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粟裕指揮過中共4位大將、26位上將所想到的

(2022-01-09 00:01:23) 下一個

某張姓作家為凸顯粟大將的資曆、威望、戰功,有這樣的描述: 再看看有那些上將甚至大將被粟裕指揮過。在解放戰爭時期,粟裕身為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帳下共有一位大將:張雲逸;11位上將:許世友、張愛萍、宋任窮、韋國清、陳士榘、唐亮、葉飛、王建安、鍾期光、宋時輪、韋國清、傅秋濤。

1947年12月,毛主席電令:“由粟親率(華野部隊)南下,與陳(賡)謝(富治)會合,並歸粟統一指揮,沿平漢向南直迫武漢。”因此,大將陳賡也成了粟裕的部下,同時歸他指揮的,還有4位上將:王宏坤、蘇振華、謝富治、楊勇。 朝鮮戰爭爆發後,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粟裕被任命為司令兼政委,副司令和副政委分別為四野名將:大將蕭勁光、上將肖華,另外,上將賴傳珠、洪學智、李聚奎、鄧華、洪學智、韓先楚這些四野名將也都撥到了粟裕的帳下。

1954年總參謀部時期,歸粟裕統領的副總參謀長還有西北野戰軍彭德懷麾下的戰將張宗遜、彭紹輝、王震,楊成武以及紅色“特務”頭子李克農等人。

粟裕共指揮過4位大將、26位上將。

 

以張姓作家的邏輯,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以林彪為參照,所有的元帥都做過林彪的上級,所有的大將都做過林彪的下級:

  1. 朱德:這個就不解釋了。
  2. 彭德懷:這個好像也不用解釋了。
  3. 劉伯承:1927年南昌起義,任起義總參謀長,73團3營7連連長林彪的上級。
  4.  
  5. 賀龍:1927年南昌起義,起義軍總指揮兼第20軍軍長。73團3營7連連長林彪的上級。
  6. 陳毅:1927年南昌起義,為第11軍第25師第73團政治指導。1928年1月, 湘南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黨代表。4月,寧岡會師,參與領導創建井岡山根據地。5月,出任四軍軍委書記。1929年6月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代理前委書記。一直到30年,都是林彪的上級。
  7. 聶榮臻:1927年南昌起義時,聶榮臻組織25師兩個多團起義,任十一軍黨代表。還是林彪的上級。
  8. 徐向前:紅一,四方麵軍會師後,分左右兩路軍。右路軍由紅一方麵軍的第一軍、第三軍、中央直屬隊及紅四方麵軍的第四、第三十軍組成。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7月二十一日,中央軍委決定組織前敵總指揮部,徐向前、陳昌浩分別兼任前敵總指揮和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指揮前方一切作戰部隊。還是林彪的上級。
  9. 葉劍英:1933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兼紅一方麵軍參謀長。一九三五年,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1937年8月,任八路軍參謀長。1941年2月,任中央軍委參謀長兼十八集團軍參謀長。還是林彪的上級。
  10. 羅榮桓:長期以來,羅榮桓都是作為林彪的下級或平級出現的,隻有一次,1945年6月,鑒於羅榮桓的腎病,中央決定派林彪到山東出任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羅榮桓任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區政委,如羅榮桓因病休養則由林彪代理羅榮桓的職務。林彪去山東赴任途中,9月19日,接到命令去東北。雖然時間很短,但名義上還是做了林彪的上級。

 

至於粟大將,真的是一次也沒做過林彪的上級。

 

再看看大將的情況:

  1. 粟裕:在井岡山就是林彪的直接下級。
  2. 徐海東: 115師時期林彪的下級
  3. 黃克誠:這個不解釋了
  4. 陳賡:長征期間任1軍團、陝甘支隊、紅軍13團團長等職位。1935年,年底,任紅軍第1師師長。林彪的下級。兩廣戰役期間,受林彪指揮。
  5. 譚政:這個不解釋了
  6. 肖勁光:這個不解釋了
  7. 張雲逸:張雲逸和林彪的交集不多,曆史上也做過林彪的下級:1950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9年12月26日的決定,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改稱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轄第12、第13、第15、第21兵團(第14兵團機關已於1949年8月與軍委航空局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和河南軍區、湖北軍區、江西軍區、湖南軍區()、廣西軍區()、廣東軍區()以及特種兵司令部、工兵司令部、中南軍政大學等。而張雲逸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恰好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還是林彪的下級。
  8. 羅瑞卿:這個不解釋了
  9. 王樹聲: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中原軍區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鄂豫軍區司令員、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等。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曆任湖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副司令員。還是林彪的下級。
  10. 許光達:許大將出身二方麵軍,西北野戰軍,和林彪交集不多,好在林彪還有一個不太被人提到的職務。1936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在陝北瓦窯堡中梁山閭家大院建立,校長林彪,政委毛澤東(兼任)。1937年4月,紅軍大學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林彪任校長兼政委,這一職務一直到1943年。許光達1937年11月回延安,任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1938年以後,許光達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看看,還是林彪的下級。

 

林彪的這個校長政委職務,一般人可真比不上,看看林彪的下級或學生都有哪些:

 

校黨總支書記莫文驊、教育長羅瑞卿,訓練部長劉亞樓,校務部長楊至成。一期共有1038名學員,來自紅一方麵軍與陝北紅軍,分為三個科:高級科、上級科、普通科,也稱一、二、三科。高級科、上級科學製8個月,普通科學製6個月。其中一科學員是紅軍軍級幹部和部分師級幹部,共有1個隊38名學員,包括:羅榮桓(兼一科政委)、羅瑞卿陳光(兼一科科長)、彭雪楓陳士榘譚政蘇振華楊成武莫文驊趙爾陸劉亞樓楊立三張愛萍王平、彭加倫、耿飆肖文玖賀晉年譚冠三李濤周文龍符竹庭劉鵬周建屏、劉惠農、杜理卿(即許建國)、張樹才、張經武張達誌宋裕和郭述申(一科黨支部書記)、黃永勝張純清(即張文彬)、鄧富連(即鄧飛)、吳富善羅保連(後任359旅717團政治處主任)、童小鵬,以及朝鮮的武亭、越南的洪水等。二科設2個隊,訓練紅軍營、連幹部,共225人,科長周士第;以西北抗日紅軍大學為基礎成立三科設6個隊,主要訓練班、排幹部和部分老戰士,共800人,科長周昆,政委袁國平

1937年1月20日,紅大第二期在延安開學。從二期開始,對社會青年公開招生。二期設四個大隊,學員1362人,另駐甘肅慶陽的抗大步校1400餘人編為4個營13個隊,共2700餘人。二期的一大隊設1隊、2隊為紅軍的軍師團級幹部,學員有陳賡羅炳輝楊得誌張際春胡耀邦何長工周子昆賴傳珠姬鵬飛曾希聖康克清邵式平陳奇涵陳克寒王諍劉希平劉型劉轉連王集成王宗槐樂少華李幹輝王尚榮譚友林戴季英黃春圃謝翰文姚喆張罕濤伍雲甫倪誌亮方正平王赤軍餘秋裏湯平張震張國華馬文波謝振華梁興初蕭望東胡立教賀慶積李宗貴賴毅王維舟周純全黃誌勇李中權陳宗堯譚政文王波譚家述曹裏懷姚繼鳴等。二、三大隊設3至8隊是紅軍的連、營幹部隊,共753人。9至14隊為青年學生,共609人,編為四大隊,大隊長聶榮臻、政委董必武。另外還成立一個女生區隊,共五十九人,其中有賀子珍康克清等長征幹部。1937年1月,駐甘肅環縣的紅大三科遷到甘肅慶陽城內,改稱抗大步兵學校,又稱慶陽步兵學校、對外稱“紅軍教導師”。1937年4月,紅軍大學改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紅大二期改稱抗大二期,增設教育委員會,主席為毛澤東林彪任校長,劉伯承任副校長(未到任),劉亞樓任教育長,傅鍾任政治部主任,莫文驊任政治部副主任。

 

第三期就於1937年8月1日正式開學。開學以後,仍有不少新同學前來,學校決定隨到隨編隊。第三期共收學員一千三百七十二人,編為三個大隊:一大隊是軍事隊,轄一至三隊;二大隊是政治隊,轄四至六隊,四隊是軍、師一級的高幹隊,五隊隊長兼政治教員李誌民。一至六隊為紅軍幹部,大多是原四方麵軍的幹部,共六百一十六人。其中有李先念王樹聲許世友王建安王宏坤曾傳六曹祥仁丁國鈺羅舜初李壽軒等。三大隊轄七至九隊為青年學生,共三百六十六人。另外還有一個訓練老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二人,一個訓練新幹部的軍事隊一百一十人,一個遊擊訓練隊六十七人。

 

以上可都是林彪的下級或是林彪的學生。說實在的,這個陣容,粟大將可真的沒法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