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鈞

選一處可以自由粘貼文字的地方終老
個人資料
正文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_10

(2020-05-27 14:53:46) 下一個

照片裏的人叫Eugène-François Vidocq ,就是他的人生經曆讓雨果得以創作出冉阿讓。

1.2.8 驚濤和亡魂

海就是無邊的苦難,社會就是航行在海上的一艘大船,每個社會成員就是大船上的旅客或是船員。每一個被社會拋棄的人就如同被拋進了苦難的大海,聽天由命,無處尋找幫助。如果這個人淹死在了海裏,那麽是誰殺掉他的呢?是大海還是拋棄他的社會?

但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如何生活在一片雜亂的社會當中呢?他如何在不同的船艙中穿梭?他能不能變成一個水手,或者是真正的掌舵的人?他會不會選擇在一片美麗的海麵縱身跳下?那些浮在海麵上的人,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他們幸存下來的機會有多少?他們是不是會被另外一艘大船(另外一個社會)救上來?那艘拋棄他們的大船會不會在不久的未來撞毀,還是在動蕩中繼續飄蕩?

淵藪:人或物聚集的地方,也指民間。

1.2.9 新的損失

自由像是一道光芒,照進了冉阿讓的心理。不過這道光芒是短暫的。就像是那一刻有人在他耳邊講的話:你自由了。而話音未落,冉阿讓就已經對自由失望了。

從前的生活是十九年累計的數字,今後的生活是一百零九法郎和十五蘇。

所以請記住:被自由不等於自由自在,被釋放也不等於得到解放。

1.2.10 那人醒了

一個人心裏有了惡念頭兒,他就開始掙紮,到底做還是不做?他想不出一個立刻的答案,然而他的心卻開始帶著他向那個惡的念頭的方向一點點靠近。他會考慮做這件事的後果,做這件事的代價,做這件事的誘惑之處。一點點靠近它,觸碰它,就像是一輛停在下坡路上的汽車,靠著慣性慢慢向下滑,開始的速度極慢,慢慢開始加速,直到無法控製。

那六個光閃閃的銀器就是冉阿讓的誘惑,布萊衛的棋盤格背帶就是被抓之後的代價。報時的鍾聲即可以是起跑的槍聲,也可以是讓他清醒的警告。不過在下坡路上開始滑動的冉阿讓已經不再願意停下來了。

1.2.11 他幹的事

上天有時會在適當時刻使萬物的景象和人的行動發生巧妙的配合,從而產生深刻的效果,彷佛有意要我們多多思考似的。”

今天(很早以前的今天)讀到朋友圈轉發的一篇文章,是早年間崔永元采訪的一個在中國支教的美國年輕人的故事。故事真實而且感人,是兩種不同文化不同教養的相互凝視。我相信讀到人都會有感慨,但是也相信這樣的感慨隻會持續一分鍾。不過在故事裏,那個已經五十歲的年輕人說了一句話,我會永遠記住的。他說:“夜深人靜,睡不著的時候,你的靈魂,你的內心是會和你說話的,會問你,你究竟為什麽而活?不要忽視這個,不要隨便吃一片安眠藥,把這些念頭壓下去。”可惜後來的崔永元選擇了安眠藥。

我們在做錯事的時刻,總會有遇到閃著靈光的啟示。而我們卻視而不見,或是故意的錯誤理解這樣的啟示。為什麽呢?這是因為我們不認為自己在做錯事。或是認為自己有充足的理由做這件錯事。

搶劫可以理解成劫富濟貧

殺人可以理解為報仇雪恨

錯傷無辜可以理解成適者生存

謊言可以理解為“曲意”

甚至有時候一句“天意”也可以作為自己罪行的開脫之詞。

1.2.12 主教工作

主教大人在今天隻做了一件工作。他用他的銀器贖買了冉阿讓。他在冉阿讓錯誤的終點站畫了一個基督的十字,讓這個錯誤的終點變成了新的生命的起點。妙手回春,絕對的智慧!

這一章節也是卞福汝主教在整部書裏的最後出場,在這之後,他慈悲的靈魂將注入到冉阿讓的身上,讓冉阿讓帶著走進一個悲慘的世界,並親眼目睹慈悲的救贖。

1.2.13 小瑞爾維

反複閱讀了這一章節,開始是試著搞清楚冉阿讓到底有沒有真的想要搶走小瑞爾維的銀角子,實際上這一段文字是在描述冉阿讓內心的轉變,在雨果看來,一個人的內心的轉變是需要這樣的一段時間的。

佛教裏講究“頓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的善惡轉變會是一瞬間的事嗎?也許在生死之交的瞬間會讓人頓悟。但是思考的過程需要時間。離開主教大人家的一瞬間,冉阿讓有了頓悟的機會,由死到生的轉變,但對於他來說太突然,完全與他以往的人生哲學是不同的。他需要時間來消化,來思考。就在他思考的過程中,小瑞爾維來到了他的身邊,那枚踩在冉阿讓腳下的銀角子最後完成了他內心的轉變。這樣的故事讀起來更加的充實。

在人生的某些時刻,常有一種神秘的微音來驚覺或攪亂我們的心神,他是否也聽到過這種微音呢?是否有種聲音在他耳邊說他正在經曆他生命中最嚴重的一刻呢?他已沒有中立的餘地,此後他如果不做最好的人,就會做最惡的人……”我相信大多人的人都不喜歡選邊站,但總會有那麽一個時間,你必須做出選擇。你錯過了這個時間,就隻好讓別人來給你選了。對,我加上的這句話是在說香港人的香港事,也不僅僅是香港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