民族3000年前所建立的都城:耶路撒冷。但當時,很多國家,特別是阿拉伯國家,不承認以色列這個國家,保有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聖地的東耶路撒冷當時被約旦占領,耶路撒冷的外交官時刻處在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狀態下。此時多數國家將使館設在了海濱城市特拉維夫。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即六日戰爭)期間,以色列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了東耶路撒冷,擁有了對耶路撒冷全城的控製權。但由於阿拉伯國家的喧鬧,使得耶路撒冷成為飽受爭議的城市,美國方麵一直投鼠忌器,生怕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全部主權會帶來進一步的流血,也繼續保持在特拉維夫的使館。

但美國國內的民意是明顯的:美國一直是保證以色列能夠在腹背受敵的環境下得以生存發展的堅強後盾,其原因,一方麵是人道的考慮和對曆史的尊重,希望這個古老的民族能夠在列祖列宗的土地上得以安歇度日;另一方麵,多數美國人是基督徒,信仰上帝,相信《聖經》。而以色列複國,則是聖經的一個明明白白的,而且非常重要的預言(以西結書4:3~6)。有興趣更多了解這個話題的,可以上網查詢更多信息。所以,支持以色列,被基督徒認為是上帝交給自己的使命之一。所以,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控製權,將使館正式遷入耶路撒冷的呼聲越來越高。而通常,這樣的民意都是通過過會的表決和立法來落實的。於是,美國國會在1995年10月23日通過了【耶路撒冷使館法案Jerusalem Embassy Act】,要求國務院不晚於1999年5月31日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入耶路撒冷,並給予相應的撥款。

不過,這一法案允許總統以行政令的形式將執行加以延期,每次延期為6個月。於是,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包括川普,都一直在簽署延期行政令。但四個人在大選的時候,都承諾了要將使館遷入耶路撒冷。前三任,兩個是與阿拉伯串通一氣的左棍,一個共和黨建製派,所以都不會認真執行這個決議,但川普終於執行了


這個決定為何具有重大意義?


最基本的常識吧,以色列的首都在耶路撒冷,那裏有所有的政府機構。外國使館不就是和該國政府打交道麽?你不在該國政府附近設置,說得過去麽?對以色列來說,卻說得過去,而且這麽多年,費這麽大勁,才有一個美國決定搬往以色列。這不僅奇葩,也說明了這次使館搬遷的重大意義。意義何在呢?

二戰後,顛沛流離了兩千年的猶太民族回到上帝給他們列祖列宗的“流奶與蜜”的應許地,是正義的結果,是對一個古老民族的最基本生存權的尊重,是對世界文明國家對自身曆史責任的履行,也是《聖經》,這部深刻改變了人類,引領了人類文明的聖書所提出的一個最重要的預言的兌現。然而,新興、弱小的以色列自從建立之初,就如同他們的列祖列宗,從約書亞到大衛、所羅門、瑪拿西、約西亞、西底家所統領的時代,處於四敵環繞之下。阿拉伯民族為主的穆斯林們,陸續發動五次中東戰爭,試圖重複邪惡的亞述和巴比倫帝國的勾當,將以色列國滅掉,將猶太人斬盡殺絕(這一點甚至比亞述巴比倫更加邪惡)。而以色列則憑著其公民的出眾能力及上帝的眷顧,一次次戰勝他們的敵人,讓中東地區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宗教信仰上,黑暗中有了一盞明亮的燈塔(諷刺般地借用某國文革時期讚美阿爾巴尼亞的語言)。

耶路撒冷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前2400左右,迦南人建城時,華夏文明還沒受精呢。自從3000年前(公元前900年)大衛王時代,這裏就是猶大王國的首都,以色列人的聖城。而鼎盛時代的所羅門國王在此建立了猶太教聖殿,使這裏成為猶太民族的聖城和信仰的歸宿地。所以,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全部主權,將使館遷入耶路撒冷,便成為是否尊重事實,承認以色列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關鍵。

然而多年以來,阿拉伯國家軍事上無法戰勝以色列,肉體上無法消滅猶太人,就轉而借助外交手段,在國際社會,比如,聯合國,采用【一哭二鬧三投票】的方式,利用聯合國一國一票,並且多數的國家都政治文明落後,國內腐敗專製、國外反對西方文明這樣的現實,多次投票譴責以色列,拒絕承認以色列,以及她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種種權力和地位。雖然美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但聯合國這樣的異化和被邪惡政治操縱,讓美國人心存不滿已久。川普總統上台以後也采取的一係列的措施,包括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表達對該組織歧視和打壓以色列的抗議(詳情請閱讀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詳解美國為何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而此次將使館遷入以色列,也是川普總統非常重要的行政命令,還有更多的意義。

耶路撒冷之所以被以色列認為是永久首都,遠遠不止是因為其曆史地位和當今的政治需要。更重要的是她在猶太教徒和基督徒心目中的地位。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全部主權,接受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定為其永久首都,也是對美國傳統信仰的尊重,是回歸美國傳統,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戰略組成部分

 

我在微信平台【詳解美國為何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文詳細描述過,幾十年來,以色列是如何對阿拉伯穆斯林世界退讓、隱忍,以求得和平的;同樣,美國也一直采取綏靖政策,壓製以色列,避免得罪阿拉伯國家。到了奧巴馬時代,更是在聯合國直接與阿拉伯國家沆瀣一氣打擊以色列,如,去年在聯合國譴責以色列的決議上投棄權票。但這一切都沒有改變阿拉伯世界以外交和暴力途徑全麵封堵甚至封殺以色列的努力。可見,忍讓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站出來行使公義,支持以色列,才是當做的。

對於以色列的敵人來說,任何向他們示好的舉動都是軟弱和屈服的標誌。所以他們毫不理會以色列和美國的任何讓步、妥協和善意。比如,前幾次中東戰爭,每次以色列贏了以後,都提出讓步和善意(我前麵提到的文章有詳述),但都被回報以下一次戰爭,直到挑釁了五次,被打得鼻青臉腫五次,才放棄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對於這樣的無賴,對於這樣的文化,隻要旗幟鮮明支持正義,才能對他們產生實質性的威懾,給當地,包括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帶來長治久安。

還有一個我放在最後講,但其意義可能超過前麵的因素,就是:將使館遷入耶路撒冷,是一件實實在在的正確之事、正義之事。而做正義和正確的事情,對美國這個世界老大來說,太重要了:

誠然,這件事不是能夠馬上給美國帶來名譽和利益的事情。然而,也正是因為它不能馬上帶來名譽利益,才更有意義:美國的崛起,以及持續發展,來自於基於基督教信仰和對人類社會正義事業的支持。從清教徒乘五月花漂洋過海來到這片荒涼的殖民地立約,到獨立戰爭建國立憲,到南北戰爭,加入世界大戰、以及二戰後的兩次主要的亞洲戰爭,其驅動力都是信仰和對公義的追求。川普之所以重提“美國第一”的口號,是因為美國的道德力量和正義行為。有了這樣的力量與行為,做第一,取得優先權,就給全人類帶來福祉,就是文明世界的保護者,就做的理直氣壯;如果這樣的力量與行為缺位,則美國如同其他以大欺小,或者到處以銀子收買人心的國度沒有區別,美國第一、讓美國再次偉大,就實在缺乏理性基礎和力量源泉,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就是空喊了。

寫到這裏,下半部分另文發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Norstar 回複 悄悄話 握手
taxidriver 回複 悄悄話 其實也木啥好緊張的,讓老美自個搬,光杆司令一個,剩下的重新洗牌,
天金四幸 回複 悄悄話 此文論點正確,完全支持。
hola! 回複 悄悄話 以前真希望川普重振美國,給世界帶來和平,現在看來他隻會加劇美國的哀落,把世界重新帶入冷戰熱戰,當然他自家的荷包不會空,商人的格局,
魯鈍 回複 悄悄話 川普采用的是“圍魏救趙”的計謀,通俄調查如火如荼,他要在國際問題上挑起事端,轉移國內視線,把火引向國際事件。川普為了私利,唯恐天下不亂。說朝鮮是搗亂者,不如說川普是世界上頭號搗亂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