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亞光筆記

德州梨城 銅官山客 影溪倩園 自得其樂
正文

西歐中東三周半

(2024-05-31 16:10:33) 下一個

網上人們常說,一圖勝千言,可是卻忘記了,其實有些信息是圖片無法表現的,必須借助文字。要全麵了解一件事物,文圖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以下便是一些關於我們這次旅途,照片和視頻所不能包括的一些其他故事。

1.1   啟程 . 抵達多洛米蒂

今天是2022年九月十二日。我們啟程去荷蘭看女兒,然後去以色列見親家。之前先去意大利北部多洛米蒂山區玩幾天。之後去葡萄牙裏斯本停幾天,這樣回程的飛機時間可以短一點。我們去時將在芝加哥轉機,要停8個小時,正好去看Kitty。她來德州好幾次看望我們,而我們從來沒有機會去芝加哥看過她們。終於有了一次機會。

芝加哥下飛機後,打電話給Kitty。她來機場接我們去她家。這是1990年後,我們第一次來芝加哥看她。我們一起在回她家途中去買了外賣,回到她家吃了午飯。邊吃邊聊,老友相逢,時間一晃即過。飯後帶著她們的狗,在她們的小區轉了轉。她又送我們回到機場。可惜她的先生David不在家。沒有見麵。

次日下午1:10飛機抵達米蘭。租了一輛手排擋的Fiat。租車時,那家租車店正巧在拍廣告,耽誤了一個來小時。本來時間很充裕,可是第一次在意大利開車,意大利語路標不熟悉,中途開錯了路,又耽擱了一些時間。還下了一次高速找廁所,在一個意大利山區小村,語言和村民完全不通,花了老鼻子力氣,才用到廁所(忘了用手機翻譯)。結果弄得時間有點緊張了。還好最後在旅館關門之前到達。起初寬鬆的出發,抵達時倒是有了些緊張。

第一次在意大利開收費高速。收費站無人值守。麵對收款機器有點傻眼。試著用信用卡,不行,還好我們還有一點歐元現金。塞進去,行了。多餘的錢全找了回來,包括硬幣。收款機有一漏鬥/簸箕狀容器,可以接受硬幣支付。付款處一般有多個通道,可是通道標誌意義對外地遊客不是很明確,有一次進錯了通道,無法通過,隻好倒退回來,連帶排在後麵的車,一起倒車。還好後麵車不多,人們都挺友善,沒有人罵街。

歐洲郊外公路交口很少Stop標誌,常常是轉盤,我很不喜歡。因為Google地圖反應有時稍有遲緩,經常吃不準從哪個出口出來。搞不懂,為什麽不用Stop標誌。

1.2   Suisi 高地

2022年九月十五日。是我們在多洛米蒂遊玩的第一天。多洛米蒂在意大利北部,是阿爾卑斯山脈的一部分。有人說,上帝把阿爾卑斯山脈最美的風景給了意大利,而意大利把最美的阿爾卑斯山脈留給了多洛米蒂。多洛米蒂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Suisi高地是多洛米蒂著名的景區之一。在雄峻巍峨的群山環抱之間,有大片大片廣闊平緩,青綠柔和的高山草甸。西斯高地為保護自然環境,限製遊客人數,上午九點之後,公路就關閉,私家車就不能通行,必須乘纜車上去。我們沒有坐纜車, 自己開車上了suisi高地。所以8點多就上去了。

清晨山上刮著風,下著細雨,好冷。九月中旬竟然這麽冷!我趕緊把保暖內褲2.0在車裏穿上。領導膝蓋受寒,覺得有些不適,臨時買了一雙護膝。還好,保暖效果很好。她前晚沒睡好,有些不舒服。就在車裏睡了近兩個小時。正好,醒來之後,雨停了,領導感覺也好多了,來了力氣,走了幾個英裏的徒步。風光絕佳。名不虛傳,令人歎為觀止,太棒了!

1.3   刀鋒山和果農民居

2022年九月十六日。刀鋒山小車開不上去。必須坐纜車。兩段纜車,每人37歐元來回。夠貴的。可是到了頂上,環顧四周,放眼望去,崇山峻嶺,層巒疊嶂,一望無際,刀鋒山山巔,幾乎垂直聳入雲端,景色壯麗,令人震撼!確實一點也不枉了昂貴的纜車費!

下了刀鋒山,今明兩晚住民居。主人是果農,屋子周圍是漫山果樹,屋旁是一條水流淙淙的小溪,屋前是成排成排的蘋果樹,掛滿成熟的青蘋果。女主人Julia說德語,也說英語,但是英語不太溜。她為我們辦理入住。桌上放著一瓶葡萄酒和兩隻玻璃大酒杯。Julia告訴我們,那是她們自己家的葡萄釀的酒,是特意送給我們的。感覺很特別。

下午在門口看見男主人,一個年輕的爸爸,開著輛巨大的拖拉機,正在裝載剛剛采摘的蘋果,他左手摟著個兩三歲的小女兒,右邊坐著個五六歲的大兒子。一邊開著拖拉機,一邊和孩子們親熱地說話。意大利果農小孩的生活挺特別,是不是?主人的老爸恰好也在,他看見我們,順手就拿了幾個青蘋果送給我們,嚐一嚐又脆又甜。我們問,離開的時候,我們可以買一些嗎?女主人滿口答應說,明天給你們準備。次日臨行時,Julia拿來十個蘋果,說是今天剛剛摘的。問要多少錢,她堅辭不收,隻得作罷,這個民居很溫暖。

1.4   富納斯山穀

我常常覺得,現在網上旅遊景點的照片都美圖過了頭,實地景色沒有那麽美,實在誤導,讓人親眼所見時,大失所望。多洛米蒂卻不是這樣。我們到目前已經去過的幾個景點,身臨其境時,比照片上還要震撼!我們運氣比較好,老天特別幫忙,每天都下一點雨,卻又大多數時候藍天白雲,陽光燦爛,所以照片非常漂亮。有說是,多洛米蒂是上帝在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脈裏遺落的一顆珍珠,此言半點不假。好在這裏的人們也很好地利用,建設了優秀的自然條件,把天然的美景打扮的更加美麗,沒有浪費上天的賜予。

富納斯山穀陽光明媚,綠茵茵的緩緩坡地,青綠鵝黃,柔和如絲綢,如天鵝絨,流暢如夏日行雲,如三月春風。柔美的坡地後麵,是雲霧繚繞,高聳巍峨的崇山峻嶺,如同美麗草地的衛兵。綠色坡地的中央,恰到好處地點綴著一座小巧玲瓏的教堂。景色絕佳,流連徜徉,令人心曠神怡,愛不忍離。

1.5   Braise

2022年9月18日。我們從多洛米蒂的西部,轉移去東部的Cortina旅館,途中去Braise湖。看了幾天山光,今天領略了水色。Lake Braise的湖水藍得如美玉一般,隨著陽光不時變幻色彩,夢幻般美麗迷人,難以言表。

山裏已經是秋天了,天很冷,但是人很多。

1.6   三山與多洛米蒂的山間公路

2022年9月19日。去看三山。三山海拔比較高,太陽高照,但是寒風凜冽,三座白雲石奇峰巍峨壯觀,幾乎垂直拔地而起,直插雲霄。這麽高,這麽冷,人和車還這麽多!

因為三山海拔高,要開不少崎嶇的山路。多洛米蒂山區柏油公路狀態良好,幾乎完全平坦,很少有破壞,比休斯頓的路好多了。路麵油漆路線標誌也很清晰。但是,山裏的路彎彎曲曲,很狹窄,而且車速都很快,轉彎也不帶減速,幾乎始終保持每小時六,七十公裏的速度。有點令人頭皮發麻。還好路側沒有什麽懸崖峭壁,萬丈深淵,不會心驚膽戰。另外,有些路標意義不夠清楚,加上不是英語,很難明白,容易讓人走錯。今天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停車場,可是,付款的電子機器,怎麽也弄不明白。附近也無人可問。估計淡季沒人管了。
 

多洛米蒂的山很高,可是山再高,公路都能修上去。路是能上去,但是非常陡,個別路段甚至要掛一檔才行。不僅陡,而且無數個彎彎曲曲,不停地加速刹車,換擋加油。山道很狹窄,對開。很多路段窄得連中心線也沒有,可是車速依然很快。意大利人轉彎錯車,都不減速,經常正在繞過一個山嘴急彎,冷不丁對麵冒出來一輛車,刷的一聲擦邊掠過。開始時,心驚肉跳腿發軟,但是漸漸習慣,放鬆下來,便也開得行雲流水,轉彎自如了。幾天下來,我覺得我也許可以在中國開車了。

不過,還是不能和當地人比。我的後麵有時還會壓著幾輛車,有車跟著,不太舒服,總覺得擋了別人的路。路邊一有空地,我就靠邊停下,讓他們過去,然後趕上他們,跟在後麵,沒有壓力,悠閑自在,舒服多了。


這樣的道路,車速能夠開得這麽快,必須有個先決條件: 每個人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走自己的路,不占對方的道。而且每個人都要相信和信任別人都會這樣做。如果有人做不到,要麽這個人很快就玩完,要麽這個秩序很快就崩潰了。

每當遇看不見對麵的彎道,我常常想起小時候在銅陵,在山路轉彎處,總是有給司機看的路標:“轉彎牢記三件事,減速,鳴號,靠右行”。這裏的人,既不減速,也不鳴號,但是絕對老實靠右行。

多洛米蒂在阿爾卑斯山深處。但是公路卻很發達,交通還相當繁忙,彎彎曲曲的公路上大車,小車,公交車,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景象繁忙。如果沒有這些公路,這樣的深山裏,會是最最貧窮落後閉塞的地區,有了這些公路,山裏山外幾乎沒有了區別。

1.7   科亭那的集市

2022年9月20日。星期二上午,旅館旁公交車站廣場變成農貿市場。有服裝鞋帽,土特產品,花卉工藝品,蔬菜水果,甚至烤雞烤鴨。有意思的是,幾乎每個攤販都有一輛特別的小巴士,巴士自帶一個自動張開的特大的矩形遮陽棚。

兜完集市後,去Alleghe鎮. 那裏有個比較大的湖,湖邊有個小鎮。景色宜人。從科亭那去那裏要一個小時,翻過五塔山,上山半小時,下山半小時,山頂就是五塔山景點。上山下山無數彎道,回來時路邊路標標有急彎號碼,記了一下,二十九個!

Alleghe景色不錯,有點像Hallstatt, 但還是遜色不少。沒有前幾天的驚豔。我們就放鬆一下。沿湖慢慢邊走邊拍照,走了三個小時。下午三點往回開。

1.8   Misurina

2022年9月21日。小湖離我們旅店隻有15公裏,二十分鍾車程,就在路邊。但是因為也比較高,湖邊有風極冷,吹得臉手生疼。大山深處,海拔高處,九月份,竟然這麽冷。環湖走一圈,1.7公裏。不過癮,再到岔路上走了一會。早早回到旅館,逛逛街店,準備明天離開。

1.9   從威尼斯飛阿姆斯特丹

今天是2022年9月22日。晨六點不到醒來便起床。六點三刻出發開車去威尼斯馬可波羅機場。來到車旁,汽車擋風玻璃上竟結了一層冰!打開暖風,吹了一會,化了冰,起步。天剛蒙蒙亮,開了一會兒,路旁最高的山峰漸漸被朝陽染成金色,東邊的崇山峻嶺頂上現出一條金邊,天空飄著彩色的朝霞。

開了一會才知道,我們在Cotina的旅館小鎮海拔不低,起步後一直在下山,開了大概一個小時,才下到平地,路寬了,彎少了,開起來放鬆多了,有回到人間的感覺。

途中雖然因為道路並鏈堵了幾分鍾,還算順利到達機場。但是機場租車還車處很不容易找,在一個停車場的四五層頂樓,標誌很小,不易看清,還好路標上竟然有中文。太好了!對於我們,英文要讀了才理解,而且和意大利文混在一起,反應就更慢一些,中文純粹條件反射,一入眼簾,不用思索,立馬明白。幸虧領導幫忙一起看,一次正確找到。想起三十年前第一次出國到加拿大,讀過一本台灣人寫的《趙寧留美記》,書中趙寧就夢想將來中國發達起來,全世界機場都有中文,沒想到真叫我們看到這一天了。

從威尼斯飛到阿姆斯特丹也就兩個小時。到了阿姆斯特丹之後,還需乘坐城際列車去Utrecht,女兒家所在小鎮。坐對車,直達,也就半小時,可是我們坐錯了,中間停了七八個站,用了一個小時。不過,我們時間充分,不趕,也就不急。
 

1.10   阿姆斯特丹

2022年9月23日。我們已經在荷蘭了。網上比較著名的羊角村單程就需兩個小時多,再說我覺得也沒太大意思,所以不去了。今天就去阿姆斯特丹逛大街。從Utrecht乘城際列車到阿姆斯特丹中心車站,步行逛到Dam Square。逛街的人真不少。熙熙攘攘。像中國。最有意思的是兩層,三層的自行車停車場。荷蘭有說是自行車王國,自行車果然很多。不知道為什麽沒有中國那樣的共享單車。

荷蘭外交部網站上說,入境需完全接種疫苗,但是入境時並無人檢查疫苗卡。倒是辦理以色列入境手續時需要提供疫苗卡。

 

1.11   幫女兒打掃衛生

2022年9月24日。小雨?,還好,雨不太大。我們發現旅館斜對麵有家小超市,裏麵有新出爐的熱糕點和pizza。配上旅館房間提供的咖啡當早餐,非常好。便宜,好吃,實惠,舒適。

女兒到荷蘭Utrecht工作正好差不多一年。她在這裏買的房子正好裝修基本完畢。今天請了搬家公司,從他們臨時租住的地方,搬到她們自己買的房子裏去。搬家公司把老房子裏的東西搬走後,我們幫女兒一起打掃老房子衛生。

完了之後在濛濛細雨中步行25分鍾到她的新家,繼續整理新搬入的東西。把掛在搬家紙箱裏的衣服,搬到二樓,掛入壁櫥,整理零碎物品,清潔冰箱櫥櫃。緊緊慢慢,幾乎一天。晚上去一家叫Sarban的啊富汗餐廳吃晚餐。testing menu,可以嚐十幾種不同菜肴,味道還不錯。像印度泰國味。昨晚去的是一家法國餐館,我和女兒吃的是魚,領導吃的是羊腿,Yoav吃的蔬菜。第一天剛到時,在女兒老房子裏點的外賣:烤牛肉和烤豬排,味道不錯,量也大,像德州風味。女兒知道我愛吃肉。

1.12   Utrecht 烏切特

2022年9月25日。Utrecht 是距離阿姆斯特丹約五十公裏的小鎮。 是女兒現在工作和住家的地方。我們在這裏住在小鎮中央車站附近的旅館裏。 今天天晴,旅館門前又來了擺攤的市場festival。領導挑了許久,買了兩付耳釘。
 

歐洲小鎮許多都以車站為中心建設發展。中央車站既是交通樞紐,也是活動中心。烏切特的中央車站和一個很時髦的購物中心在一起。購物中心裏商店的時髦程度,讓我想起上海的大商場。商場裏來來往往個個高挑的北歐年輕人的時髦程度,完全不像我們傳統印象中土鱉“小鎮青年”,而像是上海街道上趕時髦的小白領。Utrecht的街道幾乎都是紅磚鋪地,鋪成各式花紋,有些路以石塊鑲砌裝飾。挺漂亮,我們蠻喜歡,但是女兒說,騎自行車可不舒服。她和先生沒有汽車,主要以自行車代步。上哪都是自行車。還好小鎮麵積小,哪兒都騎得到。

荷蘭人愛騎自行車,幾乎每條路都有汽車道,自行車道和步行道。城裏許多河渠縱橫交錯,人們在河裏劃船戲水,間或見有一二觀光小船,沒有Walmart, 沒有Costco。沒有也挺好。

今天在一家叫Sea Salt的海鮮餐館吃晚餐。飯店人氣很旺,味道不錯,不過菜的量不大。這家店有件在如我的華人眼裏挺尷尬/好玩的事: 飯店內的廚房和廁所,走同一個大門。門上書廁所二字(Toilet)。侍者們端著做好的飯菜,從廁所門出來,送到客人桌上。感覺頗怪,亦讓人忍俊不禁。

感覺大多數歐洲老百姓,都在舒舒服服地過自己的日子。城鎮裏氛圍放鬆,人們在各種活動中,自得其樂,其樂融融。環境雖不奢華,卻幹淨舒適。大街小巷有許多小店,雜貨五金,糕點食物,鞋帽服裝,應有盡有,店裏店外,人來人往。許多餐館桌椅擺在門外街邊,天氣好時,坐滿了客人,悠閑愜意。我覺得他們,不是在玩, 就是在吃。黑人,老墨,和美國常見的大肥胖子很少。幾乎見不著。


今天是猶太人新年。和女兒女婿共進晚餐,喝了一點點紅酒慶祝。

1.13    夜飛以色列

今天是2022年9月27日。雨。早晨退了旅館,叫了輛uber,去女兒家等。她們倆仍在繼續整理。下午兩三點,天稍亮,雨停。日出。四點,出租車來,和女兒一起先去機場,女婿晚些再去機場,他不想去那麽早,等那麽久。到達機場後,轉轉兜兜,給女婿姐妹家兩個小小孩買了兩個荷蘭軟布兔子玩具,給三個大小孩買了荷蘭餅幹禮物。就七點了。晚上九點飛機,飛以色列Tel Aviv. 

次日淩晨兩點多到達以色列特拉維夫。 先去旅館休息。早晨睡到自然醒,起來室外79度,陽光燦爛,和荷蘭完全不一樣了,從深秋來到了夏末。我們四人一起去海邊走了走。從旅館到海邊步行三分鍾。這裏以前是港口,現在改成了休閑娛樂購物區。海水出乎意料地清,顏色出乎意料地藍,由深及淺不同的藍,可愛,漂亮。要是Galveston 有這樣的海水就好了。終於拍了一張全家福照片。

路上看到一個背著槍的人。我告訴女兒。女婿說,明天你們去耶路撒冷,會看到更多。

海邊漫步之後,又回旅館休息。晚上女婿父母(Shimulic, Laya)請我們在旅館附近一個海濱餐館吃晚餐。餐桌在室外,臨海,橙紅的夕陽正落下海麵。我們六個人,說了一些話,吃的是什麽我已經不記得了。

1.14   耶路撒冷和全家聚會

今天是2022年9月29日。女婿爸媽特意給我們找了一個說中文的導遊,今天帶我們去耶路撒冷玩。我以為是個老中,沒想到車子來了才發現,原來是個說中文的老外,猶太人。有個中文名叫“再希”。英文叫Isaac。

多年以前,中國剛開放,老外到中國旅遊,要找會說英文老中做導遊,三十年後,倆老中到外國旅遊,雇了個會說中文的老外導遊。果然河東河西三十年。令人感慨。

再希在中國八年,在少林寺學武八個月,做過各種工作,以貿易為主。現在父母年老,他回到以色列。

他的中文說的還是有些吃力,跟我的英文差不多。常常需要我給他提詞翻譯。我聽得那個費勁啊!但是他挺努力敬業。在耶路撒冷帶著我倆幾乎不停地走了一天,磕磕絆絆解說了一天。他說累壞了。我們也聽累壞了。

我們先去了橄欖山,俯瞰耶路撒冷老城,了解著名宗教事件的發生地位置。然後從老城雅發門進城。老城裏隻有城裏居民可以開車進城,遊客隻能步行。先去了耶穌最後的晚餐的房子。然後去“哭牆”。靠近哭牆時,男女遊客是分開的,從不同的入口進入。我和領導也是分開進去的。

之後上聖殿山。導遊說,上聖殿山有好幾個門,阿拉伯人可以從任一個門,任何時候進入,但其他民族的人,隻能從一個門進入,而且隻有上午三個小時,下午一個小時,常常要排很長的隊,不容易上得去。我們比較幸運,隊伍不太長。

在耶路撒冷感覺,雖然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控製管理,但是阿拉伯人好像還很強勢。以色列人好像還是讓著阿拉伯人。以色列人大概還是不想惹事吧。

聖殿山是猶太教第二聖殿的原址,它約2000年前被羅馬人所毀。現在上麵造的是伊斯蘭的圓頂聖殿,在“哭牆”旁邊。女性遊客如果服飾不符合伊斯蘭規矩,進門安檢之後,必需穿上景點提供的,肥大的深色連帽罩衣。男女不允許牽手,勾肩搭背,等親密舉動。很特別的感受。圓頂聖殿很漂亮,金光閃閃的大大圓頂,是耶路撒冷老城最顯眼的建築,外牆裝飾像是精細中國的青花瓷。但是聖殿裏麵不能進去。隻有阿拉伯人可以進。

最後,我們沿著耶穌受難的路線走了一趟。從耶穌被出賣後被抓,抗上十字架,戴上荊冠,一路上十字架落下,信徒幫助耶穌的地方,直到他被釘上十字架受難地方,共十四處,都有標誌。

耶路撒冷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三教聖地太多,走不完,看不完。

晚上,我們去女婿父母家聚會。除了我倆,女婿父母,女婿女兒,還有女婿祖母,女婿三個姐妹及先生。大姐三個孩子,二姐和妹妹各一個孩子。總共十八個人。女婿父母的家在六樓,陽台很大,擺了張長條桌,鋪著潔白的桌布,聚會就在陽台上。陽台朝南,沒有阻擋,視野開闊。正麵是特拉維夫城市景,西邊是地中海,東邊天氣極好時可以看到高山上的耶路撒冷。

我們從休斯頓帶了一大盒月餅,一盒今年黃山毛峰新茶。在荷蘭,女兒又教我們給兩個一兩歲的小小孩各買了一個荷蘭軟布玩具兔子,給三個七八歲的大一點的孩子各買了一塊巧克力,給女婿三姐妹每家一小盒荷蘭點心。女兒一一介紹,領導一一分送。總算很圓滿。女兒很善於處理,比我倆強多了。我現在是服了女兒了。我也就放心了。

日落之後,一勾新月,掛在陽台西邊,四下裏燈光璀璨。他們一大家,加我們仨,吃飯說話。大家庭很和睦溫暖。

臨行時,女婿媽媽給了我們一個小禮物:一小瓶以色列產的芝麻糊。我感覺,外國人(西方人)送禮,好像確實是為了表達善意和示好,而不是贈送什麽“貨幣價值”。我們這次帶的禮物,都不是“昂貴”之物,而是女兒說的“有故事”的東西。他們給我們的東西也完全不值錢。如果在意“貨幣價值”,完全沒有必要送。但是這些表達了一個“態度”。

1.15   Haifa 海法

2022年9月30日。今天女婿自己有安排。隻女兒陪我們跟導遊去玩。太好了。給了我們一家人單獨團聚的機會。我們先去了以色列北邊最大的城市,海法。這裏有個Bahai花園。依山麵海,台梯狀花園一層一層。正中間是Bahai創教教主巴布的陵殿,陵殿建造的非常精致高大,潔白漂亮,遠看像個教堂。進入需脫鞋,不許拍照,不許交談。在陵殿的上方和下方山坡上各有九層花園。花園植物修飾的整整齊齊,一絲不苟。從花園整齊翠綠的花樹裏,可以遠眺山下藍藍的地中海,很美麗。還可以看到遠處中國建設的一個集裝箱碼頭。吊車高聳。

第二站我們去了凱撒城(Ceaserea)看到兩千年前,效忠羅馬帝國的以色列的依率(?)王建造的水渠和宮殿的遺跡,還有現在仍在使用的巨大露天劇場。女兒說還在這裏看過演唱會。

最後我們去了Yafo雅法。雅法盡管也很漂亮,但是我們太累了,也有點審美疲勞,另外我們的導遊的宗教曆史故事,稍嫌冗長,有些厭倦,盡管導遊還很積極,興致勃勃,但是我們不想跑了,於是結束,回旅館休息。

 

1.16   特拉維夫海濱大道 

2022年十月一日。今天白天我和領導自由活動。昨天太累,雅法沒好好看。今天我倆從旅館,沿著海濱大道,又步行到雅法。來回七英裏,創了我們徒步記錄,當然沒有爬山,全是水平路線。

今天星期六,海邊好不熱鬧!海水清澈見底,碧藍碧綠,沙灘金黃細軟,設施極佳。海濱遊人很多,但氣氛和平宜人。

海濱大道十幾米寬,鋪設平整,圖案流暢美觀。到處有供人歇息的台階長座,遮陽大棚。沙灘上每隔不遠,就有5-6個淡水淋浴噴頭,衝腳和飲水龍頭。幾公裏長的沙灘上,有不下十幾處沙灘排球網,多數都有人在打。年輕人光著膀子,頂著太陽,無窮生機。有人在打板球,不斷聽見劈劈啪啪的聲音。有幾個跳繩愛好者,圍成一個圈子,在把繩子跳出花來;大道上有跑步的,有騎自行車的,有蹬滑板車的,當然有更多閑逛的。沙灘上有自帶的帳篷,有租用的遮陽棚,有人躺在躺椅上,有人就直接躺在沙灘上。有人在水中戲水,有人在岸上堆沙。有一片區域,聚集了許多帶狗的人,許多狗們不拴繩子,盡著性子沙上水下撒歡,打鬧,不時渾身一抖,水珠四濺,人歡狗叫。叫我特別意外的是,海濱大道上竟然還有兩處借閱圖書的車輛。車上書架敞開,隨人取閱。在這樣的手機無線網絡時代,還有這樣的書架,恍若隔世。

我多少年未下過海水,也禁不住那麽清澈的海水吸引,脫了鞋襪,下水走了一段。怡心怡身。

此行最大的意外就是特拉維夫海濱:景色迷人,生活氣氛迷人。如果不考慮阿拉伯人的戰爭隱憂,特拉維夫的海濱大道的情形,是我見過的最美好的生活場景了。幸福生活就該如此,幸福生活不過如此!可是,我覺得如果阿拉伯人願意,炸彈隨時可以扔到以色列國土的任何地方,這也太讓人揪心了。導遊告訴我,這兩年,因恐怖襲擊身亡的數字,遠遠小於車禍身亡的數字。他說,特拉維夫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這個邏輯有點難以接受。沒有完美的居住的地方,就像沒有完美的人。
 

下午三點多,回到旅館,正好休息一下,準備參加晚上的晚會。

1.17   裏斯本-發現者紀念碑

今天是2022年十月三日。昨天飛到裏斯本。天還是比較熱。住處離海很近。今天去“發現者紀念碑”,貝倫塔和商業廣場。

歐洲人自從受到馬可·波羅的啟示,就開始了到東方探險的旅行。14世紀中期,葡萄牙王國的亨利王子派人沿著歐洲海岸向南向北探索通往東方的航線。15世紀,葡萄牙成為歐洲的海上強國。在許多葡萄牙航海探險家不懈的努力下,葡萄牙人達·伽馬終於繞過了非洲的好望角抵達印度。從此,西方人通過海上貿易和戰爭逐步打開了通往東方的道路。

發現者紀念碑於1940年首次建成,由於紀念碑起初采用了易腐爛的材料建造,因此在1960年以混凝土重建;於同年8月6日完成重建,以紀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恩裏克王子逝世500周年;發現者紀念碑是一個高52米被雕刻成一個以船為主體的船首形狀的混凝土板層建築物;紀念碑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葡萄牙方型盾徽;紀念碑北麵(即背向塔霍河的一麵)刻有一把大劍。前麵地麵是大理石鑲嵌的世界地圖,許多地點標有被葡萄牙人發現的年代。

裏斯本公共場所管理比較差,不幹淨衛生,地麵隨處可見雜物垃圾。常常有蒼蠅擾人。海濱和景點人很多,有些嘈雜。海水不是很髒,比gelvston好的多,但是比特拉維夫差遠了。
 

1.18   Ursa 海濱和歐洲天涯海角

2022十月四日。先乘半小時城際列車到Cascais,再轉乘403城郊大巴。大巴上車買票。駕駛員賣票,問我們是不是第一次去烏沙海岸,答曰是的。他說,山路有些難走,要注意安全。這個司機很好。車行數分鍾,後麵傳來歌聲,蒼老嘶啞。回頭看看,是最後上車的那位老人在中門唱。一支唱完,其他乘客紛紛鼓掌。我有點恍惚,這是在葡萄牙的公交車上嗎。

車子很快出了裏斯本,上了蜿蜒的山路。讓我想起幾天前多洛米蒂的山路。可是那裏的山路可是比這裏陡峭曲折多了。

不久車又停了下來。好像前不搭村,後不搭店。司機告訴我們到了。指向遠處的一條土路,說就從那條路走,可以到Ursa海濱。說完車就開走了。

隻有我們倆下了車。環顧四周,這是片高地,除了一條公路,就是一片荒野,一個人都沒有。有點風,還有點冷,出門時天很好,很暖和,什麽保暖衣服都沒帶,有點擔心,到了海邊會不會更冷。但是已經來了,就走吧,最多不行就回來唄。沿著司機所指的土路走了十幾分鍾,到了山坡高地的邊緣,看到下麵Ursa Beach第一眼,又是驚歎不已:造物神奇啊!此時是早晨十一點多,海上霧氣未散,兩座礁石山若隱若現,隨著海霧飄動,時隱時現。美不勝收。

此時我們還在山上,要到達海濱還要下山。下行不久,碰見一位上山的中年女子。問她,有沒有下到底,難不難走?她答,沒有下到底,下麵比較難走,有一段甚至要拉著繩子。最主要的是她說她穿的是漏腳的涼鞋,不適合爬山。還好,我們穿的是徒步鞋。我和領導相互叮嚀:安全第一,不要勉強,要慢要穩,感覺不行就立即掉頭。繼續下山。山路一會兒平坦,一會兒崎嶇,一會兒穿過灌木,一會兒越過亂石,終於到了要拉繩子的地方。實際上還好,沒那麽難。扶著路邊的石頭更易走。經過將近兩小時的下山,終於到達山腳的沙灘上。 我倆相互擊掌歡呼:We made it !!!  實際上路雖然難走,但是慶幸並不危險,沒有很近的懸崖峭壁。所以安全有保障。

沙灘上隻有兩三對遊客。有個人躺在沙灘上看書。沙灘的北麵兩座灰白色的高大礁石山,南邊是幾座較矮黃褐色的礁石,當中一片大海,一排排藍色的波濤卷著白沫滾滾而來,又緩緩退去,露出金黃的沙灘。沿山腳再往南,又是一片不同的天地,海邊分布著許多礁石,還有一個峽穀般的窄口,海浪在礁石之間撞擊,波濤洶湧,澎湃激蕩,海水的藍色深淡相間,翻騰變幻,濤聲轟鳴,白浪滔滔,驚心動魄。

我們在沙灘上吃了點東西,補充點能量,又花了兩小時不到,回到山頂。大約下午兩點多鍾。時間還很充分。我們又沿著公路,向南步行一公裏,去歐洲大陸的最西端,歐洲的“天涯海角”Cabo Da Roca。路上不時有小車經過。我問領導,要不要試試伸出大拇指,搭搭便車?領導不要,隻能作罷。

Cabo Da Roca 位於突出在大西洋中的一角,三麵是海,蒼涼廣闊。是日天氣晴朗,無雲無風,海麵平靜無波,三麵大海,一望無際,引人遐想。眼前是北大西洋,“池塘”對麵就是美麗堅。

1.19   回家的興奮

2022年十月六日。今天回家。出門二十五天了,旅遊很興奮,要回家了也很興奮。今晚就可以睡自己的床了。

12.50的飛機。時間充分,很悠閑。8點多從民居出來,又去海邊看了一眼。嗯,還是不咋的。原計劃坐優步,可是優步那個時候很忙,要7分鍾才來,價格也比不忙時貴至少70%. 反正我們時間充分,就坐公交吧。正好去機場的公交站就在旁邊。可是問了兩位公交司機,都說去機場的1路大巴停駛了。找到站牌,果然赫然寫著停駛二字。如果不坐優步,要麽公交,要麽地鐵,都得轉車。我們決定坐地鐵,好在站頭都在附近。地鐵站,城際列車站,輪渡碼頭都在一起。問了個保安,找到地鐵站,機器買票有點煩,還好有兩個售票窗口。買了票,進站前問一下保安,在站台上,看好電子指示牌,再問別的乘客,雙保險,確定是正確站台,正確方向。坐錯地鐵坐錯車都比較討厭,所以要特別小心。

上了地鐵,車上有電子站牌顯示前方車站,手機Google地圖上同時也可看出應該經過的車站,大多數時候還顯示地鐵當前到達車站。有時地下信號不太好,顯示會晚一點,但是完全沒有問題。有這麽多重保險,萬無一失,可以放心。

到了機場,離起飛時間還有三個小時多,篤篤定定,一切順利到了登機口,唯一惱人的是,因為我們不是從葡萄牙進入歐盟的,盡管是美國護照,出關時要排一條長隊,來來回回十幾迴,排了好久。葡萄牙公共設施的管理和效率,好像真是不敢恭維。

我們有時故意選擇公交,省錢並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想挑戰一下自己的生存能力。這次我們在高難度,意大利語山區開了手排擋,乘坐了葡萄牙的城際列車,市郊大巴,Uber。齊活。

手機,網絡,穀歌地圖,真好,實在是好!無論是在大都市,小鄉村,山之巔,河之畔,天涯海角,街頭巷尾,無論在美國歐洲,台灣大陸,隻要有信號,就有方向,有信心,省去多少麻煩,增添多少勇氣,勝過指南針,北鬥星,抵過無所不知的萬能向導。我愛穀歌地圖。

我們的電話公司T-mobile也很好,三條線,每月$140左右,包含旅遊時在國外的高速網絡(5GB 高速流量,用完之後低速流量無限。到目前為止,我從未用完過高速流量)。到了國外,每換一個國家,T-Mobile就切換到當地運營商網絡。並且溫馨提醒。除了真正荒郊野外,深山老林,基本上信號都不錯。有時候還用它做hotspot,可以讓便攜電腦聯網。

1.20   我們旅遊為什麽

這些年來,我們有了不少旅遊經曆。回顧一下可以確定,我們還是更喜歡去觀賞和體驗那些令人感官愉悅的自然美景。對曆史民俗文化城市等等沒有什麽感覺。對於人文的東西,我們隻是對那些傑出的人類奇跡有興趣,比如歐洲雄偉恢宏的教堂建築,中國的萬裏長城蘇州園林,米開朗基羅貝尼尼的雕塑,拉斐爾提香的油畫,等等。之所以對這些人文的東西有興趣,歸根結底還是它們令人賞心悅目。總之,看來我們的旅遊的主要目的是追尋身心的愉悅,而不是一些人所說的,旅行是為了學習和了解世界,我們的境界沒有那麽“高大上”。

我們經曆了許多次大自然的美景的震撼。比如最初見到亞利桑那的大峽穀,班芙的露易絲湖,澳大利亞十二聖徒的海,奧地利Hallstatt,  挪威峽灣裏的小村莊,瑞士阿爾卑斯山童話般的雪中山村。它們實在是太美麗了,很難用語言描述。經曆了這些之後,有了點“曾經滄海”的意思,對美景的期望越來越高,有時會猜想,往後見到更美,更讓人震撼驚豔的自然美景,怕是比較難了。可是萬能的造物,不會讓人失望,每次出遊,還是能碰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次在意大利多洛米蒂,蘇西高地險峻的高山襯托著柔美的草甸,刀鋒山雄偉奇特,尤其是富納山穀純粹的無與倫比的美麗令人癡醉,不忍離去。而以色列特拉維夫海濱的美麗,舒適,宜人,讓人看到自然美景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絕佳契合。又一次給我們許多驚喜。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