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兩天網絡中立(Net Neutrality )的話題又熱鬧起來。共和黨控製的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準備與12月14日表決,廢除奧巴馬時代通過的這個立法。預計通過不成問題,社會上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先簡單講講概念:網絡中立(Network Neutrality), 是指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所有互聯網用戶都可以按自己的選擇訪問網絡內容、運行應用程序、接入設備、選擇服務提供商。這一原則要求平等對待所有互聯網內容和訪問,防止運營商從商業利益出發控製傳輸數據的優先級,保證網絡數據傳輸的“中立性”。
聽上去很高大上吧?但FCC的老大Ajit Pai 卻說:“網絡中立是個針對一個不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無效的解決方案”("net neutrality" rules were "a solution that won't work to a problem that doesn't exist.)
哇,介話還真有點兒損!再看看,此方案是奧巴馬政府通過的,今天也得到了左派的普遍支持。就這,已經足以令人懷疑網絡中立到底是什麽鬼了。
網絡中立這件事,初看上去比較複雜,甚至很多右派都感到困惑,反而去支持這個方案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稍加梳理,就能明白最基本的概念,然後答案的不證自明了。
美國網絡和內容服務市場的確存在壟斷
不得不說,奧巴馬在決定搞網絡中立的時候,美國的網絡市場的確出現的問題。問題就是:ISP已經形成了徹底的市場壟斷。
這種壟斷首先體現在ISP的壟斷上:用戶基本上對ISP本身沒有選擇,就那麽兩家;而更為嚴重的是,僅有的一兩個ISP同時也是內容服務商,造成市場競爭的不公平,消費者受害。
其實我們目前還麵臨著另外一個問題:今天的壟斷局麵,讓一兩家壟斷市場的服務商服務質量越來越下降,他們之間的競爭,不過是簡單除暴的降價和送禮來吸引客戶,然後悄悄提價,讓老客戶恨咬牙切齒。但由於他們壟斷的市場,所以他們已經完全不把心思放在改進質量上了。
這些問題的確非常嚴重,且嚴重影響了服務質量和消費者的利益。但是,這些問題是否能夠通過網絡中立來得到解決呢?
公路與互聯網類比
要理解這個問題,需要打個比方:網絡好比公路,內容好比公路上跑的車。這樣,就可以明白很多問題,包括:
一、 公路建設和運營都需要資金,而收入來自兩個方麵:一個是汽油稅等稅收或者公路建設發行的債券;另一類是車輛的過路費。拿到網絡上,按道理來說,前者就好比互聯網用戶所支付給ISP的網絡接入服務費;後者就是內容服務商(如電視台和Netflix等)向ISP支付的流量費。
二、 公路需要投資,網絡也是如此。羅斯福時代的新政養成了一個傳統,公路由政府組織投資建設。對錯先不論,但網絡政府投資不行,因為技術發展過快,政府沒有應付不斷變化和更新的能力,否則就會麵臨低效或者腐敗。此外,政府通過汽油稅向駕駛者收取公路建設的費用,網絡也不可能。所以,網絡投資必須是私人的。
三、 如果公路要考慮成本和回報,就必須對過往的車輛收費。一個基本市場經濟原則是:公路的擁有者/管理者有權決定允許什麽樣的車上路,而且車輛過往越多,當然支付的過路費就越多。對比網絡,按道理,那些流量大,占用網絡資源多的內容提供商就要多付錢給ISP。這樣,一個內容服務商如果受到歡迎,收入自然就高,也就理所當然地要向ISP支付更多的過路費,那麽ISP還有什麽必要限製這個內容服務商的流量?給他們更多流量才對啊!
四、 如果某個公路運營商同時也有運輸公司,所以對自己的運輸公司特別照顧,比如,免收過路費,或者有多少車都可以上公路,沒有限製。那麽,就要看公路運營商這麽做,是否影響了其他運輸公司。如果路很寬敞通暢,你自己的車輛上了多少也不影響其他運輸公司,那麽就沒問題;但如果造成擁擠,也很好解決:限製自己的車輛以便讓更多的其他運輸公司車輛通過來多收費擴建公路;向自己的車隊收費,一視同仁;全麵提高收費標準,減少流量或者取得更多收益來再投資擴建,但如果收費過高,車輛就繞別人的道而行,你的成本更收不回來。總之,就是市場調節的問題。
五、 但如果不是用市場調節,而是政府命令公路運營商對所有的車輛都開放,免收過路費,不管一個運輸公司往公路上開了多少輛車,開了多遠的距離,載了多少人後者貨物,賺了多少錢,都不繳過路費,這個公路還能好的了麽?還有足夠的費用運行、保養、投資新公路麽?而這裏最大的問題是:由於政府規定運輸公司可以免費通行,而運輸公司開上公路的車輛越多,載人越多、載重量越大,就賺得越多,但同時對公路的磨損和破壞也就越大,需要維護和包養的費用也就越多。而且,政府的免費策略實際上鼓勵越來越多的車輛上路,這就造成了對公路擴建的需求。那麽,擴建後也不能收過路費,誰還投資建新的公路呢?
網絡中立的危害
講到這裏,大家應該明白了吧?網絡中立的實質,不就是讓所有車輛在公路上免費通行麽?內容服務商越受歡迎,就流量越大,就賺得越多,但卻不讓網絡服務商分享他們通過網絡得到的利益。但同時,網絡的免費使用又鼓勵他們努力推出更多內容,進一步增加流量,增加網絡擁擠,產生網絡擴容和技術升級的壓力。但由於ISP無法從流量增加中獲益,也沒有權力限製流量,最後的結果隻能是,或者網絡越來越堵,最終堵死;或者提高消費者的互聯網接入服務費用,哪一種情況都是災難。而且即使那樣,也會大大影響對網絡infrastructure投資的積極性,最終內容不暢、消費者受害。
而網絡中立的另外一個,可能是更可怕的結果,就是政府管控:政府決定你不能收費還是小事,你上什麽網絡技術,做什麽決定,政府都要批準的(可以參考網絡中立的fine prints)。
所以說,網絡中立這樣的解決方案,一方麵內容服務商使用網絡如同共產主義大鍋飯一樣,多少都一樣;另一方麵網絡的命運要由政府決定,會有什麽結果?
事實上,網絡中立這個概念,就是左棍富集的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Tim Wu提出的,而他的理想,就是建立commoncarriers,“公共營運商”,多麽英特納雄耐爾的名字啊!他們的理想,就是社會所有財富充公,共產共妻。
通往奴役之路
一個網絡服務商投資建設的自己的網絡,難道這個網絡不是他的嗎?他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難道沒有權力決定網絡的流量以及接受誰、不接受誰嗎?這就好比一家商店,難道沒有權利拒絕衣冠不整的客戶嗎?一家基督徒所開設的蛋糕店,難道不能拒絕同性戀婚禮蛋糕嗎?強迫服務商將網絡變成公共廁所,是對於市場的幹涉,與通過集體化計劃經濟來解決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本質上有何區別?這樣長期下去,會讓美國在互聯網技術與應用的領域全麵落後。
網絡收費和服務的確存在問題,但奧巴馬這樣的左棍所有的解決問題方案都是要政府管起來,逼著商家拿出自己的錢為人民服務學雷鋒,最後沒有人再願意投資運營,整個行業就枯萎了。如果你讀讀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如果你比較一下前蘇聯的曆史,就會發現道理和事實是那麽的明顯。
所以,支持奧巴馬提出的網絡中立,短時間內可以讓消費者受益,卻破壞了市場經濟的原則。反對網絡中立,是維護市場自由,保留通過市場調節來解決問題的機會,絕對不是什麽ATT、Comcast幾個商家官商勾結試圖繼續行使網絡霸權來坑害消費者。
網絡中立有關的兩大水坑
擺在我們麵前的,有兩大水坑(Swamps):
第一個坑:壟斷坑 政府反壟斷不利,造成互聯網服務和網絡內容提供服務領域高度的壟斷,消費者利益被坑害。
第二個坑:中立坑 政府利用民眾對第一個坑的不滿與恐懼(如怕ISP對微信、NETFLIX用戶再收費)心裏,悄悄挖了一個被稱作“網絡中立”的坑讓大家去跳。
如果說這壟斷坑,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天然的腐蝕性侵蝕出來的自然坑,是豬黨和共和黨建製派有意無意任其形成的swamp的話,第二個swamp“中立坑”就更加可怕,它是左棍、社會主義擁護者人為挖出的陷阱!什麽是中立,不就是“公立”麽?其實質,不就是剝奪了私人投資的互聯網的管理者,對自己網絡的管理權麽?這樣下去,誰會有興趣繼續投資推動技術進步和網絡升級?難道靠政府?靠政府繼續向“大撒比”國借債?!
我對具體的技術層麵上的問題知之甚少,但我相信,做事,就要先把大是大非問題搞清楚,即do the rightthings,然後才有必要進入技術層麵,即do things right。網絡中立問題上,支持,還是反對網絡中立,是do the right thing;如何在網絡自由的前提下,解決目前的高度壟斷,確保消費者的利益,是dothings right.
真正的保守主義者一定反對網絡中立
我一直強調,華人的問題就是缺乏抽象思維,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困。很多人挺川,是因為被民主黨折騰怕了,但對真正的保守主義思想並無什麽感覺。甚至有一位挺川大將,居然對坑了美國又坑中國的左棍羅斯福大加讚美。我曾經批評川普的建製派民主黨女婿和左婆女兒,遭到很多挺川人士的攻擊。但今天,他們還好意思挺女婿女兒麽?
如果你是真正的保守主義者,如果你是“川普主義”,或者“班農主義”的信奉者,你就應該站出來支持川普總統廢除網絡中立的努力。然後進一步給政客們壓力,讓他們去解決互聯網服務和內容市場過度壟斷的問題。
事實上,這樣壟斷已經超出了互聯網和網上內容了:美國的主流媒體,就是被六七家(多數是猶太人老板)大公司壟斷著,這更是需要努力改變的,否則,fakenews就會繼續橫行下去,MAGA遙遙無期。
如果政府當好裁判員,解決市場競爭的公平問題,也就是反壟斷,將幾家大的ISP分解,ISP網絡服務與內容服務分開,形成競爭的局麵,那樣,不同的ISP,不同的內容服務商,開始競爭,如果一家限製NETFLIX在他的網絡上,另外一家不限製,所有的客戶就都跑到另外一家去了。問題也就解決了。為什麽一定要逼著他們任憑自己的網絡被人免費出來進去?這像不像武大郎?共產共妻何時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