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光筆記

德州梨城 銅官山客 影溪倩園 自得其樂
正文

電視劇“知否知否”中的明蘭與祖母

(2019-01-20 19:55:18) 下一個

這幾天,“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概是最熱的電視劇了。今天看到明蘭出嫁一集。想到明蘭與祖母的情義與命運,心有戚戚,寫幾句。

明蘭自幼失母。父親有另外兩房妻妾,明蘭雖有數個異母兄姐,但是他們各懷心事利益,沒有一個可以依靠。隻有祖母收養疼愛。祖母精明能幹,悉心愛護和教導明蘭。明蘭聰明伶俐,年紀雖小,可是世事洞察。她在父親,嫡母,小娘,兄姐麵前裝傻充乖,韜光養晦。可是心裏的話都對祖母幾乎毫無保留。祖孫倆親密無間,相濡以沫,情義深重。可是“天底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明蘭長大,要出嫁了。出嫁的前夜,祖孫倆在一起說話。祖母把自己為明蘭做嫁妝準備的田產財物,一一交代給明蘭,唯恐明蘭過門後缺錢受委屈,滿滿的一片疼愛之心。而明蘭擔心祖母年老,卻要留給祖母。說到最後,想起明天便要分別,祖母心裏難過,眼眶通紅。淚水幾欲奪眶而出,卻強忍著。祖孫倆在分別前夜的最後一晚,相擁無語。

明蘭與祖母的情義是相互的真情投入。她們都想著對方。盡量照顧愛護對方。這種真情,珍貴無價。天底下不知有幾人可以得到。人若一生得到此種情義,那是真正有福氣。無論親人,朋友,或同學之間,擁有這樣的情義,實在是太難了。難並不一定是由於人心善惡,或者利益衝突。即便這些都無關,每個人細微複雜的心思情緒,要能夠真正相互理解,已經是萬難,就算能夠理解,再要想意見相同,要全心為對方著想,就更是難上加難,幾無可能。理解難,同心同德更難。所以人終極是孤獨的。

明蘭與祖母盡管親如魚水,可是孫女不能不嫁。再親也要分離。她們終究繞不過每個人自己的宿命。明知分別後的苦痛,可是還是不能不為。委實無奈,人生便始終在這些無奈中身不由己地漂泊。

次日是明蘭出閣之日,隨著一聲“姑娘出門了!”的喊聲,明蘭轉身走向門外,祖母再也忍耐不住,站起來拉住明蘭的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但是即便心如刀絞,又能如何。片刻之後還是隻有鬆手。出門,對於明蘭來說,是新生活開始,其實並非壞事。可是對於祖母,從此便失去了身邊十幾年來唯一至親親人,從今往後,燈暗屋空的清晨黃昏,還能再與誰人訴說。怕是從此便是一日三秋了。

人生一代又一代地循環往複,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終於看得太清楚了。

這個循環也許始於一對年輕人喜結良緣,成家立業,慢慢兒女成行,孩子一天天長大,人丁漸漸興旺。但是日子一天天不停地過去,這一對曾經的年輕人也一天天不停地老去。終於有一天,所有的子女都長大成人,也都各自陸續喜結良緣,有了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子女,於是又有了新的一輪,新的一家家庭熱鬧興旺,而曾經熱鬧興旺的這一家,無可避免地蕭條冷落。一年四季,大多數時日隻有兩位老人默默度日。但是,再過些年月,兩位老人的子女也一樣注定要慢慢變老,也一樣要送子女出門,開始新的孤獨寂寞。無數世人如此循環往複,一天也不曾停止。一點也不會走樣。幾乎人人都在走同樣的路,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循環。人們也許都明知結局的冷靜寂寞,可還是不由自主地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給自己造就的結束。

奇異的是,當兩個年輕人在一起時,即便家徒四壁,也能感到按捺不住的生機,一點也沒有孤寂的感覺;而兩位老人獨處時,即便滿室燈火輝煌,也依然會有冷靜寂寥不時襲來。同是二人獨處,心理感受卻有如此的霄壤之別。生命生生不息,循環往複,天道理應如此。不要羨慕青春的活力,安心享受夕陽的安寧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