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鈞

選一處可以自由粘貼文字的地方終老
個人資料
正文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_13

(2020-06-04 14:50:28) 下一個

1.5.6 割風伯伯

這段故事很早以前在一部日本動畫片裏看到過,冉阿讓鑽到車子下麵用背頂起車子,救出了割風老人。沙威冷冷的目光凝視著冉阿讓。在救人之前,沙威已經點破了對冉阿讓的懷疑,並暗示隻有冉阿讓才能頂起這輛壞車,如果冉阿讓真的這麽做了,就等於證實了沙威對他的懷疑。

生死關頭,冉阿讓挺身而出。然後平和的目光望向沙威。

1.5.7 割風在巴黎當園丁

在不久後,割風會拯救冉阿讓巴黎女修道院。一個下文的伏筆。以德報怨相當於股票的穀底買入,我不知道專業的名詞是什麽。

1.5.8 維克杜尼昂夫人為世道人心花了三十五法郎

天地間的怪事莫過於偵察別人的一些和自己絕不相幹的事了。

如果簡單的認為維克杜尼昂夫人是一個閑極無聊的長舌婦人,那真的就是小看夫人了。三十五法郎在當時是一個正常的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用,而且還可以過的很好。肯花三十五法郎去探聽別人的隱私,可以認為這是夫人心目中的正義之舉,並非為了無聊。她要揭露芳汀的謊言,就像是沙威想要揪住冉阿讓一樣的心情。因此指責維克杜尼昂夫人是毫無理由的,而且她的這種行為在文革當中比比皆是。這是社會病態造成的人類社會行為。而且在當時代是受人尊敬的正義舉措。相比較夫妻反目,大義滅親的檢舉揭發,夫人的行為還算是有理有據的溫和舉動。

1.5.9 維克杜尼昂夫人大功告成

我說過了,這件事在維克夫人看來就是一件正義的事情。她檢舉揭發了撒謊的芳汀,讓工廠這個小社會變得更加純潔,讓馬德蘭先生的慈善用到了應該享有它的人的身上,節約了社會資源,善莫大焉。

當然這一切都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從社區文化的角度去看。但是忽略了人性,對的,人應該具備的性質。所以現在社會上講究一些所謂的“維護和擁護”就如同鼓勵維克杜尼昂夫人去告密一樣,隻注意維護社會的秩序,而忽略了人性的保護。希望把人群裝進一個社會的模具裏,人性也就屈死在社會中。

希望再有人讀到這一段章節的時候,少一些對維克杜尼昂夫人的憎恨,而多理解一下她處於什麽樣的社會。她的行為很好的為芳汀初始的擔憂做了注解。

1.5.10 大功告成的後果

十法郎賣掉了頭發,換回來一條裙子郵給珂賽特;40法郎賣掉了兩顆門牙,為珂賽特治病;100法郎沒處想辦法,於是做了娼妓。

屏住呼吸讀完了這一段,多希望能伸手進到書裏把芳汀拽出來。

1.5.11 基督救我們

還記得那個把社會當作大船的比喻嗎?芳汀失去了她的船票,被社會從最下等的船艙裏攆了出來。她隻能一隻手懸掛在船舷邊,下一刻就要掉進了大海。

1.5.12 巴馬達波先生的無聊

在敲這一節的標題的時候,由於拚音錯誤,生成的題目變成了“巴馬達波閑得無聊”。我倒覺得更能反映這一節故事的內容。芳汀在無限的容忍中爆發了,與巴馬達波扭打起來,所有的人都在看笑話,我猜想還有的人在為芳汀助威。如果沒有沙威的出現,芳汀會變成什麽樣子呢?她會不會意識到自己可以反抗,也應該反抗?

1.5.13 市警署裏一些問題的解決

“我隻怕沙威,我隻怕我的好沙威先生。”

在警署裏,沙威扮演了三個不同的角色,執法者,法官,同時也製定法律的人。因為沙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釋當時的法國的法律,並按照自己的判斷去給芳汀定罪。這就是一件對於人民極其危險的事情。當一個人把立法,執法,和解釋法律的三種職能集於一身的時候,他就相當於綁架了整個社會的法治體係,一種集權。民眾有沒有犯罪完全取決於某個人的意願。不管是對於一個小的社團還是大的社會,這都是一個錯誤的根源。法律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不起到作用了,完全是憑借某一個人的個人判斷,喜好,或是他的道德標準。久而久之,民眾將會忘記法律,拋棄法律,而隻會去服從某個人的意誌,變成個人的奴隸。更進一步,這位某個人也會忘記法律,拋棄法律(已經不屑去修改法律),自信自己就是正確的主宰。這位某個人就是現實社會的獨裁者。

道德與法律的關係。馬德蘭先生的一句話是這樣評論的: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都不會是完美的。一個社會法律的嚴謹的程度是與一個社會整體的道德標準成反比的。一個社會的法律越嚴厲,民眾的普遍道德就越低下。一個社會的法律越寬容越簡單,那麽這個社會民眾的道德標準越高。因為不管如何嚴謹的法律,都不可能涵蓋社會問題的方方麵麵,總會有漏洞可以鑽。如果民眾不斷的尋找這樣的法律漏洞,那麽這個社會就是悲哀的。這麽做隻會有兩種結果,一個是統治階級不斷的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法律,以更為嚴格的標準來管理社會,在執法和司法方麵投入更多的資源,把民眾的自由度壓到最低,統治階級與民眾的關係越繃越緊,直到最後的破裂。第二種結果就是統治階級不再試著去修改法律,而是直接以一種獨裁的方式來管理民眾,隨意解釋法律,最後造成民眾對於法律的不信任,對權威的消極服從。

在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中,法律應該是寬容的,有彈性的。它隻定義一種框架性的標準來維持社會的普遍遵循的原則和行為準則。而在有人違反了法律法規的時候,評判的過程需要法官基於一種人性化的道德判斷。例如冉阿讓因為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刑,五年監禁。法官評判的時候,一定也是有法可循的,但是法官並沒有去詢問偷麵包背後的原因,沒有去探尋這個案子的原罪在哪裏,因此他的量刑是錯誤的。這種判斷就沒有考慮到社會的道德與良心。另外一個例子就是不久前發生的“昆山反殺案”,在網民的熱烈關注下,法律給出了一個人文關懷的判決。這樣即解脫的法律責任,也安撫了民眾的道德觀,也為今後類似的案件提供了例案依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aranjuez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周回陶鈞' 的評論 :

”油漆匠“也是老戲骨了,德納第演的很出彩。
周回陶鈞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ranjuez' 的評論 : 想象不出來那個”油漆匠“是怎麽演繹德納第?在虎口脫險裏,那個油漆匠看起來很本分,“鴛鴦茶”的小調唱得多自然啊。
aranjuez 回複 悄悄話 海報的那一版《悲慘世界》,比較忠實於原著,影帝讓加班主演,演德納第的是《虎口脫險》裏的油漆匠。當年在國內上演過,上影配音,也算是經典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