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鈞

選一處可以自由粘貼文字的地方終老
個人資料
正文

大雁的故事(五)

(2017-07-27 11:45:08) 下一個
中國古代的大雁也有一個通用的名字,而且也是以地方的名字來命名的,那就是衡陽雁。在很多詩詞歌詠裏,都會見到衡陽雁的字樣。我在古詩詞網簡單搜了一下,就有470首詩詞裏含有衡陽雁三個字。快速看了一遍,基本上朝代越靠後,引述衡陽雁的詩句越多。宋代多於唐代,明清又多過宋元。

衡陽雁斷

簡單摘抄幾首喜歡的有提到
衡陽雁的古詩詞。第一首是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在文正公的詞句裏麵,雁群像是一個窺視著敵我雙方的第三股勢力。它們靜臥在遠處的山坡上或是曠野裏,眼盯著雙方排兵布陣劍拔弩張。慢慢的四野寂靜下來。秋風起自遠處,濺起黃土,橫掠戰場。這時頭雁發出尖利的鳴叫,撲扇著翅膀衝向天空,它的身後群雁奮起跟隨,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的雁陣,從曠野揭地而起,黑雲壓城般呼嘯而過。雁陣過後就會是兵將的衝殺,而雁群不再回顧。我認為這是描寫雁陣最深沉的一篇。


還有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裏的那一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滕王閣在南昌市的西北,彭蠡就是現在的鄱陽湖,在九江市和南昌市之間,衡陽市在長沙以南。王勃在滕王閣上吃飯的時候聽到兩嗓子。第一聲是晚歸的漁人在鄱陽湖上扯開嗓子相互唱和。王勃覺得這嗓子已經足夠要人命了,整個的鄱陽湖都能聽到了。沒想到第二聲來自雁群的叫聲更是驚人。直接從南昌城傳到了衡陽城。要知道南昌到衡陽的直線距離有380多公裏,高鐵還得需要兩個多小時,可以想象這雁陣驚鳴的氣勢是多麽的驚人了。應該好好讀一讀《滕王閣序》,連串兒的典故,連串兒的成語,搞明白了這些,唐以前的文化圈就大概了解了。

更多詩人在引述大雁的時候往往會加入自己的議論或是感慨。大部分詩句對大雁的評述是比較中性的,隻是提到了大雁南來北往的特性,然後加上自己人在旅途或是人在他鄉的愁思期盼等等。在這樣的結構設計裏,大雁在詩歌裏隻是一個客觀的道具,一個引發詩人情懷的一個觸點。還有些詩人會在詩歌裏把大雁刻意的擬人化,美化或是醜化大雁,然後借此抒發自己對社會對人生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前一類的詩詞很多,舉兩個後一類的喜歡揣摩大雁心理健康的詩人的詩句。一首是明代詩人王恭的《春雁》
春風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裏長。
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

在王詩人眼裏,大雁是熱愛故土重情重義的鳥中君子。冬天的時候不得已離開故鄉,那麽春天一到,就迫不及待的返回家園。哪怕江南再好,也不再留戀。這就很像是現在的海外移民一樣,在祖國一片寒冬的時節悄無聲息的移民海外,等到祖國春回大地萬物複蘇了,又開始回流。當然也有堅持海外做代購的
.....

再看一首柳宗元的《朗州竇常員外寄劉二十八詩見促行騎走筆酬贈》
投荒垂一紀,新詔下荊扉。
疑比莊周夢,情如蘇武歸。 
賜環留逸響,五馬助征騑。
不羨衡陽雁,春來前後飛。
這個題目還不是我見過的最長的,我見過更長的是文天祥的鹹淳甲戌第二朔予道櫧洲裏徐畋方諫自長沙來為別問客幾何曰半年矣臨別為賦,那首五絕一共二十個字,結果題目就是三十四個字,而且我連斷句都斷不明白。

回到柳宗元的這首詩,河東先生在改革失敗之後受到政治打壓被貶去永州做刺史,和他一起被貶的還有劉禹錫,就是這首詩題目裏的
劉二十八。這一貶就是十年(詩裏麵說的一紀是十二年,多說了兩年)。在元和十年的春天,先生接到朝廷的詔書讓他回京。任何人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興奮不已的,比如李白,還沒說讓他回去做官隻是免罪了,就已經兩岸猿聲啼不住了。先生也是這樣,接到信後也是很激動,又是莊周夢蝶,又是蘇武歸漢。不過先生又很快冷靜下來,開始自嘲。笑自己不應該像衡陽雁一樣,一接到春天的信息就屁顛屁顛兒的飛回去了。事實證明先生顧慮的對,因為回京之後並未受到重用,兩個月不到又被貶為柳州刺史,四年後病逝,年47歲。

摘抄這兩首詩就是說明一下同樣的春歸衡陽雁在不同的解讀下有著不一樣的寓意。說到對大雁的抹黑呢,還有一個專有名詞隨陽雁。在開始讀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以為隨陽和衡陽一樣也是一個地名。後來才明白,隨陽是一個專門創造出來的詞,是跟隨太陽的意思,所以隨陽雁就是和向日葵一樣,用來形容大雁一年四季跟隨著日照而遷徙。本意沒有問題,但是詩人在引用隨陽雁的時候多是用來形容那些喜歡揣摩上意曲意逢迎的人。而且隨陽雁又多與稻粱謀在一起使用,增加了貶低的力度。例如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的最後兩句。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慈恩寺塔就是西安大雁塔,現在是旅遊景點,唐朝的時候也是旅遊景點,並不是什麽紅燈區,或是豔粉街。其實杜甫根本不用這麽小心,還要特意點出來是同
諸公登塔。這首詩非常有名氣,一首對仗工整的古體詩,典故引用的也非常好。最後兩句,杜甫自比黃鵠。什麽是黃鵠呢?有人解釋是黃色的大雁,有人說是天鵝,還有人說是黃鶴,反正這幾種鳥我都沒見過有黃顏色的。漢典裏講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鳥,一舉千裏。反正杜甫就覺得自己特大鳥,是一個不被重用的人才,而他也不屑於為了那幾口吃的就像隨陽雁一樣趨炎附勢。其實杜甫這個人本事不大官癮不小,曾經給皇帝寫自薦書找工作,文章寫的言辭懇切淒慘動人。有興趣的搜來學習一下,對找工作非常有幫助。

寫了這麽些的題外話,還是回到
衡陽雁上來。古人以衡陽來命名大雁,是衡陽城就在南嶽衡山的邊上,衡山七十二峰裏第一峰就是回雁峰。相傳北歸的大雁飛到這裏後就停在這裏不再南飛了。我就很好奇到底是不是真的這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大雁到底為什麽飛不過去回雁峰呢?

一種說法是衡陽城北臨衡山,北方的冷氣流被衡山阻擋住了,因此衡陽城的氣候相對比較溫和,所以大雁就都喜歡停留在這裏。

另外一種可能我猜想是與衡山派有關。根據《笑傲江湖》的記載,衡山派屬於五嶽劍派之一,總部就在衡陽城。衡山派的掌門人是莫大先生,莫大先生有一個師弟叫劉正風,與魔教長老曲洋琴簫合璧,共同創作出
笑傲江湖曲。劉正風的成名絕技就是回風落雁劍,一劍落九雁。平時劉正風練劍的地方就在衡山72峰之首的回雁峰上。所以這就很好解釋為什麽大雁都飛不過回雁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