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作家喻麗清。(圖片: 北美華人作家協會網站)
【清麗之餘】
作者: 徐敏子
當我心中的愛……
多到無處可放的時候
我寫。
心柔念靜的時候
我寫。
寂寞孤獨的時候
我寫。
我無端起伏的心情……
激得水花四濺的時候
我寫。
我活得好累好辛苦的時候
我便垂著眼淚,說:
「我感謝我能寫」。
——選自喻麗清「欄杆拍遍」自序
偶爾 我寫詩
多半的時候 我讀書
讀 為了走近生命的深處
寫 為了灑下些許希望的種子
在未來的花園
——選自喻麗清「未來的花園」
喻麗清在詩會上。(圖: 徐敏子)
著作等身的作家
一開始就引用喻麗清的兩首詩,是感到這兩首詩極好地概括了她寫作的初衷:“文由心生”。想到喻麗清嬌小的身材、清麗的麵容和雋永的文字,就會自然而然地將她的名字、文章以及為人連在一起,“文如其名,名如其文”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
在海外、台灣和中國大陸文壇中,“喻麗清”是一個大家熟悉的名字。自從1967年台灣光啟出版社為22歲的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千山之外》後,喻麗清的創作靈感源源不斷,於今有了著作等身的成就。
喻麗清的散文和詩作不僅是久讀不厭的,而且是令人享受的。她用女性特有的細致觀察力、柔軟的心和對生活的感動,寫成一篇篇漂亮的文字。她的寫作往往是平靜地記敘一件普通的小事,一次簡單的出遊;雲淡風輕的描述之後,是結尾處的微言大義,看似不經意的句子,卻有著醍醐灌頂醒世警言的效果,令人驚歎她在駕馭寫作製高點上遊刃有餘的功力。她書中一些雋永的句子,往往令讀者情不自禁拍手叫好。
喻麗清的詩歌、散文、小品、報導文學、小說、兒童文學及其他種類著,至今已累計到六、七十種。工作之餘還要照顧兩個孩子,卻還能寫那麽多書,她的勤奮筆耕不是簡單地用“辛苦”兩個字可以概括,有一次我向她說起,她笑著回應:“那時候真是拚了命,現在想來,自己也佩服自己呢!”
喻麗清祖籍浙江杭州,一九四五年生於浙江金華,三歲隨父母遷居台灣。台北醫學大學藥學係畢業後隨即赴美。一九六九年返台,任耕莘青年寫作班總幹事。一九七二年再度赴美,旅居紐約水牛城,在紐約州立大學教授中文。一九七八年遷居柏克萊,任職柏克萊加大脊椎動物博物館。
喻麗清多才多藝,除了寫作,還習畫多年,她的國畫作品曾多次參加灣區艾爾賽利度年度藝術展,其中一件作品還為時任列治文市長收藏。喻麗清不少著作的插畫都是自己擔綱,寥寥幾筆勾畫出的意境,顯現她的素描功底。
喻麗清的作品極受讀者歡迎,因此就有了一批粉絲。外地的粉絲必須經由書信郵件表達對她的喜愛,灣區的粉絲則是幸運的一群,因為他們可以參加喻麗清擔任主角的文化活動,有機會與這位作家近距離接觸,表達仰慕之情。有一位英語很好的詩友,長期聽聞喻麗清的大名,卻從未有機會謀麵,因著參加喻麗清創辦的詩社開始學寫中文詩。他仰慕喻麗清的詩才,征得同意後,翻譯了喻麗清的幾首詩發表在英文刊物上。
舊金山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加州閱讀俱樂部」(The Book Club of California)的出版社,最近剛製定了一個計劃,將出版喻麗清與先生唐孟湘合著的「沿著綠線走」英文版,作為該社「加州作家寫加州曆史」出版計劃的一部分。那本書是他們夫婦倆開車同遊加州的遊記,記錄了各地曆史和風土人情。這也將是該出版社第一次翻譯出版華文作家的作品。
喻麗清(中)與紀弦(右)和潘鬱琦。
奉獻社區的義工
紀弦大師曾說,喻麗清天生是詩人。四十多年前喻麗清在大學創辦了北極星詩社,來美國後就沒有再參與,偶爾收到學弟妹們寄來的詩社通訊,總會十分高興。所以當去年收到詩社現任社長寄來的郵件要她這位創辦人再做貢獻時,她很是興奮。
但喻麗清對灣區的牡丹詩社實是感情更深,因為這是她在美國華裔詩壇中的耕耘實踐。如果說北極星詩社是她青春洋溢風華正茂年代抒發浪漫情懷的管道,那牡丹詩社就是她進入人生的收獲季節後將果實回饋社區的奉獻。
成立於2004年的牡丹詩社緣起於喻麗清與中華文武學院劉惠如老師的情緣。喻麗清與學院是2分鍾路程的鄰居,她跟隨劉惠如學大雁氣功,也學國畫,倆人亦師亦友非常投緣。喻麗清後來回憶說,世上大概有許多偉大的計劃都始於聊天。牡丹詩社雛形就是在她與劉惠如的聊天中產生,而灣區詩友們也因此得以近距離與這位詩人接觸,並在第一時間欣賞到她的新作。
喻麗清的詩我都喜歡,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她懷念父母的兩首詩,那寄托著對父母深沉的愛、不舍和懷念的詩句,力透紙背,催人淚下,感人至深。她在母親逝世20周年返台掃墓後所作的詩中,有這樣的詩句:“淚在風裏變成了雨,雨在心裏化成了淚”;“從前,我在你懷裏;如今,你在我心中”。盡管母親去世已經二十多年,喻麗清前幾年在詩社主題為“人間情”的詩會上念這首詩,仍是飲泣不已,聽得台下詩友都紅了眼眶。 2013年喻麗清父親去世,她很長時間走不出喪父的悲痛,在〈父親樹〉這首詩中,有這樣的詩句:“父親走時是冬天, 我到春天才悲從中來;如春雨般紛紛落下,擁抱著樹根哭泣著,哭泣著匍匐到樹下”。
喻麗清在文壇的號召力也在籌辦牡丹詩會中強烈地顯現出來,她當時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短短兩三天內,著名詩人紀弦、沉達夫、王性初、潘鬱琦等都欣然回應,並親臨詩會獻詩賦詞。第一屆牡丹詩會在劉惠如家後院小橋流水、樓台亭閣、牡丹環抱、陽光和煦的“世外桃源”中舉行,氣氛熱烈,創下灣區華人社區第一個同類文化活動創舉,喻麗清心中的歡喜與成就感,可與當年創辦北極星詩社時媲美。
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個在文學創作中成就極高的作家,喻麗清甘願放下身段,與社區詩歌愛好者同樂,以自己的影響力為繁榮社區文化生活奉獻一己之力。她曾說,牡丹詩會是迄今灣區華人社區唯一的年度詩會,多年來社區湧現一大批詩人,雖然詩會上的作品對真正寫詩的人來說淺白了些,但對以寫詩為樂的人來說,卻顯得很有內涵,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喻麗清的奉獻精神還體現在她對其他社區事務的投入。除了多年來身兼文壇組織各種職務,喻麗清還是美國青樹教育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暨基金會副主席。青樹教育基金會於2001 年由舊金山金門大學教授趙耀渝創辦,喻麗清與趙耀渝是好姊妹,於是被拉去“共襄盛舉”,並因為出錢出力、對基金會忠心不二的表現,被朋友們戲稱為名列“大傻”趙耀渝之後的“二傻”。
半個多世紀以來,寫作已成為喻麗清生命的一部分,以至於當有時被問及為何寫作時,她就會露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情:寫作需要理由嗎?對博覽古今中外詩書、用心觀察和體驗生活的喻麗清來說,如果硬是要為自己的寫作找出一個原因,那原因就是“感動”—不論來自生活還是來自書本,有它就有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就有文章,就有詩。對於寫詩,喻麗清認為,詩是與生俱來的東西,有就永遠有,沒有在哪兒都不會有,難怪紀弦說她天生是詩人,也難怪無論是身在台灣還是移民至美國的時空變換,都不能改變她對寫作(詩)的癡迷,使她的創作像清泉,汩汩流出,綿延不斷。盡管2005年時她戲稱自己終於“戒了寫作的癮”,但幾十年累積而成的“癮”豈是說戒就戒的了得的?喻麗清的心中,時刻在寫著一篇更優美的散文,一首更雋永的詩篇。
美華備注: 本文原載於北美華人作家協會網站。
---------------------------------------------------------------------------------------
本文作者簡介:
徐敏子,資深媒體人。畢業於上海複旦大學新聞係,曾任上海文匯報記者及文匯出版社編輯。來美後在北美世界日報擔任資深記者。
---------------------------------------------------------------------------------------
認識美華:
我們的Weee:http://www.sayweee.com/article/view/zvi07?from=related_article
我們的文學天地:https://meihualiteratiworld.blogspot.com/
我們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eihua-Club-1582261521848880/
我們的文學城: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